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錢從哪裡來?》:從觀念到實作,一次搞懂退休理財全攻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你想退休嗎?我是滿想的啦,大家應該也是吧(笑)。但你有沒有想過,要怎麼樣才能順利退休?或者問得更精準一點:到底要準備多少錢才能退休呢?如果你對這些問題還沒有頭緒,那我非常推薦你讀讀《退休後,錢從哪裡來?》這本書。

作者嫺人曾在金融業工作二十多年,卻在 49 歲時「被退休」,比她原本規劃的退休年齡提早了六年。為了應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她開始仔細整理自身財務,並嘗試經營部落格粉絲專頁,分享她的退休生活與理財心得。沒想到竟經營得有聲有色,不僅成為暢銷書作家,還成為熟齡理財領域的專業講師。這本書,正是她這些年來對「如何退休」這件事的心血結晶。

今天這篇文章,將從「觀念」、「策略」與「實作」三個面向,來和大家聊聊:退休後,你的錢,到底應該從哪裡來?

【觀念】

之前曾和一些朋友、同事聊過「退休」這個話題,但我發現,雖然大家嘴上常嚷嚷著想退休,對退休的想法卻很模糊。多數人的說法,就是「盡量賺多一點錢、最好多到花不完」,好讓自己過上不用為五斗米折腰的日子。

至於要怎麼實現這樣的退休夢?大家的答案就更粗略了。大多數人往往只是「活在當下」,努力工作、賺錢養家,還房貸、車貸……日復一日。投資的股票只要漲了,心情就很愉悅,覺得自己離退休又近了一步(跌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但其實,談退休這件事,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來思考:

〔退休後想過怎樣生活?〕

如同前面所說,很多人對退休生活沒有太明確的想像。有些人一出社會就忙碌了幾十年,等到真正退休時,卻突然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整個人失去重心,瞬間覺得心空空。

也有人對退休生活的想像太過「樣板」化──例如「每天睡到自然醒」、「環遊世界」、「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等等。這樣的想像,反而常常把人搞得很焦慮,彷彿沒存到千萬退休金就甭想退休。但你有想過,這真的是你理想的退休生活嗎?還是你只是在為一個其實不需要、甚至不屬於自己的期待而努力?

總之,對退休生活的模糊想像,其實是相當危險的。就如嫺人所說,退休是你的「第三人生」。如果你從沒認真想過這件事,推薦你現在就開始思考。

〔以終為始地思考退休〕

當你對退休生活有了更具體的輪廓之後,接下來才能反推──該怎麼達成它。唯有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樣貌,才能估算退休後的生活所需開銷,進而規劃目前的花費、理財與投資方式。嫺人也提到:

為退休理財,應該是現在儲蓄、節省,讓退休後有合理的生活品質。

而何謂「合理」,每個人的答案都可能不一樣。

此外,很多人把投資視為「加薪」,特別偏好高股息標的,認為能提供穩定現金流。但其實,已有不少研究指出,高股息標的的長期報酬不見得優於大盤,其間的波動也不一定較低。嫺人也提醒我們,投資的重點應該是「養大你的退休金」,而非領配息當作加薪。

簡而言之,不管是理財還是投資,你都需要「以終為始」地思考,才不會在追求財務自由的路上迷失方向。

退休後,你想過怎樣的生活呢?

