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2025年下半年正式展開,亞馬遜(NASDAQ:AMZN)再次成為華爾街看多名單的焦點。在電商、雲端與數位廣告三大業務齊步回溫的帶動下,機構投資情緒明顯轉向積極。同時,無論是散戶還是機構交易員,越來越多投資者透過選擇權策略如牛市賣出價差(bull put spread)來參與潛在上漲機會並控制下行風險。對於考慮建倉或持有 AMZN 部位的投資人而言,理解基本面、技術面與衍生性策略的交集,將是制勝關鍵。
亞馬遜2025下半年的成長動能預期將來自三個方向:消費支出回升、雲端基礎建設需求反彈,以及高毛利的廣告業務持續放量。根據近期零售銷售數據與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上修,顯示美國與歐洲主要市場的總體經濟環境正在穩定。亞馬遜七月的 Prime Day 亦預期創下歷史新高,進一步帶動第三季營收與庫存週轉率提升。儘管如此,電商業績仍高度依賴通膨與可支配所得變化,總體風險仍須謹慎留意。
華爾街目前對亞馬遜2025全年營收預估已上調至超過6,450億美元,代表年成長12–13%。每股盈餘(EPS)預測同步調升,營業利潤率預期將突破6.5%,主因為成本優化、AI驅動的效率提升與AWS獲利能力改善。這些預期推動多家投行如摩根大通與美銀證券將AMZN的12個月目標價上調至240美元以上,較目前約210美元仍具上行空間。AWS 作為亞馬遜獲利的核心支柱,在2024年略為疲弱後於2025第二季恢復成長,年增率達15%,超越微軟Azure(12%)與Google Cloud(9%)。特別是企業客戶在部署生成式AI模型方面的需求推升了 AWS 的基礎設施服務,像是 Bedrock 與 Trainium 等產品成為成長主軸。大型合約與續約率提升顯示AWS正在鞏固雲端AI基礎建設的市場領導地位。
選擇權市場方面,越來越多交易者傾向於使用牛市賣出價差策略來參與 AMZN 的上行潛力。此策略透過賣出較高履約價的賣權、買入較低履約價的賣權來收取權利金,前提是股價在到期時能站穩於下限以上。由於市場對通膨、財報與政策預期仍存在變數,隱含波動率維持在相對合理水位,使該策略在風險可控下具備良好報酬機會。不過成功與否仍取決於履約價選擇與到期時間的精準拿捏。
就估值面來看,AMZN 的預估本益比約為41倍,EV/EBITDA 約22倍,相較歷史區間並不便宜。然而,市場普遍認為隨著營運槓桿持續提升、獲利能見度提高,當前估值水準仍具合理性。相較於 Google 或 Microsoft,亞馬遜因同時具備零售轉型與AI基礎設施雙重成長動能,其估值溢價可視為具結構性支撐。
從總體經濟層面來看,利率走勢與通膨將深刻影響亞馬遜的零售與雲端業務走向。若聯準會如市場預期於2025第四季開始降息,將有助於降低企業與消費端借貸成本,帶動電商與IT支出。相對地,若核心通膨持續頑強或地緣政治升溫,可能壓縮供應鏈效率與勞動成本,進而影響整體獲利。
亞馬遜近年加大對AI、物流與自動化的資本支出,開始展現規模經濟優勢。AI在 AWS 與 Alexa 端的應用、倉儲機器人與自動配送試點,皆有效降低單位履約成本。這些投資不再只是防禦性支出,而是逐步轉化為成長引擎,特別是在企業端 AI 工作負載的變現上正快速推進。
在零售業務方面,亞馬遜的毛利率已連續五季改善。第三方平台銷售、廣告業務快速成長,以及物流成本控制,成為推升北美區域獲利能力的主因。雖然國際市場仍面臨匯率與監管壓力,但亦呈現營運改善趨勢。目前亞馬遜的廣告部門年營收已突破550億美元,並具備明顯高於電商本業的利潤率,成為關鍵獲利支柱。
資本配置策略方面,亞馬遜近期重啟庫藏股計畫,並在AI與機器人領域進行策略型併購,同時保持充沛現金水位。這顯示管理層對未來現金流有高度信心,也正尋求在成長與股東回報間取得平衡。與早期偏重防禦型支出不同,如今的資本支出更具擴張性與平台延伸性。
技術面觀察則顯示 AMZN 股價目前穩定站上50日與200日均線之上,反映短中期多頭趨勢延續。目前198美元為主要支撐區,225美元為重要壓力位。對於運用牛市賣出價差策略的交易者而言,這些價位提供關鍵的履約價參考與風險控管依據。只要第三季財報與宏觀數據配合,技術型態具備上行空間。
總結而言,亞馬遜2025年下半年進入一個具備多重成長動能的周期:AWS AI擴張、零售營運槓桿、廣告獲利強勁與資本配置優化。儘管估值仍高,若營運持續展現質變,當前水位具備結構性支撐。不論是現股佈局還是選擇權策略,AMZN 都提供多元進場機會,前提是投資人須清楚評估風險報酬與持倉邏輯。若想掌握更多美股科技股佈局邏輯、估值模型與機構級選股觀點,歡迎訂閱《美股101》,掌握第一手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