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是逆風飛行的喧騰。
死亡,是回歸樹根的安寧。
2025年6月19日,二阿姨離苦得樂,圓滿此生的旅程。她曾為我帶來童年裡溫暖的光,走到了旅程的最後一段路,我決定為她擔起旅費,作為感恩,也作為道別。此刻的哀傷,交由莊子來安放:
🌀 一、生死如晝夜,自然更替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齊物論》)
生中有死,死中有生,如晝夜輪轉,是宇宙的自然節奏。
莊子看見的是:生死不敵對,而是變化的兩端,如春夏秋冬,一氣呵成。
🪶 二、死亡不是終結,而是歸於寧靜的變化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宗師》)
天地讓我有形體、經歷人生,最終以死亡讓我歇息。
死,是大自然讓生命歸寧的方式,無需恐懼,也無需抗拒。
🛏 三、死亡,是一場大夢,也是一場歸真
當莊子妻子過世,好友惠子前來弔唁,卻見他敲盆而歌。
他說:「始死也,我獨何賴焉?」(《至樂》)
她已順應天命,我若悲泣,便是違逆自然的節奏。
在莊子的宇宙觀裡,死亡不是失去,而是回歸「道」、回歸「無形」。
🌫 四、真正的自由,來自對死亡的超越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謀利。入則靜,出則曠,不欣於壽,不憂於死。」(《達生》)
真正的智者,不因生而喜,不因死而哀,把生死都看作雲煙過往,淡然面對。
🧘♀️ 五、與變化為友,放下執著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吾終身與汝夫子遊矣。」(《外篇》)
既然我們無法掌控死亡,不如學會與「變化」同行,在不確定中自在安身。
阿姨,願您在另一個世界,圓滿極樂,感謝有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