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東十二虎臣中,只有黃蓋、凌操跟韓當是山越專門科。
黃蓋是荊州人,凌操則是吳郡,他們兩個或是部曲人脈略通吳越土話,不算奇怪。
遼西人韓當怎麼說?唉,過去我只關注程普就忽略了他。「韓當字義公,遼西令支人也。以便弓馬,有膂力,幸於孫堅。」
中文太好的人,看到最後一句,恐怕就要虎軀一震了。
「幸於」雖然廣義可以解做「受到後者的喜愛」,不過其實大部分的用法是……「以美麗得幸於權,寵冠後庭。」
被後者給睡了。
為了避免韓當落入「孫堅男寵」的出身,裴松之特地找了吳書的內容來註解。
「(韓)當勤苦有功,以軍旅陪隷,分於英豪,故爵位不加。終於堅世,為別部司馬。」
陪隷基本上就是奴隸,即使吳書也是說,韓當是軍隊中的奴隸出身,所以跟孫堅的其他部將相比,極為低下。
越描越黑的感覺。
在程普傳就有查過,三郡烏丸侵漢時期,是會攻打徐州的,所以沒意外,韓當應該真的是烏丸戰俘。而不管官話還是江東土話,唉,我也很想說是韓當力氣大,弓馬嫻熟。雖然身為軍中的奴隸,也被孫堅特別挑中這樣。
但講真的,如果把語言這塊也考量進去,韓當是個森蘭丸的機率還是比較高。不然即便此人善戰可用,要提拔個怪力外族人當軍官,甚至統領地方,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應該說,韓當一開始應該是「侍奉主公」的工作,所以比起當一個士兵一個奴隸,都有機會學到更多東西。
韓當在演義中以孫堅四大家將聞名,其實一般根本不會記得他幹過什麼。他一生忠誠,備受孫家三主信賴,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刺殺孫策的士兵,自稱韓當兵這個小故事。
事實上真要挑毛病,韓當「幸於孫堅」、「權善之」,孫策還真的沒有類似的「愛」。
不過,孫策有幫韓當申請漢官職。陳壽記為「先登校尉」,不過吳錄的文件應該更精準:「行先登校尉」。加「行」就是「有實無名」的意思,你做主任的工作但職務是助理叫「行主任」(好爛的例子)。
那份文件上,以周瑜呂範程普三人為首,孫權黃蓋韓當為副,其實看得出孫策真的很重用韓當了。
甚至孫策被刺,兇手自稱韓當兵,也可佐證韓當是跟著孫策一起折返,準備襲擊許都的一員。《江表傳》原文賞析一下。
※ ※ ※
策性好獵,將步騎數出。策驅馳逐鹿,所乘馬精駿,從騎絕不能及。
(中略)
獵日,卒有三人即(許)貢客也。
策問:「爾等何人?」
答云:「是韓當兵,在此射鹿耳。」
策曰:「當兵吾皆識之,未嘗見汝等。」因射一人,應弦而倒。
餘二人怖急,便舉弓射策,中頰。後騎尋至,皆刺殺之。
※ ※ ※
這是一個本身充滿各種詭異的記錄,簡單說,如果許貢門客知道孫策的狩獵路線,幹嘛不埋伏。甚至是孫策動手之後,他們才採取反擊。
所以我很喜歡這個,這個講起來,三人真是韓當兵但被抹黑的機率不小。而不管這三人是真的奸細,還是怕死反殺小霸王的新兵,都顯示同一件事:韓當治軍無方。
陳壽則寫,韓當最終為孫權所善的前因是:「在外為帥,厲將士同心固守,又敬望督司,奉遵法令」。
不像關羽張飛那種出場就等級99的,江東虎臣從開始,到結束,一步一步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