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走下神壇的爛尾續作?或許它只是證明了人們對瘋狂脫序的渴望—《小丑:雙重瘋狂》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不符期待」、「失望」,大概是《小丑:雙重瘋狂》上映後,最常看到的評論;但或許應該說它和前作《小丑》一樣都是一場「表演」,只是這次的形式很遺憾並不符合觀眾的喜好。因為年代過於久遠,在看完《小丑:雙重瘋狂》又重新把《小丑》看了一遍,而這樣複習過後我發現這個系列似乎不只是單純的電影,而是一場大型的社會實驗,其中現實觀眾的反饋更印證了「小丑」在劇中想要表達對社會的批判與嘲諷。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台灣FB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台灣FB

《小丑:雙重瘋狂》的故事本身就有點特殊,在經過一連串的事件後,小丑不只沒有重生成為高譚市與蝙蝠俠鬥智的重大罪犯,反而是進了惡名昭彰的阿卡漢精神病院,準備接受法庭的審判。考量到類似電影經常跳過現實中的行政程序,這樣的設定或許也暗示了整部電影在經歷「造神」的上半場後,終將回到凡間接受世俗的審判。

除了以法庭審判和阿卡漢的生活為主軸,《小丑:雙重瘋狂》的另一個改變,則在於主角「亞瑟」的幻想與內心獨白,改成以歌舞劇的形式表達,並且搭配由Lady Gagag飾演的女主角;不過這個在宣傳時期引發討論的話題,也迅速成為觀眾在評論中最大的詬病。


其實完全可以理解觀眾對《小丑:雙重瘋狂》負評滿滿的心情,相較於《小丑》充滿衝突、刺激,在配樂的幫助下將戲劇張力極大化的詭譎氛圍,儘管有著「雙重」的名號,《小丑:雙重瘋狂》除了「沈悶」之外,好像也想不到更貼切的形容詞。除了在動作的表現與情緒上,明顯沒有那麼狂放,流轉於精神病院與法庭的場景也相對單調;儘管有一些歌舞的幻想,增加場面的豐富度,但缺乏刺激的內容卻反而可能讓觀眾變得更加煩躁。

從《小丑》到《小丑:雙重瘋狂》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了理解這種兩部電影的落差,我決定重新再把《小丑》看一次(反正HBO兩個都有),才發現它們似乎有互文的效果,《雙重瘋狂》不只是單純的「後果」,也更深入地解釋了《小丑》的背景因素,而這樣的認識也讓我對《雙重瘋狂》有了比一開始更不同的看法。


對我來說,《小丑》所表現的是那些光鮮亮麗、具衝突性的部分,《雙重瘋狂》所顯示的則是更平常「亞瑟」,它們共同組成了「完整的」小丑,並且讓他走下神壇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但這卻不見得是人們想看見、信仰的「小丑」,而不論是劇中的群眾,或者是戲外的觀眾,終將因為認清「奇觀」背後的平凡,背棄這個角色。當然,《雙重瘋狂》並不會因此就變成一部有趣的電影,但這樣的理解絕對會改變我們對於它的評價。

