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假將至,正是闔家出遊的季節。
當品牌們爭相捕捉這份熱情時,中國銀聯、美團酒店與長隆,不約而同地交出了各自精彩的「暑假作業」。它們雖然身處不同行業,卻都巧妙地運用情感共鳴與創意手法。面向成年群眾,將自身的品牌價值如夏日的微風般,輕柔又深刻地帶入人心。
本文以三個知名的中國大陸品牌為主,探討背後的操作手法。
你可能需要先知道它們本業是在做些什麼:
- 中國銀聯 → 本土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
- 美團酒店 → 訂房平臺
- 長隆 → 集團式主題樂園
接下來,帶大家看看它們究竟有哪些異曲同工之妙,又各自有著怎樣獨特的「神來之筆」?
▋ 1、中國銀聯《鼓勵在夏天貼貼的人》
夏天代表商機,各家銀行紛紛推出各自的刷卡優惠方案。
中國銀聯當然不落人後,但做出了差異化:
✦ 促銷免疫時代,銀聯的大型暑期促銷如何讓人在意?
☛ 挖掘這份促銷對於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並讓其唾手可得。
✦ 作為支付國家隊,如何區隔其他商業平臺的促銷廣告?
☛ 與其引導消費,不如包裝成國民補貼,讓大家過好夏天。
因此,「貼貼」這個核心的創意概念誕生了,意味著:
- 可愛諧音梗 → 補貼一詞的疊字
- 關鍵品牌手勢 → 掃碼、刷卡、感應
- 夏天療愈動作 → 物理和心理上讓自己感受涼快
- 童年情感連接 → 讓成年人保有撒嬌的特權
在執行上,圍繞著「貼貼」概念衍生出了多種創意玩法:
✦ 電視廣告:還原貼貼的美好瞬間,例如與冰涼的飲料杯貼貼、與冰箱的冷空氣貼貼、與冰棒貼貼、與旅遊的好心情貼貼、與西瓜貼貼等具象化情景,最後帶出銀聯刷卡優惠。
✦ 聯合海報:銀聯邀請12家合作商家,以IP卡通化的方式貼貼在一起,利用粉筆筆觸的畫風呈現在海報中,代表著銀聯和好朋友的夏日美好貼貼。
✦ 20米巨幅黑板畫:為了促進線下互動,從100多個夏日貼貼情景中篩選出10個最有感案例,組成「成年人的暑假作業」黑板畫,在陸家嘴地鐵站中展出,並搭配現場領作業簿活動,獻給來來往往,已經長大的孩子們。

圖片來源:數英網
▋ 2、美團酒店《「住著玩」三部曲,住著玩個遍》
暑假出遊,各大訂房平臺都在打廣告、推優惠。
美團酒店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轉換了品牌定位:
✦ 消費者的訴求是什麼?只為了找到睡覺的地方?
☛ 成年人想要藉由旅遊,從日常壓力中尋求放鬆。
✦ 如何從眾多飯店供應平臺中脫穎而出?
☛ 提倡「住著玩」精神,擺脫旅遊中還要奔波的疲憊感。
住著玩 VS 住玩分離,瞬間拉出品牌差異度:
- 贏在6點的日出,可以6點才起床
- 贏在N天的假期,可以N乘以24小時地玩
- 贏在看完景點,不用著急回程,而是慢悠悠地到飯店
全新的飯店打開方式,「住」變成一種成人友善的休閒方式。
有了概念,靠著三部曲構建出「住著玩」的架構:
✦ 第一部《住著玩》:借用代言人吳磊的聲量,用幾個案例點出住玩分離的疲憊感,對比出住著玩的爽感,奠定了明確的品牌印象。
✦ 第二部《換上拖鞋,好好休息》:將酒店拖鞋打造成品牌吉祥物,讓筆帽、時鐘、手機、電腦、腦袋穿上拖鞋,象徵著好好休息的提醒。
✦ 第三部《本地人推薦》:持續發揮痛點,找到本地人作為景點推薦官,但這些人不是真人,而是「山水的松鼠、海邊的扇貝、寺廟的錦鯉、人文景區的石獅子、日本的拉麵」等擬人化的當地標誌,堪稱最接地氣、最不會踩雷的建議。

圖片來源:數英網
▋ 3、長隆《放暑假》
如何讓爸爸媽媽願意帶小孩來主題式遊樂園玩?
從情感連結面出發,直擊80、90後的父母內心,他們也曾經是小孩啊...
但長大後要帶娃,要扛責任,童年已經回不去了。
拍一隻「給大人看的兒童遊樂園廣告」,勾起大人的夏日回憶,帶孩子來長隆,創造和小孩一起的暑假獨家記憶。透過情感化的主題片,借由孩子的視角寫一篇跟老爸小時候PK的童稚日記:
✦ 老爸說院子裡會搬來奇怪的鄰居。
☛ 很像我剛認識的好朋友(動物園內的熊貓)。
✦ 老爸小時候玩的水槍可太小了。
☛ 根本打不過我的大水槍(水樂園的噴水設施)。
✦ 老爸小時候下雨天會去踩水坑。
☛ 我們都是搗蛋王(一起跳進水樂園的大水池中)。
✦ 老爸小時候特愛跳高高。
☛ 哼,我也會(一起跳上遊樂園附設飯店的床)。
✦ 老爸小時候只能飛紙飛機。
☛ 我現在就帶他開大飛船(遊樂園外觀酷似飛船造型)。
✦ 老爸還說只看過天上的星星。
☛ 我現在就要帶他看海底的星星(水族館內魚身上的鱗片)。
以上不僅滿足了家庭出遊的需求,更深層次地觸及了父母對童年美好的追溯與親子情感的傳承。

圖片來源:數英網
▋ 小總結:三個廣告案例運用的手法
- 中國銀聯 → 喚起成年人的童心,吸引他們的目光
- 美團酒店 → 了解成年人的真實訴求,降低旅遊成本
- 長隆 → 利用成年人的回憶殺,創造無價的家庭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