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自得,不求於外。」《楞嚴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當我們從不斷祈求社會的認可,回到靜靜耕耘於自己內在的花園時,人生便不再是生存的交易,而是生活的供養。

今天在騎機車兜風的時候,腦海突然浮現一個念頭:

「我到底要幹嘛?」

「四十歲了,我的人生還要往哪裡去?」

那一瞬間,我的內心湧上一股莫名的茫然與焦慮。

但就在這份焦慮之中,我突然看見了一個心理現象——

原來我這些年,像是在向這個社會“爭取”一個生存位置。

就好像站在一個無動於衷的上層結構前,祈求能夠分一點資源,好換取一點點微薄的生活空間。

這一念之間,我頓悟了:

原來我真正心累的原因,就是「一直在向外祈求」。

這個世界並沒有欠我什麼,真正壓垮我的,是那顆始終在等待被認可、被接納的心。

而就在意識到這點的當下,我的焦慮就像雲霧一樣散去了。

內心突然恢復了平靜。

於是,我開始問自己:

「如果不再向外祈求,那我到底該怎麼生活?」

這時,一個圖像浮現了——農夫。

對!自給自足的農夫。

我突然發現,過去的我,總是在想著:「我能掏出什麼是社會需要的?」

而很少思考:「我如何運用這個世界,為自己栽種真正有意義的果實?」

這個轉念很關鍵。

我們總以為自己活在「社會」裡,但其實,我們真正活在的是「世界」裡。

「社會」是一種制度化、競爭化的框架;

「世界」則是大地、陽光、自然,以及一切原初的法界緣起。

當我把視角從「社會」拉到「世界」,心突然鬆了。

原來這世界一直都在供養我們——

就像農夫耕耘土壤、種下蔬果,自然會結出果實,從來不是乞討得來的。

那我呢?

如果我是農夫,我該為自己種些什麼?

我想到了:佛法、塔羅、修行中的體悟與文字創作。

但我也誠實看見——

以前的創作,其實有一點是為了被看見、被認可,是為了換取流量與收入。

而這種創作,其實還是「交易」,而非「種植」。

現在我明白了:

我寫,是為了自己。

為了把內心真正的覺悟、經歷、痛苦、掙扎、安然,種下來,像種子一樣栽種在這片園地裡。

如果它能成為一座花園,遊客自然會來。

但就算沒有人來,只要我每天在花園裡呼吸、澆水、欣賞,那就是完整的人生。

因為真正的分享,不是為了吸引目光;

而是因為這些果實,已經熟了,我願意布施出來。

就像《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住於名、不住於利、不住於社會的評價,才能真正活在當下這個世界。

最後我深深體會到:

所謂的企圖心與野心,其實都是一種虛妄的「想證明我可以」的心。

但我們,真的不需要向這個社會證明什麼。

我們只需要,踏實地活在這世界上。

願我能像農夫一樣,在這片大地上,慢慢耕種、安心生活;

不再用「乞討」的心活著,而是用「供養」的心創作。

你也曾有類似的體悟嗎?歡迎和我分享,我們可以一起把心耕成一座清淨花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華嚴居-佛學塔羅
3會員
19內容數
深愛研究神秘學的我,再一次偶然的際遇下認識了佛陀,從此愛上佛陀的法佛陀的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人生在世,總會有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時候。在工作中的壓力和迷茫讓我重新思考人生目標和生活方向。通過反思和學習,我試圖找到自己想要實現的事情,並面向理想的人生。
Thumbnail
人生在世,總會有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時候。在工作中的壓力和迷茫讓我重新思考人生目標和生活方向。通過反思和學習,我試圖找到自己想要實現的事情,並面向理想的人生。
Thumbnail
當生命的重心開始向外傾斜,人會逐漸失去自信,對一切產生猶疑,無法果斷抉擇。
Thumbnail
當生命的重心開始向外傾斜,人會逐漸失去自信,對一切產生猶疑,無法果斷抉擇。
Thumbnail
——因為有了「深刻體悟」,就算痛苦我也要繼續跑下去。 我要向有一天算一天的生活說「不」、我要聆聽本心,不再麻痺自己的感官。 我拒絕當社會上的一個無腦螺絲釘、也拒絕走上傳統社會價值觀要我走的路。
Thumbnail
——因為有了「深刻體悟」,就算痛苦我也要繼續跑下去。 我要向有一天算一天的生活說「不」、我要聆聽本心,不再麻痺自己的感官。 我拒絕當社會上的一個無腦螺絲釘、也拒絕走上傳統社會價值觀要我走的路。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 人一生的情感是如此 波折 突然在某一天 知道了 所謂真相的那一刻 是震驚、是疲倦、也很感嘆 但對我來說 我內心真正有所求的只有一個 若這一生當中 能夠 有著 多采多姿 與清閒自在日子 就已足夠 那 喜 怒 哀 樂 了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 人一生的情感是如此 波折 突然在某一天 知道了 所謂真相的那一刻 是震驚、是疲倦、也很感嘆 但對我來說 我內心真正有所求的只有一個 若這一生當中 能夠 有著 多采多姿 與清閒自在日子 就已足夠 那 喜 怒 哀 樂 了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安穩的生活,我想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沒有人到老了還要為了💰來煩惱。人到了一個年紀階段都會想放下身邊事物,好好放鬆去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想去外面世界去看看,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好好沈澱自己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日子。有時候常常會想人為什麼而活著,我到底在現實還是夢中。如果真的是夢,那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快給我醒
Thumbnail
安穩的生活,我想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沒有人到老了還要為了💰來煩惱。人到了一個年紀階段都會想放下身邊事物,好好放鬆去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想去外面世界去看看,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好好沈澱自己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日子。有時候常常會想人為什麼而活著,我到底在現實還是夢中。如果真的是夢,那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快給我醒
Thumbnail
前言: 這篇文除了出於興趣寫來自爽外,也希望能幫到和我有相同困擾的人 多年來常在網上搜尋『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沒有興趣』、『沒事做』、『退休要幹嘛』、『不知道如何生活』等關鍵字,能找到的文章和討論基本上都已經看過幾輪 如果這篇文有幸被正受其擾的你爬到, 或許我的經驗能讓你產生共鳴,不妨快速
Thumbnail
前言: 這篇文除了出於興趣寫來自爽外,也希望能幫到和我有相同困擾的人 多年來常在網上搜尋『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沒有興趣』、『沒事做』、『退休要幹嘛』、『不知道如何生活』等關鍵字,能找到的文章和討論基本上都已經看過幾輪 如果這篇文有幸被正受其擾的你爬到, 或許我的經驗能讓你產生共鳴,不妨快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