【策略】

有了正確的退休觀念之後,接下來我們就要來制定一套可行的退休策略,讓你穩步朝目標邁進,不再煩惱「退休到底要多少錢?錢又從哪裡來?」

嫺人引用了韋德.普福博士(Wade Pfau)的建議,指出退休的現金流來源可分為兩種:安全第一型(Safety-first income source)機率型(probability-based income source)

〔一、安全第一型〕

安全第一型的現金流主要包括以下五種來源:

  1. 勞保年金
    在台灣,有分勞保和勞退:
    勞保:屬於社會保險制度,正面臨繳費人口逐年減少、資金可能不足的挑戰。
    勞退:屬於個人專戶,由政府操盤,只有報酬表現好壞的差異,不會有破產的問題。
    至於這兩項未來能領多少,可參考書中說明,或上勞動部網站進行試算。題外話,我自己是沒有把這兩項納入主要的退休規劃中。
  2. 傳統年金險
    書中建議,退休後可考慮購買「即期年金」,一次投入一筆資金,即可每年固定領回。嫺人特別提醒,年金險應該是在退休後才考慮的工具。許多年輕人誤將利變年金或投資型年金當成理財工具,這其實是非常不理想的做法。請記得: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
  3. 美國政府公債
    美國是目前全球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違約機率極低。須注意,這裡說的是「直債」,不是債券 ETF。
  4. 定存
    雖然定存不是理想的退休金來源,但它的穩定性高,能夠提供安全感,適合作為緊急預備金,因此還是可以配置部分資產在這裡。
  5. 房租
    雖然普福博士將房租視為安全型現金流,但嫺人提醒,這當中仍存在不少風險,例如可能遇上奧客、租期中斷,甚至最基本的——你得先「有房可租」。因此,是否將房租納入退休規劃,還是得依個人情況審慎評估。

〔二、機率型〕

機率型現金流來自於投資收益。對很多人而言,投資總帶有點「賭」的味道。然而,普福博士在此指的,並非投機性的操作,而是建立在「傳統風險分散」基礎上的投資組合。這類組合具有可預期的長期成長潛力,能在退休後穩定提供金流。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長期持有追蹤大盤的指數型標的,並妥善做好股債配置,穩健參與市場的成長。

退休後的有穩定的金流來源很重要

簡而言之,好的退休策略,應確保上述兩種類型的現金流能夠支撐退休後的日常開銷,避免「人還在,金庫卻見底」的窘境。

談完現金流來源,讓我們接著推估:退休到底需要準備多少錢?書中,嫺人提供了三個步驟:

〔一、退休費用預估: 一年總花費?〕

還記得前面提到要思考退休後的生活樣貌嗎?這一步就派上用場了。請你實際試算退休後在「食、衣、住、行」各方面的基本支出,估算出一年總花費。

〔二、退休後的金錢來源:預估並把握安全現金流〕

接著,請盤點你能夠確定拿到的安全現金流,例如勞保、勞退、年金保單等。這部分可參考前段介紹的「安全第一型」收入來源。

〔三、退休金目標估算:扣掉安全現金流,還要多少錢〕

將第一步中估算的一年花費,減去第二步的安全現金流,就能算出退休金的缺口。例如,你一年花費為 60 萬,扣除每年可確定領到的 20 萬現金流,還有 40 萬缺口,這筆錢就需要靠你工作儲蓄或投資來補足。

你可能會想:如果退休後還要活 30 年,那不是得準備 1200 萬?活太久不就糟糕了?

其實,你不一定要存到那麼多才能退休。書中,嫺人推薦使用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提出的「4%法則」來估算退休金。這個方法的原則是:把退休金投入市場中,每年只提領本金的 4%,這樣理論上可以支應 30 年以上的生活支出。

換算方式是:將你每年退休金缺口乘以 25,即為你需要準備的退休金總額。以上面的例子來說,每年缺口 40 萬,乘以 25,就是 1000 萬。由於市場在長期具有成長性,這筆退休金理論上能夠支撐到你終老,甚至還會有剩餘。

要提醒的是,「4% 法則」是建立在股債各半的資產配置上。如果你把退休金拿去投資一些高風險、波動很大的標的,這法則就不適用了。此外,近年來也有研究指出,4% 提領率仍有一定風險,因此也有人主張將提領率調降至 3% 甚至 2%。提領率越低,所需資產就越多,但相對而言,退休生活的穩定性也更有保障。嫺人自己就是採用 3% 的提領率來規劃退休生活。

