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女病》不只是「姐姐都要扛」:現場聽小花媽分享焦慮,告別長女超人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姐姐就該懂事啊。」

「妳是姐姐,要讓弟妹。」
「老大做榜樣,爸媽才放心。」

這些話,長女們從小聽到大吧?今天就來跟你聊聊,所謂「長女病」到底是什麼?順便分享一場我剛旁聽完、還熱騰騰的新鮮心得:

珊迪兔 Podcast精算媽咪的家計簿x《長女病》作者小花媽(張慧慈)現場訪談

左邊是可愛的小花媽,右邊是珊迪兔

左邊是可愛的小花媽,右邊是珊迪兔

現場側拍:兩張木椅+兩支麥克風,長女故事就停不下來

2025/6/16 那天,我剛好有機會,去聽珊迪兔的節目現場錄音。場地很簡單,兩張木椅、兩支專業麥克風、柔和燈光,卻超有「今天就是要敞開來聊」的氛圍。


小花媽一出場就先自嘲:「我筆名不是什麼『小花的媽媽』,是因為我長得像陳菊(花媽),才被人取名叫小花媽,被人叫久了就乾脆沿用。」現場瞬間笑開懷。


接下來她幾乎不需要主持人 cue,就像開外掛一樣,一口氣把長女們的血淚,從童年到職場,通通倒出來,我在台下邊記筆記邊頻頻點頭。

心想:這不就是我、我表姊、還有那群長女閨蜜的日常嗎?

什麼是「長女病」?先看症狀清單

小花媽把「長女病」分成六大特徵,整理給你:

  1. 超懂事、超扛事:自我要求爆表,別人還沒求救她已經跳坑。
  2. 自尊心高+不麻煩人:能自己來絕不求人,死都要撐到最後一秒。
  3. 察言觀色達人:聚餐會記得誰不吃香菜,誰最近失戀,需要特殊關懷。
  4. 任勞任怨型戰士:工作上自願加班,朋友間自動成為「訂位 + 分帳 + 代購」總召。
  5. 成長成癮:永遠在上課、考證照、讀新書,怕自己停下來就被世界淘汰。
  6. 蠟燭型人格:點火時滿屋光亮,但等大家離開才發現自己燒到剩燼。

聽起來是不是很讚?問題就在這裡,長女把自己練成超人,卻忘記超人也需要睡覺。

三個「長女日常」:你中幾條?

1 弟妹犯錯,姐姐被罰

小花媽講到小時候「弟弟妹妹闖禍,長女連坐」的經典橋段:

弟弟妹妹玩水全身淋濕,媽媽怒吼:「姐姐!你怎麼沒看好他?」

不罵肇事者,先罰長女。長女久而久之就內建守門員模式,凡事先檢討自己,並且自動進行風險管理(?)

2 職場社畜:主管最愛的免費保險

在辦公室,長女型員工最容易掉進「沒關係我來」陷阱。

專案缺人?她頂上;同事出包?她補位。

結果 KPI 不見得加分,工時倒是先爆表。

我自己雖不是長女,但獨生女也差不多。之前部門內有人請長假,老闆一句「你先暫代協調吧」,我就接下整套業務+客訴窗口。能力值是升級了,但心臟也差點超負荷!

3 愧疚感大餅:長女最怕爸媽老後沒人顧

小花媽說,很多長女真正覺醒是在父母開始需要長照時

「欸,哥哥有工作要忙,妹妹剛生小孩,所以爸爸媽媽就交給妳囉。」

即使家裡還有其他兄弟姊妹,長女往往自動跳出來統籌醫院、看護、保險。 我雖然是獨生女,但聽到這段直接雞皮疙瘩:累不累都只能自己撐住,因為心裡那顆「如果我不做,誰來做」的石頭一直放不下。

長女困境怎麼破?

小花媽 × 珊迪兔的精選 Tips

Tip 1:把「第一反應」從「我來」改成「讓我想想」

事情來了不要秒跳出去補洞,先停 3 秒,問自己:「這真的是我該負責的嗎?」

有時只要慢半拍,別人就會自己收拾。


Tip 2:學會等對方自己開口

媽媽保險忘記繳?以前的長女可能衝去代墊。

小花媽的做法:讓媽媽自己先提出需求,再協助

因為「把父母扛在肩上」並不是真孝順,而是把長女壓力傳下一代的起點。


Tip 3:每月設定「只為自己爽」的小額預算

小花媽舉例:固定 3,000 元「快樂金」,買香氛蠟燭、做指甲、上插花課隨你開心。

重點不是花多少,而是提醒自己:我也值得被善待


Tip 4:多交點「次女、么女」朋友

長女圈太容易互助互虐(行動力過剩,說走就走,說做就做)。

找一些「我先爽再說」的朋友,被她們拖去耍廢、撒嬌、喊累,才會發現:

