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市場待久了,你會發現一個現象:
大家都想預測未來,但真正累積財富的人,其實都專注在做「自己能控制的事」。
說真的,我無法預測市場,也不會選股。我不知道美股什麼時候會回調、台積電股價還能不能創新高,甚至也不敢說未來一定怎樣怎樣。 但我知道,我可以做兩件事,這兩件事,我做得很確實,也打算做一輩子:
👉 高儲蓄率,跟
👉 耐心。
高儲蓄率,是一般人最強的「超能力」
很多人喜歡討論年報酬10%、15%、甚至20%的投資神技。
但對我來說,與其浪費時間找「最會賺的標的」, 我更願意把注意力放在一件每個月都能實踐的事:存錢。
當我薪水進來時,我不是看還剩多少錢能存,而是先存下該存的,再用剩下的生活。
這樣一來,存錢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再是某種「勉強自己」的苦差事。
不喝星巴克、不換iPhone、不追流行、也不羨慕別人新車新包,
因為我知道,這些少花的錢,未來都會變成我資產的雪花,慢慢累積成雪球。
高儲蓄率的好處是什麼?
就是當你本金夠大時,就算只賺5%、6%,財富依然會滾出巨大的複利效果。
耐心,是一般人最難修煉的投資技能
很多人以為投資是「看對市場」、「搶到行情」,
但我越來越相信一件事:真正的投資,是活得夠久,撐得夠久。
當別人焦慮股災、通膨、戰爭消息的時候,我只做一件事:繼續定期投入。
這不代表我不在乎風險,而是我理解一個簡單的邏輯:
「市場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秤重機。」——班傑明・葛拉漢
短期的雜音會干擾情緒,但只要我持有的標的是整體市場、長期看漲,
那我只需要兩樣東西:紀律投入與不賣在低點的勇氣。
說得簡單,但實做起來不容易。
但也因為不容易,才有那麼多人做不到、才有那麼多人會在市場輸錢。 而我,不想成為其中之一。
對未來樂觀,不是天真,而是理性
你可能會問我:「你怎麼知道未來30年市場還會繼續漲?」
我不知道。沒人知道。
但我們有歷史數據、有人類創造力、有企業獲利成長,有過去200年的證明。
我們可以質疑短期波動,但我們很難否定這個世界在不斷進步。
而投資,就是參與這個進步過程的一種方式。
寫在最後:堅持能控制的,放手那些無法掌握的
我相信,平凡人也可以靠投資成功。
不是因為我們懂技術分析,也不是因為我們有內線消息, 而是因為我們夠無聊、夠有紀律、夠不動搖。
高儲蓄率與耐心,是我給自己的兩個超能力,
至於未來市場的走向,就交給時間與世界本身吧。
📚 引用資料與靈感來源:
- Housel, Morgan.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2020.(錢的心理學)
- Graham, Benjamin.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1949.
- JL Collins. The Simple Path to Wealth. 2016.
- Vanguard 美股百年報酬率統計:平均年化報酬約 7%(不含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