📌 延續 Vol.1 的內容,這篇將分享更多 Notion 的隱藏進階功能,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還能讓你的頁面更有系統、更好用!適合已熟悉基本操作的你,想進一步提升 Notion 生產力。
🧱 技巧 1:用多視圖管理同一份資料庫,切換更高效!
很多人建立好資料庫後,只用一種呈現方式(例如表格)。但其實 同一個資料庫可以建立多種視圖!
👉 使用方法:
- 點擊資料庫左上方「+ 新增視圖」
- 選擇你要的呈現方式(表格、看板、行事曆、Gallery(圖庫) 等)
- 命名視圖,並設定篩選與排序條件

💡 應用範例:
- 內容創作資料庫:用「行事曆」看發佈排程、用「看板」看草稿進度
- 任務清單:用「表格」查看全部任務、用「看板」切換今日/本週/本月
🧠 提示:建立「視圖切換系統」可以讓你用同一份資料,多角度掌握進度!
🧭 技巧 2:使用 Filter 與 Sort 精準篩選資料
資料一多就容易混亂。學會使用「Filter(篩選)」與「Sort(排序)」功能,是你整理資料的必修課!
👉 操作方式:
- 開啟資料庫上方的篩選條件(Filter)
- 設定你想篩選的條件(如「狀態」是「未完成」、「日期」在今天之後)
- 搭配排序(Sort)設定重要性、日期等順序
💡 使用情境:
- 檢視「今天要完成的任務」
- 排序「最緊急」的任務優先顯示
- 顯示「已完成」的任務歷程回顧
🧠 技巧搭配:每個視圖可以設定不同的篩選與排序,打造不同目的導向的子頁面!
🎨 技巧 3:Gallery + Page Cover 圖片做出視覺筆記牆
如果你想讓筆記頁面看起來更美觀、或做出一個靈感牆、資源收藏牆,那麼你一定要試試「Gallery (圖庫)」搭配「Page Cover (頁面封面)」 圖片。
👉 操作方法:
- 在資料庫中新增「 Gallery (圖庫)」
- 每筆資料設定卡片預覽「Page Cover (頁面封面)」
- 點「屬性」選擇要顯示的資訊欄位(如:主題、作者、標籤)
💡 適合應用在:
- 資源書櫃:每本書搭配書封
- 靈感牆:每個點子搭配代表性圖片
- 設計案例庫:每項專案用圖說故事
🧠 額外技巧:可以嵌入 Unsplash 圖片或自己上傳圖片作為封面,打造高質感筆記!
⚙️ 技巧 4:建立「資料庫範本模板」快速複製格式化內容
每次新增任務或筆記,都要重複編排格式很麻煩?使用「資料庫的模板」功能,讓你一鍵產生預設格式!
👉 使用方法:
- 在資料庫右上角「New」按鈕旁點「▼」>「New Template (新增範本)」
- 建立你希望每次新增都出現的區塊(文字、標題、To-do、提示等)
- 存檔後,點擊「New」就能快速套用

💡 使用場景:
- 任務模板(含:標題區、子任務清單、截止時間說明)
- 會議紀錄模板(含:日期、主持人、會議內容、行動項目)
- 閱讀筆記模板(含:書名、摘要、金句、心得)
🧠 技巧加分:可建立多種模板(不同格式),根據類型挑選套用!
🔄 技巧 5:透過 Notion + Make 或 Zapier 實現自動化流程
如果你想讓 Notion 不只是管理平台,還能主動幫你做事,那就試試將它與自動化工具串接!
👉 常見用法(需進階設定):
- 當 Google Form 收到新回應,內容自動新增到 Notion 資料庫
- 當 Gmail 收到某類郵件,自動新增到 Notion 收件清單
- 每週一自動建立一則「週計畫」模板頁面
💡 工具推薦:
🧠 提醒:此功能需具備 API 基礎理解,但許多教學已可視覺化操作,適合熟手挑戰升級!
🧭 結語|Notion 用法沒有極限,只有你探索的邊界
很多人一開始會覺得 Notion 難,是因為不知道怎麼把它當成「工具箱」來用。其實只要從幾個技巧下手,就能逐漸打造屬於你的數位效率系統。
如果你還沒看過 Vol.1 的內容,歡迎回顧 👇
📌 歡迎追蹤 Claire's Lab,訂閱後不錯過每週 Notion 技巧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