示弱其實不可恥,反而超療癒。

長女病可以痊癒嗎?可以,只要願意「換角色」

  1. 姐姐 ≠ 永遠的照顧者
    先當好自己的主人,再決定要不要照顧誰。
  2. 好員工 ≠ 無時差救火隊
    明確分工、適度 Say No,專案才走得長久。
  3. 好女兒 ≠ 全包長照 CEO
    長照是全家共同議題,兄弟姊妹都要拉進來輪班。

我的反思:獨生女也是「全家唯一的長女」

現場聽完,我腦中一直浮現自己:獨生子女,即永遠的老大。

我沒有弟妹,但「爸媽老後全靠我」的劇本早就內建。

小花媽說:「先照顧好自己,才有力氣撐別人。」 這話直接射中我的心中。


所以我給自己立了兩個目標:

  • 目標1:跟爸媽聊退休藍圖
    不是等需要長照才臨時抱佛腳,現在就把保險、醫療、安養計畫攤開來談。
  • 目標2:練習月花『自爽金』
    不拚命存錢買房、孝親,一定要留一塊錢專收快樂。 快樂理財,長女/獨生女值得擁有!

🩷你是長女?長子?還是被長女照顧過?

  • 歡迎留言跟我說:你最有共鳴的「長女病症狀」是哪一條?
  • 如果這篇讓你想到某位辛苦的姐妹 / 好同事 / 超能女友,把文章丟給她,順便跟她說:「妳也可以偶爾當次女/么女喔~」
  • 聽完這集訪談節目,我立馬借閱《長女病》這本書,想看我之後讀完的完整心得?快點個愛心+追蹤,我寫好就第一時間分享給你!
  • 記得追蹤我才不會錯過每次更新內容,期待我們下次文字相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蜂聲|詩意生活的微光
2.4K會員
195內容數
嗨,我是蜂聲。 每天寫一點,也把生活寫得亮一點。 我喜歡用文字記下日常的微光與心裡的小聲音,寫些成長的碎念、生活的觀察,有時也寫小說——關於錯過、關於靠近、關於那些還沒說出口的故事。 最近開始愛上了新詩創作~ 希望在這裡,能和你一起對話,也慢慢靠近那個更喜歡的自己。 歡迎追蹤,一起在字裡行間不小心撞見共鳴
2025/06/19
烏龜也不是好惹的:慢慢走,走在自己擅長的賽道上 最近在路上剛好聽到一個小朋友正跟他爸爸分享在學校的趣事。他一臉平靜地說:「我同學說我動作很慢,但我告訴他,烏龜不是好惹的。」 我當下真的差點笑出聲。童言童語的可愛,一直都是真理的另一種包裝方式不是嗎?這小小一句話,讓我腦袋裡直接浮現出我們小時候
Thumbnail
2025/06/19
烏龜也不是好惹的:慢慢走,走在自己擅長的賽道上 最近在路上剛好聽到一個小朋友正跟他爸爸分享在學校的趣事。他一臉平靜地說:「我同學說我動作很慢,但我告訴他,烏龜不是好惹的。」 我當下真的差點笑出聲。童言童語的可愛,一直都是真理的另一種包裝方式不是嗎?這小小一句話,讓我腦袋裡直接浮現出我們小時候
Thumbnail
2025/06/18
前陣子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我居然跑去逛玩具店。 是的,成年人逛玩具店(沒有帶小孩,也沒有在幫人挑禮物),純粹就是一時好奇心發作。 結果一走進去,整個人嚇到,現在的玩具店根本是潮人博物館吧!整牆整櫃的盲盒、公仔、英雄模型,每個都做得超精緻,細節爆炸用心,然後……價格也很用心(眼神死)。 我站在那裡
Thumbnail
2025/06/18
前陣子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我居然跑去逛玩具店。 是的,成年人逛玩具店(沒有帶小孩,也沒有在幫人挑禮物),純粹就是一時好奇心發作。 結果一走進去,整個人嚇到,現在的玩具店根本是潮人博物館吧!整牆整櫃的盲盒、公仔、英雄模型,每個都做得超精緻,細節爆炸用心,然後……價格也很用心(眼神死)。 我站在那裡
Thumbnail
2025/06/17
嗨~今天來跟你聊一個超可愛的靈感練習。 起因是同事跟我說,他女兒在學校被派了一份怪奇作業——「把一根棍子變成 10 個角色,還要串成 3 分鐘無聲短劇」。光聽題目我就腦癢癢,立刻把筆記本翻出來想亂寫一通。 結果靈感一時卡住,想起前陣子看到 Joker 那篇文章介紹 SCAMPER 法,就開始思考~
Thumbnail
2025/06/17
