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Robotaxi 服務正式啟動

Sean Hsiao-avatar-img
發佈於Investing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作為一名特斯拉的長期投資者,記錄一下這個對未來交通具有重大意義的時刻,美國時間 6 月 22 日下午,Tesla 在德州奧斯汀特定區域正式啟動 Robotaxi 載客服務,也正式開始為公司貢獻些微營收,採取固定費率每趟 $4.2 美元,實際要對 Tesla 財報產生明顯貢獻,預期應該要等到 2026 年第 2 或第 3 季,Robotaxi 覆蓋範圍擴大、用戶數提升之後才會反映在營收規模上。

從 Tesla AI 團隊的慶功照片中,看到內部儀表板顯示共 35 台車投入服務,目前 Robotaxi 僅限受邀 Tesla influencers 試乘,他們都覺得這和他們平時在 Model Y 上使用 FSD 的體驗幾乎一模一樣,行車過程順暢穩定,這些營運中的 Robotaxi 其實就是市面上販售 HW4 版本的 Model Y,不需要額外昂貴的感測器設備,顯示 Tesla 以純視覺方式落實無人駕駛載客服務是沒有問題的。

目前初期試營運階段,為降低監管與公眾疑慮,每輛車的副駕駛座皆安排 Safety Monitor 進行監看,營運範圍則透過軟體設定的 geo-fence 限制在奧斯汀市部分路段,此次縮限區域,目的是先蒐集安全數據、逐步擴張,而非技術問題,與需要高精地圖的 Waymo 而有的 geo-fence 不同,特斯拉的 Supervised FSD 已經是全美國開放一陣子了,也沒有重大事故產生,Robotaxi 服務預計年底前擴展至更多城市甚至全美。

恭喜特斯拉的這項成就,對比近期台灣多起高齡駕駛導致的重大車禍,期盼 Robotaxi 或是 FSD 能夠早日全球普及,讓交通事故不再是人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悲劇。

image capture from tesla.com/robotaxi website

image capture from tesla.com/robotaxi website

Robotaxi 使用流程 (參考官網資訊)

開始使用

  1. 下載 Robotaxi App
  2. 使用 Tesla 帳號登入(新用戶需先註冊)

預約搭乘

  • 輸入目的地(需在服務範圍內)
  • 確認估價與接車時間(目前固定 $4.2 美元)
  • 車輛抵達時比對車牌、上車、繫安全帶、按下「Start」啟程

搭乘過程可操作功能 (從 app 或車上螢幕)

