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後一哩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活著,是逆風飛行的喧騰。

死亡,是回歸樹根的安寧。

2025年6月19日,二阿姨離苦得樂,圓滿此生的旅程。她曾為我帶來童年裡溫暖的光,走到了旅程的最後一段路,我決定為她擔起旅費,作為感恩,也作為道別。

此刻的哀傷,交由莊子來安放:

🌀 一、生死如晝夜,自然更替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齊物論》)

生中有死,死中有生,如晝夜輪轉,是宇宙的自然節奏。

莊子看見的是:生死不敵對,而是變化的兩端,如春夏秋冬,一氣呵成。

🪶 二、死亡不是終結,而是歸於寧靜的變化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宗師》)

天地讓我有形體、經歷人生,最終以死亡讓我歇息。

死,是大自然讓生命歸寧的方式,無需恐懼,也無需抗拒。

🛏 三、死亡,是一場大夢,也是一場歸真

當莊子妻子過世,好友惠子前來弔唁,卻見他敲盆而歌。

他說:「始死也,我獨何賴焉?」(《至樂》)

她已順應天命,我若悲泣,便是違逆自然的節奏。

在莊子的宇宙觀裡,死亡不是失去,而是回歸「道」、回歸「無形」。

🌫 四、真正的自由,來自對死亡的超越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謀利。入則靜,出則曠,不欣於壽,不憂於死。」(《達生》)

真正的智者,不因生而喜,不因死而哀,把生死都看作雲煙過往,淡然面對。

🧘‍♀️ 五、與變化為友,放下執著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吾終身與汝夫子遊矣。」(《外篇》)

既然我們無法掌控死亡,不如學會與「變化」同行,在不確定中自在安身。

阿姨,願您在另一個世界,圓滿極樂,感謝有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花開富路~實踐50歲退休沿途實境隨記
51會員
172內容數
靈魂的花,由心栽;文字的光,隨AI點。 在人生的每一站,讓花為自己盛開。 從山城女孩走向圖書館對面的理想生活,我用一支手機與一顆溫柔踏實的心,書寫中年女子的自立、美麗與富足。
2025/06/21
跟團旅行,對老娘而言,不是度假,是修行。 自始至終,從沒真的享受過異地的美好。最累的,除了車程與尿意永遠無法同步,還有那個永遠收不完的行李箱。
Thumbnail
2025/06/21
跟團旅行,對老娘而言,不是度假,是修行。 自始至終,從沒真的享受過異地的美好。最累的,除了車程與尿意永遠無法同步,還有那個永遠收不完的行李箱。
Thumbnail
2025/06/21
在臺中圖書館巧遇一本粉紅色書籍《現在這樣就很好》,書中帶有淡淡的哀傷卻堅韌的感覺,如同宇宙給予的訊息,引發對自我情緒與人生的省思。
Thumbnail
2025/06/21
在臺中圖書館巧遇一本粉紅色書籍《現在這樣就很好》,書中帶有淡淡的哀傷卻堅韌的感覺,如同宇宙給予的訊息,引發對自我情緒與人生的省思。
Thumbnail
2025/06/19
心情不好,老娘明顯感覺到。 沒有被誰惹,也不是有什麼突發事件,單純就是天生的「憂鬱感」,淡淡的、灰灰的、卻緊緊的,無法解釋的情緒。 納瓦爾說:學習做自己! 自己? 自己=懶惰、多愁善感、害羞又高傲。
Thumbnail
2025/06/19
心情不好,老娘明顯感覺到。 沒有被誰惹,也不是有什麼突發事件,單純就是天生的「憂鬱感」,淡淡的、灰灰的、卻緊緊的,無法解釋的情緒。 納瓦爾說:學習做自己! 自己? 自己=懶惰、多愁善感、害羞又高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悼念 我92歲高齡辭世的大阿姨。我們都不願面對這種離別,但是這篇樸實、動容的「弔詞」,有一天也許你我會用上,收藏著吧!
Thumbnail
悼念 我92歲高齡辭世的大阿姨。我們都不願面對這種離別,但是這篇樸實、動容的「弔詞」,有一天也許你我會用上,收藏著吧!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25年後的這天113年4月3日,突如其來的強烈震動,影響了上班上課,也給少數人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文章描述了作者帶著退化到嬰幼兒狀態的85歲母親前往苗栗的旅途,並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了愛與陪伴的重要性。在風雨中,作者用陪伴的方式為母親最後的旅程劃上溫馨的句點。
Thumbnail
25年後的這天113年4月3日,突如其來的強烈震動,影響了上班上課,也給少數人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文章描述了作者帶著退化到嬰幼兒狀態的85歲母親前往苗栗的旅途,並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了愛與陪伴的重要性。在風雨中,作者用陪伴的方式為母親最後的旅程劃上溫馨的句點。
Thumbnail
疫情結束後的第四年,我終於回家了。
Thumbnail
疫情結束後的第四年,我終於回家了。
Thumbnail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它來臨時總是令人措手不及 ,與生命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它來臨時總是令人措手不及 ,與生命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Thumbnail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