嗨~今天來跟你聊一個超可愛的靈感練習。 起因是同事跟我說,他女兒在學校被派了一份怪奇作業——「把一根棍子變成 10 個角色,還要串成 3 分鐘無聲短劇」。光聽題目我就腦癢癢,立刻把筆記本翻出來想亂寫一通。 結果靈感一時卡住,想起前陣子看到 Joker 那篇文章介紹 SCAMPER 法,就開始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李家有三個孩子,老大文潔在差3歲的弟弟跟差五歲的妹妹相繼出生後,就開始聽到「老大要懂事」、「大的要讓小的」的要求。而事實上,她也僅是個沒幾歲的小孩子而已,她不懂為什麼要被差別對待。 從未懂事開始,「老大要懂事」這句話就像一道無形的枷鎖,緊緊套在她的身上。
Thumbnail
李家有三個孩子,老大文潔在差3歲的弟弟跟差五歲的妹妹相繼出生後,就開始聽到「老大要懂事」、「大的要讓小的」的要求。而事實上,她也僅是個沒幾歲的小孩子而已,她不懂為什麼要被差別對待。 從未懂事開始,「老大要懂事」這句話就像一道無形的枷鎖,緊緊套在她的身上。
Thumbnail
【文案】 出生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江會會,性格軟弱,逆來順受 某天被霸凌的路上碰到一個一米八八的大帥哥,幫她打跑了那群霸凌者,自稱是她未來的兒子 她看著面前的同齡人,默默撥通了精神病院的電話 對方像是徹底賴上她,那天之後甚至轉到她的學校 她
Thumbnail
【文案】 出生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江會會,性格軟弱,逆來順受 某天被霸凌的路上碰到一個一米八八的大帥哥,幫她打跑了那群霸凌者,自稱是她未來的兒子 她看著面前的同齡人,默默撥通了精神病院的電話 對方像是徹底賴上她,那天之後甚至轉到她的學校 她
Thumbnail
我有一個 “ 女子 ” 故事 這位女子是我的姊姊,她對我是姊姊、也像媽媽,我倆的姊妹之情溢於言表 姊姊是家中老大,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國中考高中時,她因為程度跟不上最後只能選擇唸家附近的私立高中。媽媽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讀書方面展露無疑。她希望姊姊去唸北市商,姊姊考上了,但她一心想讀大學。所以媽
Thumbnail
我有一個 “ 女子 ” 故事 這位女子是我的姊姊,她對我是姊姊、也像媽媽,我倆的姊妹之情溢於言表 姊姊是家中老大,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國中考高中時,她因為程度跟不上最後只能選擇唸家附近的私立高中。媽媽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讀書方面展露無疑。她希望姊姊去唸北市商,姊姊考上了,但她一心想讀大學。所以媽
Thumbnail
小姑姑的塔羅說之塔羅日記 最近忙得不可開交、妳就比平常少了一些對家裡長輩的慰問。  家裡母親來電抱怨著、她身體微恙都不敢對大家說。 妳內心的罪惡感瞬間被拉到滿值、覺得自己很不應該。  但她陸陸續續又交代著你該替她辦的事情、妳內心又起比較心、到底哪一年是沒有幫她把事情辦好?  一直想起那句話、有
Thumbnail
小姑姑的塔羅說之塔羅日記 最近忙得不可開交、妳就比平常少了一些對家裡長輩的慰問。  家裡母親來電抱怨著、她身體微恙都不敢對大家說。 妳內心的罪惡感瞬間被拉到滿值、覺得自己很不應該。  但她陸陸續續又交代著你該替她辦的事情、妳內心又起比較心、到底哪一年是沒有幫她把事情辦好?  一直想起那句話、有
Thumbnail
  自從經歷母親出車禍後10個月,一種懷疑自己情緒的念頭四處亂竄,開始是因為弟妹們的慌亂,加上大齡的焦躁或是不知何時是底線,又或是經濟問題,彼此之間相互的推諉與不信任,在新年過後人人並沒有降低憂慮。   親情是一道永遠抹不去看不到的壓力,日日燒心,卻也做不了什麼,總有人要承擔。試著,看作是生活
Thumbnail
  自從經歷母親出車禍後10個月,一種懷疑自己情緒的念頭四處亂竄,開始是因為弟妹們的慌亂,加上大齡的焦躁或是不知何時是底線,又或是經濟問題,彼此之間相互的推諉與不信任,在新年過後人人並沒有降低憂慮。   親情是一道永遠抹不去看不到的壓力,日日燒心,卻也做不了什麼,總有人要承擔。試著,看作是生活
Thumbnail
那則搞笑式「娃娃親」,小時候的某段時期常聽媽媽拿出來講,當作玩笑話的聊天題材,自己身為女主角超級無感。
Thumbnail
那則搞笑式「娃娃親」,小時候的某段時期常聽媽媽拿出來講,當作玩笑話的聊天題材,自己身為女主角超級無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