如果你對「4% 法則」想了解更多,推薦參考清流君的這部影片:

【實作】

策略訂好後,接下來的關鍵就是要實際開始行動,一步步落實你的退休計畫。

〔前置準備〕

首先,你需要先準備好緊急預備金,一般建議至少要有六個月的生活費作為基礎,才不會在突發情況下被迫動用投資資金。另外,五年內會用到的資金(如購屋頭期款),也千萬不要拿去投入市場,避免因市場波動造成資金調度困難。

〔累積金流〕

接著,就是開始「養大」你的退休金了。

除了透過工作累積收入,你也應該積極投入投資,讓資產慢慢「長大」。

嫺人建議採用指數化投資來穩健地累積退休金。事實上,身為金融業出身的她,過去也曾嘗試過各種投資方式——買過一堆雜七雜八的基金,也曾操作停損停利……結果卻是:績效被大盤屌打。因此,她決定「不再賭了」,改以指數投資作為長期策略。

關於指數化投資,我過去已經在多篇書評中介紹過,這邊簡單整理幾個核心要點:

  • 購入追蹤大盤的基金或 ETF
  • 做好資產配置,例如常見的股債配
  • 買進後長期持有
  • 定期定額、有錢就投入(All in 也可以),重點是持續投入資金
  • 定期再平衡資產配置

之前在《投資金律》曾分享過我個人目前的配置是:80% VT + 20% BNDW,每季固定加碼,提供給大家參考。

至於投資報酬率的預期,書中引用美國財務專家蘇西的建議,指出應採保守估計,年化報酬率可設定在 4% 至 6%。根據此範圍,你可以進一步計算每年所需投入的金額,並評估達成退休資產目標所需的時間。

此外,除了正職工作與投資理財,嫺人鼓勵大家探索更多元的收入可能。她說:

要認真工作,但同時也要經營「自己」這個人,開拓其他收入的可能。

她就是在 49 歲「被退休」後,靠著寫部落格與經營粉絲專頁,意外開啟人生的第二春。

其實,這類嘗試不必等到退休後才開始。推薦大家可以參考之前分享過的《自媒體斜槓一年,我多存了250萬!》,學習如何透過斜槓經營,開啟不同的人生可能。就算沒賺到錢,也可以藉由這樣的方式,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如此一來,即使退休,也不會無所事事,失去生活重心。

像我自己就很清楚:「分享閱讀」這件事,我退休後也一定會繼續做下去!

〔退休提領〕

當你累積到足夠的資產後,就可以正式迎接退休生活的到來了。

這個階段,你應該善用安全現金流(如勞退)搭配機率型現金流(如 4% 法則),來支應退休後的各項開銷。這部分在策略段落已經有詳細介紹,這邊就不再贅述(若忘了的話,記得回去複習一下喔)。

確實執行計畫,就能步步邁向退休

【後記:退休生活?】

這本書內容相當豐富,可說是面面俱到地探討了「退休」這件事。本文只是概略性地整理與分享,其他精彩部分,就留給你親自去發掘囉。

最後,我想再和大家聊聊「退休」這檔事。

之前和同事聊過這個話題,有人回說:「現在就開始想退休,也太早了吧?」但事實是:如果你現在不開始思考,等到真正退休的那一天,答案也不會自動浮現。

如我前面提過的,許多人對退休生活缺乏具體想像:不是完全沒頭緒,就是停留在樣板式想像——覺得退休後就該到處遊山玩水、揮霍享樂。

但其實,有意義的退休生活,並不一定要「花大錢」,更無需符合什麼「成功退休」的標準。像嫺人就說,她常參加一次兩、三百塊的爬山活動,發現有許多退休族群熱心參與,還會自發性地推廣在地文史。而她的舅媽,退休後則固定每週去樂齡學習中心上課,每堂課只要 30 元,連午餐都一併供應。這些生活並不奢華,卻非常充實。嫺人這麼形容他們的狀態:

活得不是寬度,而是人生厚度。

因此,關於「如何才能退休」,最根本的問題其實是:你到底想過怎樣的生活?