滿喜歡在電影裡面那段長長樓梯的隱喻,亞瑟掙扎著向上尋求救贖卻感到痛苦,只有在選擇墮落後才彷彿找到掙脫一切的自由;但在「雙重瘋狂」中,他好不容易因為他人的陪伴,看似能夠奔向救贖,卻發現自己終將被拋棄。而當亞瑟只能諷刺地被迫回到底層那個屬於自己的世界,對方卻能夠輕鬆轉頭走向代表救贖的那個世界。這一幕或許也是《小丑》導演對自己作品的預言,當觀眾看清這個角色的全貌,他的神話也將劃下句點,到頭來恐怕也沒有人會理解或在乎他想說的到底是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55會員
478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7/04
  就劇情來說普通,建立在善惡對抗與自我成長的故事架構,也並沒有太多的新意,但光是音樂與舞台呈現上,承繼了Kpop風格的《Kpop 獵魔女團》,就成功地完全抓住了觀眾的目光,甚至可以說是打破了對於傳統歌舞動畫片的框架。
Thumbnail
2025/07/04
  就劇情來說普通,建立在善惡對抗與自我成長的故事架構,也並沒有太多的新意,但光是音樂與舞台呈現上,承繼了Kpop風格的《Kpop 獵魔女團》,就成功地完全抓住了觀眾的目光,甚至可以說是打破了對於傳統歌舞動畫片的框架。
Thumbnail
2025/06/29
不論在外表或性格上都迥異於他人,奧茲從基本的設定上就註定不會是個討喜的角色,但隨著包含危機的持續、往事的回顧,雙向性的劇情延展,也會讓觀眾逐漸理解他所做的各種選擇,其實並不是毫無邏輯。
Thumbnail
2025/06/29
不論在外表或性格上都迥異於他人,奧茲從基本的設定上就註定不會是個討喜的角色,但隨著包含危機的持續、往事的回顧,雙向性的劇情延展,也會讓觀眾逐漸理解他所做的各種選擇,其實並不是毫無邏輯。
Thumbnail
2025/06/22
相較於《沙丘》系列電影類似「王子復仇記」、把劇情主要聚焦在主角保羅身上,《沙丘:預言》更接近於《冰與火之歌》的風格,以更加多元複雜的結構關係,呈現出帝國內部的政治角力。
Thumbnail
2025/06/22
相較於《沙丘》系列電影類似「王子復仇記」、把劇情主要聚焦在主角保羅身上,《沙丘:預言》更接近於《冰與火之歌》的風格,以更加多元複雜的結構關係,呈現出帝國內部的政治角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雖然三套作品風格迥然不同,但在不同層面上都跟「夢/夢想」有關……電影就是讓夢想實現的地方,對吧?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雖然三套作品風格迥然不同,但在不同層面上都跟「夢/夢想」有關……電影就是讓夢想實現的地方,對吧?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在《腦筋急轉彎2》中,皮克斯再次帶領觀眾進入複雜的情緒世界,這次聚焦於青春期的劇烈變化。這部續集不僅延續了前作的創意,更深入探討了青少年面臨的情緒挑戰,為觀眾帶來一場既有趣又富有洞察力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在《腦筋急轉彎2》中,皮克斯再次帶領觀眾進入複雜的情緒世界,這次聚焦於青春期的劇烈變化。這部續集不僅延續了前作的創意,更深入探討了青少年面臨的情緒挑戰,為觀眾帶來一場既有趣又富有洞察力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小丑》這部片,以失敗的笑話、無意義的信貫徹全片,故事的發動機制,正好就在挑戰能指與所指的穩定關係。小丑/亞瑟的「笑」並未出自幽默與快樂,而是無端的笑,如果笑本來指向的是笑話與快樂的情緒,片中一開始就暴露「笑」本身的空洞。電影反覆陳述從鋪梗到發笑,能指到所指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何失控。
Thumbnail
《小丑》這部片,以失敗的笑話、無意義的信貫徹全片,故事的發動機制,正好就在挑戰能指與所指的穩定關係。小丑/亞瑟的「笑」並未出自幽默與快樂,而是無端的笑,如果笑本來指向的是笑話與快樂的情緒,片中一開始就暴露「笑」本身的空洞。電影反覆陳述從鋪梗到發笑,能指到所指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何失控。
Thumbnail
小說改編的故事,會注意到是因為有幾位巨星演出,但多少也知道評價不算好,反正還是抽空看了。 果然不算好…… 或者說,故事呈現的價值觀有點錯亂,雖說最近很多八股作品都喜歡強調什麼善惡沒有絕對之的膚淺想法,但這部算是把這種膚淺放大到破壞整個故事邏輯了。 是這樣的,很多作品喜歡端出善惡相對論,或者人沒
Thumbnail
小說改編的故事,會注意到是因為有幾位巨星演出,但多少也知道評價不算好,反正還是抽空看了。 果然不算好…… 或者說,故事呈現的價值觀有點錯亂,雖說最近很多八股作品都喜歡強調什麼善惡沒有絕對之的膚淺想法,但這部算是把這種膚淺放大到破壞整個故事邏輯了。 是這樣的,很多作品喜歡端出善惡相對論,或者人沒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大概是我最想看到續集但又最怕看到續集的一部皮克斯動畫了。   面對數量增長的情緒小人,我很開心皮克斯並沒有選擇去講一個格局更大、事件更多的故事,讓整部片變的太花俏,而是仍然聚焦在萊莉的成長過程,用一個生命中的小事件介紹這些新出場的情緒如何影響萊莉的所作所為。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大概是我最想看到續集但又最怕看到續集的一部皮克斯動畫了。   面對數量增長的情緒小人,我很開心皮克斯並沒有選擇去講一個格局更大、事件更多的故事,讓整部片變的太花俏,而是仍然聚焦在萊莉的成長過程,用一個生命中的小事件介紹這些新出場的情緒如何影響萊莉的所作所為。
Thumbnail
誠實而言,我已經好久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了。大部分看到一半就失去了興致,但是這一部,我是一口氣直接來了個三刷。。。下面我就分享一些自己認爲有趣的點,可能有點亂哈哈
Thumbnail
誠實而言,我已經好久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了。大部分看到一半就失去了興致,但是這一部,我是一口氣直接來了個三刷。。。下面我就分享一些自己認爲有趣的點,可能有點亂哈哈
Thumbnail
當故事中角色成長的內在動機不足,唯一能解釋的只剩下編導的筆鏡時,幕後的現身將會讓觀者產生與作品的距離。當作品與觀者的距離越遠,其中發生的情節就會越無關緊要,那麼不要說是共感的投射,就連要把作品用作虛構以提煉出意義都不太可能。也不太有必要了。
Thumbnail
當故事中角色成長的內在動機不足,唯一能解釋的只剩下編導的筆鏡時,幕後的現身將會讓觀者產生與作品的距離。當作品與觀者的距離越遠,其中發生的情節就會越無關緊要,那麼不要說是共感的投射,就連要把作品用作虛構以提煉出意義都不太可能。也不太有必要了。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走出電影院就覺得,整部片瀰漫了一種「都市文青對於鄉下生活的假掰凝視」,原本覺得可能是在氣頭上,沒有什麼理性的想法,但此刻坐在電腦桌前,真的還是想不到,比這句更適合總結這部電影的一句話。 謝謝這部電影,讓我找回好久沒有發自內心討厭一部電影的感覺 ^ ^ 呈現鄉下生活有很多種方式,相信導演只是剛好不
Thumbnail
走出電影院就覺得,整部片瀰漫了一種「都市文青對於鄉下生活的假掰凝視」,原本覺得可能是在氣頭上,沒有什麼理性的想法,但此刻坐在電腦桌前,真的還是想不到,比這句更適合總結這部電影的一句話。 謝謝這部電影,讓我找回好久沒有發自內心討厭一部電影的感覺 ^ ^ 呈現鄉下生活有很多種方式,相信導演只是剛好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