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去麵包店買吐司,手拿著剛吃完的飯糰垃圾,結帳時熱情的店員詢問我要不要丟,拿了他的小垃圾袋給我放,覺得很感激。
這時有個女生經過也要借車,注意到我在調座椅,她先測試了一台車的座椅,過來問「要幫忙嗎?」我有點尷尬的說「嗯…好像卡住了」手邊離開讓她試,「可能這個故障了」她試了一兩次成功壓下去了,「謝謝!謝謝你!」我喜出望外地道謝。
「不會」我們各自離開。
她的語氣平靜帶一點酷,不刻意親切不刻意討好。
路上我覺得好開心好感動,當自己一個人愁著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有人伸出善意的手,且她的態度是那樣自然的剛剛好。我的心情被點亮了,被一個小小且及時的舉動。
/
回想前幾天和友人碰面,我在台北車站等他,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
很多人看著地圖找路,台北車站就像迷宮一樣,有的像是觀光客,有的像是迷路了。我站在一旁想著要不要主動幫忙,後來還移到地圖旁邊看有沒有要問我哈哈哈,我都沒有主動開口。
然後我開始想,可能他們並不覺得需要幫忙,是我自己多想了,我去插手是不是就介入他人的因果了呢?(其實我有這個念頭就產生因果了)那是不是等有人主動求救再回答比較好?
所以我只是站在那邊,過了一陣子覺得人潮太多就逕自去逛街了。
不過腳踏車的際遇讓我覺得有人主動幫忙的感覺好棒哦,我是苦惱的,但是沒有想到求救或是不敢向陌生人開口,後來想到我有多一張悠遊卡其實也可以換借另一台車,當下只想用蠻力解決。
又想到週末我們去百貨公司逛街,人潮眾多,然而大家都擠著要搭電梯,導致我們推車上不去,等了十幾分鐘下來的七八趟都是滿員,很多都是一般年輕人或是一般成年人,沒有輪椅沒有推車,電梯旁的標語「請優先禮讓給推車或是行動不便的人」看得刺眼。
我一度想說,若又是客滿的電梯,我就開口問「我們有推車而且等了好幾班了,請問有人可以讓我們搭嗎?」王寶覺得問了也不會有人讓,我也覺得不太好意思就沒開口了,現在想我幹嘛不好意思呢?該不好意思的應該是他們吧。
開口的藝術好微妙。
而這樣看下來,三個事件裡我都不敢開口,我之後要練習想說就說出來,對方如果不需要或是不願意也沒關係,重點是我要不要和我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