這邊也分享一下,我對理想生活的想像:

  • 持續分享閱讀
  • 每週打打籃球、做做重訓
  • 有空追想看的劇或電影
  • 重拾彈鋼琴與下圍棋等興趣
  • 有空時能去找好吃的東西,不論是高檔料理,或是小吃甜點,都能多少嘗點
  • 偶爾與三五好友到 bar 小酌閒聊
  • 每年出國一兩次

老實說,盤點下來會發現:這樣的生活,需要的錢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得多。

當你能更清楚自己真正想過的日子,也就不會被「退休=千萬存款」這種單一思維綁架。邀請你也來試著描繪屬於自己的退休藍圖,或許你會發現:你離理想中的退休生活,其實並沒有那麼遙遠喔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姆斯的閱讀空間
204會員
266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姆斯的閱讀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4/12/01
你心目中的「富有」是什麼模樣呢?是擁有數不盡的金錢?,還是享有響亮的名聲?然而,追求這些,真的會讓你得到富有嗎?這本《心富》將讓你重新思考富有的定義!
Thumbnail
2024/12/01
你心目中的「富有」是什麼模樣呢?是擁有數不盡的金錢?,還是享有響亮的名聲?然而,追求這些,真的會讓你得到富有嗎?這本《心富》將讓你重新思考富有的定義!
Thumbnail
2024/04/07
今天要介紹《投資金律》這本我心目中的必讀投資巨作。它也是我今年重讀計畫的選書之一。上次讀已是 2020 年。巧的是本書在 2023 年出了熱騰騰的新版,而台灣譯本也馬上在 2024 年跟上。所以我這次重讀就直接看新版,時機正好。
Thumbnail
2024/04/07
今天要介紹《投資金律》這本我心目中的必讀投資巨作。它也是我今年重讀計畫的選書之一。上次讀已是 2020 年。巧的是本書在 2023 年出了熱騰騰的新版,而台灣譯本也馬上在 2024 年跟上。所以我這次重讀就直接看新版,時機正好。
Thumbnail
2023/04/09
談到投資理財,大家想的可能價值投資、技術面分析等各種方法論。但《致富心態》的作者摩根.豪瑟卻提出另外一種看法:財務成功不是硬科學,而是軟實力,你的言行舉止比專業知識更重要。
Thumbnail
2023/04/09
談到投資理財,大家想的可能價值投資、技術面分析等各種方法論。但《致富心態》的作者摩根.豪瑟卻提出另外一種看法:財務成功不是硬科學,而是軟實力,你的言行舉止比專業知識更重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我提早退休的計劃與準備,探討瞭如何有效管理住宿、醫療和日常生活開銷。雖然社會普遍認為退休需要千萬資金,但實際上透過詳細規劃和適當的保險配置,我發現只需776萬就能達成目標。文章提供了關於年金險、醫療險等不同保險的見解,並鼓勵讀者不必過度害怕退休金的國際數字,而應專注於自身的財務規劃。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我提早退休的計劃與準備,探討瞭如何有效管理住宿、醫療和日常生活開銷。雖然社會普遍認為退休需要千萬資金,但實際上透過詳細規劃和適當的保險配置,我發現只需776萬就能達成目標。文章提供了關於年金險、醫療險等不同保險的見解,並鼓勵讀者不必過度害怕退休金的國際數字,而應專注於自身的財務規劃。
Thumbnail
大家有算過退休存款要多少才夠嗎? 退休「存款」是會坐吃山空的,銀行利息還小於通膨可以忽略不計,要存夠退休生活的存款,要有很多錢才能夠! 把觀念切換成退休「資產」的話,投資可以有被動收入的資產,達成穩定的現金流,要達成退休條件會容易許多哦!
Thumbnail
