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得多不會解鎖,送得對也不保證感動,別讓伴手禮背後藏太多期待
每次坐在風俗店的休息室裡,我總會觀察到一些有趣的小細節。像是某種台灣特有的現象:不少客人在等候時,腳邊會擺著一個熟悉的袋子——沒錯,就是那個昇恆昌免稅店的袋子,一眼就能認出來是從機場直接扛過來的伴手禮。目的不言而喻:是準備送給泡姬的禮物。
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在風俗圈並不少見。許多女孩在自己的日記、或是X(Twitter)帳號上,都會不時曬出自己收到的禮物照,從鳳梨酥到高級保養品一應俱全,看起來彷彿經營粉絲團一樣熱鬧。看得出來,對部分泡姬來說,收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心意,的確也是一種樂趣。但話說回來,最常出現的禮物類型,還是食物類的紀念品,像鳳梨酥、牛軋糖、巧克力等,簡單、不失禮,又方便攜帶。只是,這些東西泡姬會不會真的吃下去呢?答案往往是:「不一定。」
根據我聽過的版本,有的會轉送給黑服(店員)、有的直接丟進員工區的垃圾桶,也有的可能轉送給其他女孩。畢竟,面對來自陌生客人的食物,有疑慮也很正常,尤其是每日接待大量客人的泡姬們,光是辨認來源都嫌困難,何況入口。
再往上一層,有些客人則選擇送更實用的東西,例如 Amazon 的禮物卡。這種禮物就非常受歡迎,不但不佔空間,泡姬還能依自己喜好自由選購。簡單來說,就是高效率、零風險、彈性高,幾乎是泡姬界「公認的好禮」。
至於更高價的選擇,例如名牌包或精品化妝品,那通常就不是旅客型的台灣人常見的操作了。這類豪氣送禮者,多半來自日本在地客,且通常是熟客等級、經營關係一段時間以上,才會進入那種你來我往的進階階段。畢竟名牌不是買來博好感,是砸下去撐長期戰的。
但說到底——送禮是一種禮貌,不是通關密語。
這點很重要,請各位兄弟記起來寫在筆記本上(或至少存在備忘錄裡)。
你送禮,是友善、是表達好感、是給對方留下一點「這人不錯」的印象;但千萬不要期待因此能「獲得特別待遇」,什麼服務升級、親密互動加碼,那都是誤會中的誤會。
風俗的本質還是商業服務,該有的流程、該走的標準,店裡都早就寫死在規則裡了。你送再多,該不能親的還是不親;你不送,該有的泡洗全都跑不了。
送得對,不如想得對。
你可以選擇送禮,但要清楚那只是加分選項,不是保證中獎; 你也可以選擇不送,完全不會因為這樣就被冷落或打折。 說到底,這不是戀愛,也不是賭注,只是一場明碼標價的體驗。
所以啊,別讓那一盒鳳梨酥背後藏著過多幻想,否則真的會變成「吃下肚的是黑服,走心的卻是你」。
紳士送禮,不是為了交換,而是為了表達,但記住——她收下的是禮,不一定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