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客戶的價格偏見,說服是最無效的策略。本文分享一個關於「價值主張」的真實故事,教你如何不靠推銷,而是透過對話,讓顧客自己看見真正的價值。
有句經典說法是:「人們走進五金行,不是為了買電鑽,而是想在牆上打一個洞。」這句話點出了銷售技巧的核心:顧客口中的需求,往往只是表面。
這篇文章將分享我早年在通路現場,如何面對一台最難賣、價格高、市佔低的產品,並透過「重構選擇邏輯」的方式,讓顧客自己說服自己,最終完成銷售。【第一步:深度洞察】顧客口中的「不要」,不是真正的「不要」
當時,我面對的產品,幾乎被所有同事放棄,早已被貼上了「太貴、不實用、不值得」的標籤。我發現,多數顧客的拒絕,並非來自真正的比較,而是源於:
- 習慣性的排除: 他們說「我只要便宜能文書的就好」,但深入聊下去,才會聽到「它會卡嗎?好學嗎?」這些藏在冰山下的真實渴望。
- 對自我認知的防衛: 當我一開口,有些人會直接說「不用介紹,我知道不適合我。」這種拒絕,更像是下意識避免接受「自己可能看錯了」或「要學新東西了」的不舒服感。
我洞察到,問題不在產品,而在於顧客的「心理防衛」與「認知偏見」。
【第二步:破窗思考】從「說服」到「對話」,重構銷售場景
這個洞察,讓我對銷售進行了一次「破窗思考」。我意識到,我的任務不是「說服他,這台電腦有多好」,而是「設計一場對話,讓他自己釐清,他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我採取的方法,是邀請對方進入一個「共同探索」的場景。
【第三步:系統設計】一套協助客戶「自我釐清」的對話流程
我設計的對話流程,不是推銷,而是一次思維訓練:
- 建立共同探索的框架: 我會問:「如果不管品牌、不管預設選項,只看你真正的需求,那會是什麼?」這個問題能瞬間打破對方原有的品牌偏見。
- 拆解深層需求: 接著,我會引導對方自己說出最重視的條件,例如「穩定性」、「易用性」、「打開就能用」等,一項一項拆解、討論。
- 讓顧客自己連接價值: 當顧客釐清了自己的真實需求後,很多時候,他們會驚訝地發現,原本排斥的那台最貴的產品,竟然是唯一能完美滿足所有條件的選項。
當他們說出:「我覺得這台比我以為的實用。」那一刻,不是我成功推銷,而是他們自己完成了價值主張的探索。信任的建立,是因為他們感覺到:「原來有一台電腦,比我更了解我。」
(延伸閱讀與下一步)
將這套「重構選擇邏輯」的思維放大,甚至可以改變整個市場的認知。想了解我是如何用同樣的邏輯,去教育一個保守的產業,歡迎閱讀這篇文章: ▶︎ 延伸閱讀:【技術行銷與市場教育】如何將不被信任的產品,賣進最保守的市場?
下一步,您可以選擇:
1. 探索我的核心方法論
如果你對我解決所有複雜問題的思考框架感興趣,想了解這背後的「深度洞察、破窗思考、系統設計」的完整邏輯,建議你從我的定錨之作開始。
▶︎ 前往【思考框架與解決方案】
▶︎ 前往【商業模式與產品價值重構】
▶︎ 前往【高效團隊與組織系統設計】
2. 了解服務與合作方式
如果你想了解我的專業背景,以及我能為你的企業提供哪些具體的服務方案(如一對一診斷、工作坊、長期顧問等),歡迎前往我的「關於我」與「服務」頁面。
▶︎ [點此了解我的背景與服務項目]
3. 直接預約初步診斷
如果你正帶著明確的商業挑戰而來,並希望直接與我對話,找出問題的破局點,歡迎預約一次 30 分鐘的免費線上對談。 ▶︎ [點此預約 30 分鐘初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