大家有算過退休存款要多少才夠嗎? 退休「存款」是會坐吃山空的,銀行利息還小於通膨可以忽略不計,要存夠退休生活的存款,要有很多錢才能夠! 把觀念切換成退休「資產」的話,投資可以有被動收入的資產,達成穩定的現金流,要達成退休條件會容易許多哦!
Thumbnail
本課程旨在協助保險業務員、金融顧問和營業單位負責人提升與客戶溝通退休規劃能力,透過數據揭示退休的真相,模組化話術設計,以及互動式小組討論與演練,提供帶有實證數據支撐的全面培訓。
Thumbnail
本課程旨在協助保險業務員、金融顧問和營業單位負責人提升與客戶溝通退休規劃能力,透過數據揭示退休的真相,模組化話術設計,以及互動式小組討論與演練,提供帶有實證數據支撐的全面培訓。
Thumbnail
到底要準備多少錢才可以提早退休呢?? 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我們先把每年固定支出的費用加總起來 像是房貸 車貸 保險 教育費 雜費 餐費等等 平均下來就可以知道每月大該需要支出少費用 然後帶入這個簡單的算式 ( )X12X25=需要準備的退休金額 假設宥爸每月需要支出10萬元
Thumbnail
到底要準備多少錢才可以提早退休呢?? 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我們先把每年固定支出的費用加總起來 像是房貸 車貸 保險 教育費 雜費 餐費等等 平均下來就可以知道每月大該需要支出少費用 然後帶入這個簡單的算式 ( )X12X25=需要準備的退休金額 假設宥爸每月需要支出10萬元
Thumbnail
回顧過去,年輕時的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自我安慰。隨著年紀增加,規劃退休生活也愈顯重要,了解到通膨危機與退休金之微薄,開始踏上了理財之路。文中提供年增率與活存定存之利率資訊,以及物價指數與退休金計算之參考連結。
Thumbnail
回顧過去,年輕時的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自我安慰。隨著年紀增加,規劃退休生活也愈顯重要,了解到通膨危機與退休金之微薄,開始踏上了理財之路。文中提供年增率與活存定存之利率資訊,以及物價指數與退休金計算之參考連結。
Thumbnail
大家都想提早退休,但對數字總是非常地模糊,其實你可以用4%提領率來計算,假設你退休時,, 每年所需花費為50萬元,那麼用4%的提領率回推,50萬÷0.04=1250萬。也就是說你要退休時, 只要存到1250萬就夠了。 透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算出目前適合你的退休數字,並得到方法讓資產加速增長的方法。
Thumbnail
大家都想提早退休,但對數字總是非常地模糊,其實你可以用4%提領率來計算,假設你退休時,, 每年所需花費為50萬元,那麼用4%的提領率回推,50萬÷0.04=1250萬。也就是說你要退休時, 只要存到1250萬就夠了。 透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算出目前適合你的退休數字,並得到方法讓資產加速增長的方法。
Thumbnail
如果不投資的話,很難支付退休後的生活。 有人問,如果退休後,一個月只能花4萬元,你甘心嗎?難道你就不會想過一個月可以花費10萬元的退休生活嗎? 我針對這題的答案,就是醒醒吧! 如果你現在只能領4萬元的月薪直到退休,怎麼敢奢求退休後,失去了工作收入,還敢肖想有4萬元以上的開銷水準? 這不是
Thumbnail
如果不投資的話,很難支付退休後的生活。 有人問,如果退休後,一個月只能花4萬元,你甘心嗎?難道你就不會想過一個月可以花費10萬元的退休生活嗎? 我針對這題的答案,就是醒醒吧! 如果你現在只能領4萬元的月薪直到退休,怎麼敢奢求退休後,失去了工作收入,還敢肖想有4萬元以上的開銷水準? 這不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