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策死了,江東不倒,數年後更取江夏,赤壁退曹,創下未曾有的功績。
周瑜死了,江東不垮,數年後奪回半個荊州,更殺關羽,大敗劉備,何止雪恥?
荀彧死了,曹魏不破,合肥大破吳軍,迫使孫權稱臣。
曹操死了,鳥獸不散,更將曹丕拱上帝位,代漢而興。
諸葛亮死了?劉禪還當了二十年皇帝,保東南一隅不失。
嗯,就只有死了劉備之後,蜀漢顯得很欲振乏力。
其實,上了超過十年班的人大概都知道答案。
「公司不會沒有你就不行。」
這句話更深一層是,往上頭看一下案例的潛台詞:後人要做的,不是取代前人。
孫權不擅長打仗,但比孫策更知人善任。
三國幹話語錄之一,內涵是什麼?因為孫策是一個跟人搏感情的角色,與劉備有87%像。但孫權是個心機鬼,跟諸葛亮有87%像。
為什麼孫吳能再創高峰,蜀漢不能?
為什麼曹魏能?蜀漢不能?
欸,因為開頭本身就是騙局:孫吳西線好棒棒,東線北上吃大便。
曹魏東線天下無敵,西線各種受挫。
那我知道了,一定是因為曹魏東吳家大業大,輸一邊不算輸!
對也不對,早說過了,家大業大不是天生的,天生的也經不起敗家子輸。
東吳曹魏,在建安開始前,就已經創業奠基。相對漂泊劉老大?至少在人家十五到二十年後,才站穩地盤。人家大都督都出到四代目了,你的軍師中郎將才剛開始當丞相。
說笑,時間優勢表現在制度文化上。人們也需要時間來建立對於政權的信任感。上了軌道,方能「江東無瑜,卻也無敵」。
能為國之棟樑者,不是單純的好厲害,好聰明,好英雄。
棟樑不是他們自身,而是他們樹立的規矩與典範。
所以最後的問題依然要回到:大漢魅魔劉玄德,為什麼不能?
其實劉備沒有不能。
其實劉備跟諸葛亮一樣,雖然死後蜀漢未能再創高峰,但他們都留下了足以維繫這個新興國家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