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閱讀《創客精神》的心得與反思。為了保持閱讀樂趣,我只選擇了感興趣的部分閱讀與記錄。
以及因為我文筆不佳加上思考跳躍,我使用了AI輔助,像是打一大段我的想法,讓他幫我整理。
書籍資訊在最後。
這一篇較短,主題是工作方式。
正文
建立核取清單
凡事在初期階段,總是製造令人費解的一團混亂。
怎麼列清單:
- 大腦的垃圾坑
- 切成大塊
- 分出中塊
- 動手做
- 列更多清單
- 擱置片刻
擱置片刻可能是核取清單最大的優點,因為作品總是有難有易。每件作品的製作過程中,也有順利或不順利的日子。好清單可以是推球滾動的楔子,核取方塊則是你的著力點,給你必要的附著力推球前進,讓球不斷累積動力,滾向終點。
我自己就曾經有過「熱血衝動」開頭、卻草草收尾的經驗。像是有一次我一時興起買了縫紉機和一堆布料,腦中幻想著做出漂亮的手作袋子,但買完之後並沒有認真規劃步驟或調查做法,就直接開工,結果不但沒完成像樣的作品,熱情也迅速冷卻。
反觀那些有列清單、有逐步推進的計畫,不一定完成得快,但比較能走得長遠。
另一方面,列出待辦事項也有助於團隊分工,避免時限到了,專案還是一團亂。
書籍資訊
創客精神: 流言終結者主持人從自造提煉的工作哲學
Every Tool's a Hammer: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作者:亞當.薩維奇
譯者:韓絜光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11/27
此書主要是回憶錄形式,以作者的幾個工作習慣延伸出人生哲理,輔以的故事舉例也是在介紹工具的選用以及工作經歷。
目錄:
- 鑽進兔子洞
- 製作清單
- 應用核取方塊
- 多用冷卻液
- 善用最後期限
- 提高你的鬆配公差
- 螺釘勝過黏膠
- 分享
- 舉目可見,伸手可拿
- 厚紙板
- 榔頭、刀片和剪刀
- 後記:天天打掃
本文僅根據部分進行分享,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圖書館借閱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