  • 調整空調、座椅
  • 音樂播放
  • 查詢行程資訊
  • 點選「Support」呼叫客服
  • 點選「Pull Over」請求安全停車

抵達後

  • 自動結束行程
  • 可透過 app 提供回饋與遺失物回報

常見限制與須知

  • 禁止 18 歲以下乘客搭乘
  • 不能幫他人預約或無手機使用
  • 禁止寵物上車(導盲犬除外)
  • 禁止坐在左前座(模擬駕駛位置)
  • 目前不支援中途加站(multi-stop rout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y Sean For Them
27會員
93內容數
For Roby, Molly, my family and friends just a place to jot down what I've seen, learned, felt and thought.
By Sean For Them的其他內容
2025/05/07
本文總結了知名基金經理人Bill Ackman的投資哲學,以及他從巴菲特和葛拉漢的投資策略中獲得的啟示。Ackman 強調長期投資、情緒控制和理性思維的重要性,並建議投資者避免使用槓桿,選擇自己真正瞭解的公司進行投資。
Thumbnail
2025/05/07
本文總結了知名基金經理人Bill Ackman的投資哲學,以及他從巴菲特和葛拉漢的投資策略中獲得的啟示。Ackman 強調長期投資、情緒控制和理性思維的重要性,並建議投資者避免使用槓桿,選擇自己真正瞭解的公司進行投資。
Thumbnail
2025/05/05
本文探討巴菲特退休與其投資哲學,也對比了美中兩大市場的長期投資環境,最後,再一次重溫他的一些經典名言。 投資,不只是財務選擇,更是人生哲學。
Thumbnail
2025/05/05
本文探討巴菲特退休與其投資哲學,也對比了美中兩大市場的長期投資環境,最後,再一次重溫他的一些經典名言。 投資,不只是財務選擇,更是人生哲學。
Thumbnail
2025/05/02
Amazon 公佈 2025 年第一季財報,營收達 1557 億美元,年增 10%;AWS 營收年增 17%,達到年營收規模 1170 億美元。 Andy Jassy 特別提及 AI 的發展,並預計未來十年 AI 將重新定義顧客體驗。
Thumbnail
2025/05/02
Amazon 公佈 2025 年第一季財報,營收達 1557 億美元,年增 10%;AWS 營收年增 17%,達到年營收規模 1170 億美元。 Andy Jassy 特別提及 AI 的發展,並預計未來十年 AI 將重新定義顧客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Tesla一直強調自己是AI公司,EV的銷量成長慘淡,能源業務爆發,馬斯克畫出的大餅該如何估值?
Thumbnail
Tesla一直強調自己是AI公司,EV的銷量成長慘淡,能源業務爆發,馬斯克畫出的大餅該如何估值?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硬體版本的演進,包括 HW3.0、HW4.0 硬體版本在臺灣的抵達和消費者的選擇,硬體與軟體的協同發展,各版本晶片的技術規格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對於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有興趣的讀者具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硬體版本的演進,包括 HW3.0、HW4.0 硬體版本在臺灣的抵達和消費者的選擇,硬體與軟體的協同發展,各版本晶片的技術規格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對於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有興趣的讀者具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福斯大舉投入新一代電動車與汽車軟體,Waymo開放舊金山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市場仍將關注今年AI車用與自動駕駛,昨日市場輪動震盪並以科技股主要表現,債券維持表現,整體維持中性偏強,靜待市場表態格局。
Thumbnail
福斯大舉投入新一代電動車與汽車軟體,Waymo開放舊金山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市場仍將關注今年AI車用與自動駕駛,昨日市場輪動震盪並以科技股主要表現,債券維持表現,整體維持中性偏強,靜待市場表態格局。
Thumbnail
如果你近期考慮投資或加碼特斯拉(TSLA),兩個關鍵時點必須先在心裡有個底。一是 6 月 13 日股東會,股東們同不同意馬斯克的績效獎勵方案;二是 8 月 8 日特斯拉將公布 RoboTaxi。若馬斯克因獎勵案不過而離去,特斯拉價值絕對大打折;FSD 更新能讓我們一窺 RoboTaxi 發展…
Thumbnail
如果你近期考慮投資或加碼特斯拉(TSLA),兩個關鍵時點必須先在心裡有個底。一是 6 月 13 日股東會,股東們同不同意馬斯克的績效獎勵方案;二是 8 月 8 日特斯拉將公布 RoboTaxi。若馬斯克因獎勵案不過而離去,特斯拉價值絕對大打折;FSD 更新能讓我們一窺 RoboTaxi 發展…
Thumbnail
這陣子特斯拉在自動駕駛發展上,有著許多的動態,包括FSD 宣布免費試用 1 個月、Elon 飛訪中國大陸推動 FSD、FSD V12.4 即將推出等等。因此,我們來聊聊 RoboTaxi 何時、如何問世…
Thumbnail
這陣子特斯拉在自動駕駛發展上,有著許多的動態,包括FSD 宣布免費試用 1 個月、Elon 飛訪中國大陸推動 FSD、FSD V12.4 即將推出等等。因此,我們來聊聊 RoboTaxi 何時、如何問世…
Thumbnail
產業新聞:4 則 杭州成中國首個開放自駕車上路的城市!5/1 已率先上路 美國科技巨頭轉向墨西哥生產人工智慧設備 日本擬加嚴半導體管制,北京警告將嚴重影響經貿 G7成員國達成協議 2035終結燃煤發電 📝文章:在你背後的主管,會是你不在場時最好的代言人嗎?
Thumbnail
產業新聞:4 則 杭州成中國首個開放自駕車上路的城市!5/1 已率先上路 美國科技巨頭轉向墨西哥生產人工智慧設備 日本擬加嚴半導體管制,北京警告將嚴重影響經貿 G7成員國達成協議 2035終結燃煤發電 📝文章:在你背後的主管,會是你不在場時最好的代言人嗎?
Thumbnail
Tesla在23日盤後公布的財報雖表現慘淡,但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佈明年初將提前量產全新平價電動車,人形機器人「Optimus」明年底前將商用販售,同時揭露更多自駕計程車「Robotaxi」細節,股價聞訊跳空飆漲12.06%,但是META在公布財報後股價在盤後重挫16.32%
Thumbnail
Tesla在23日盤後公布的財報雖表現慘淡,但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佈明年初將提前量產全新平價電動車,人形機器人「Optimus」明年底前將商用販售,同時揭露更多自駕計程車「Robotaxi」細節,股價聞訊跳空飆漲12.06%,但是META在公布財報後股價在盤後重挫16.32%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