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股

總經
美國製造業6月持續擴張,PMI初值為52,與5月持平,為2月以來高點。雖然就業增速為一年來最快,積壓訂單亦首見成長,但成本壓力明顯上升:材料採購價格指數跳升5.4點至70,銷售價格同步上揚,反映企業正將關稅等成本轉嫁予消費者。房地產方面,5月成屋銷售年化403萬戶,月增0.8%,房市略有改善。儘管數據尚稱穩健,橋水基金警告高利率正壓抑消費與服務支出,勞動市場也趨於寬鬆,預期未來美國經濟將溫和放緩,惟衰退可能性不高。聯準會理事鮑曼則表示可能支持最早7月降息。如果通膨持續下降,或者就業市場走弱,FOMC就可以降息。關稅造成的價格上行壓力似乎被抵銷,並沒有看到貿易形式造成的重大影響。
地緣政治與貿易政策正衝擊全球景氣。美國對伊朗福爾多、納坦茲、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發動空襲,使用3萬磅鑽地彈與戰斧飛彈,造成逾400人死亡。雖川普聲稱伊朗核能力已遭摧毀,並推動12小時停火,但伊朗、俄羅斯與聯合國均嚴詞譴責,美伊緊張未解。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布蘭特原油一度飆升5.7%至81.4美元,VLCC租金暴漲近九成。伊朗議會並曾提案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該海域每日運輸全球20%石油與天然氣,封鎖恐使油價衝破每桶100美元。儘管最終決定權在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手中。這項潛在舉動引發美國嚴重憂慮,華盛頓當局已開始施壓其他國家以勸阻伊朗。此舉對伊朗而言是一場「戰略自殺」,因為能源出口幾乎是其經濟唯一支柱,封鎖海峽將切斷自身的石油收入。川普呼籲「開鑽」以壓低油價,中信預估國際油價短期將在70至100美元震盪。
地緣風險也衝擊債市與降息預期。美債10年期殖利率一度升至4.4%,德債殖利率升至2.56%。能源價格可能使通膨壓力在夏季再起,限制全球央行降息空間。歐洲央行已連續8次降息,分析預期9月或再度降息。德國製造業復甦但法國仍低迷,歐元區6月綜合PMI為50.2;英國則升至50.7,但裁員潮與中東不確定性令企業保守,成長預估僅0.1%。日本PMI回升至50.4,但新訂單下滑,日本財務省計畫減發3.2兆日圓長債,並強化對印太軍援至80億日圓,否認美國要求其將國防開支提高到GDP的3.5%,目標是2027年前國防支出將提升至GDP 2%(現已達1.8%)。
在晶片與技術領域,中國EUV設備受限,難以進軍高階市場。然而2024年中國晶片進口達5000億元、年增14.8%,出口破1兆元、年增20.3%。在全球百大半導體企業中,中國企業占23家,顯示其消費與產能規模持續增長。
產業方面,製藥巨頭諾和諾德新藥Amycretin平均減重逾24%,優於Wegovy,但CagriSema未達預期,且合作方Hims & Hers因違規行銷遭終止合作,導致股價大跌。亞馬遜Prime Day高端美妝品銷售達150億美元、年增近20%,策略在於轉向毛利高、運輸成本低商品以對抗關稅壓力。寵物食品方面,通用磨坊推新鮮狗糧版本,預計10年內市場規模將從30億美元增至100億。化肥業則因伊朗年產450萬噸尿素中斷,全球供應受擾,價格恐上漲。蘋果也正推進螢幕下Face ID與前鏡頭整合,預計2030年前推出全螢幕iPhone。
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美國自6月23日起對八大類鋼製家電加徵50%關稅,歐盟則對210億歐元美國商品課稅,另備950億歐元商品關稅清單,貿易戰風險升高。
在貨幣信任與資產安全方面,德國與義大利正重新評估存放於紐約聯準會的黃金儲備,價值超過2450億美元,占兩國儲備三分之一以上。德國已有37%黃金運回國內,若擴大回流,將動搖聯準會作為全球黃金保管中心的信譽。受局勢影響,美歐債市波動,美10年期債券殖利率一度升至4.4%,德債殖利率升至2.56%。能源價格與通膨壓力可能限制央行進一步降息空間,惟美國身為能源淨出口國,對油價上升的承受力相對較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