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頭別開、有人則不--《白衣蒼狗》觀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以下有劇情透露,請觀影後再閱讀)

悟姆的名字,像是唵,Om,流浪者之歌裡,悉達多在瀕死之際的開悟之音。宇宙萬物同在。苦難與慈悲同在,絕望與神性存在。

悟姆在,與蒼茫天地,與阿興的斥罵、與阿輝的哀號、與阿梅注射胰島素的咖咖聲同在,與那條茫然但又接納的單腳黃狗同在。

 

我想所有觀眾都會在《白衣蒼狗》的第一個鏡頭受到一點衝擊。一個腦麻患者(阿輝)整個臀部和大腿沾了濕軟的糞便。一邊呻吟,看護悟姆用小小一條抹布仔細地處理,好像,每抹去一點,我們就鬆一口氣,那個惡臭和濕癢,似乎就好一點點。

 

悟姆沒有反感和抗拒,而是很仔細又珍惜地用一小條抹布反覆摺疊,非常經濟地完成這個照護。在呻吟中,他抱著阿輝,只有一句台詞:「好。」

 

我在難受什麼呢?大銀幕出現這麼直接的糞便,以及難堪脆弱的病體,當然是第一個,但我隨即自問:我真的對這個畫面這麼驚愕嗎?

 

沒有的。其實我很熟悉。做為大家族中的么子,臥床長輩病榻前的種種,本就不陌生。但為什麼我記憶如此淡薄呢?

 

因為我把眼睛別開了。那些難受的時刻我都在想什麼?不想什麼,就是機械性的執行著眼前的任務。不要想病榻上是人、是至親,而是一個物體,需要被清理的物體。結束了就完了。

 

老、病、死,從未陌生,無所不在。只是我不想看。

 

我想埋藏一個東西。或說我以為我已經清創完畢,但其實沒有。

 

我記得我父親過世前不久,頻繁進出病房,所有人都疲憊不堪。我成年之後感情和他越來越疏遠。某次在病床前,他突然掙扎著要跟我說些什麼。他奮力的弄出動靜,我拉起床,湊近耳邊,移開氧氣罩。

 

我知道,這很可能是他的迴光返照,是屈指可數的最後的對話時刻,我要記住。

 

我記住了。他說了什麼呢?不是和解、不是愛。是「好痛」。

 

說完,好像耗盡了全身力氣,又倒下。

 

我有點錯愕和憤怒。我為什麼要聽到這個呢?這個最後的對話有任何意義嗎?我能改變任何事情嗎?為什麼我要背負著這個最後的記憶,然後讓它烙在腦中成為我和父親最深刻的其中一個畫面呢?

 

那時候的我不懂。

 

但現在的我逐漸理解,好像這是我父親可以給我最好的禮物。20多歲的我,不需要知道「好痛」。

 

但是,如今39歲的我,離死亡比出生近了。「好痛」,這件事情,時時在我心中讓我擔憂、恐懼、害怕,是好的。我會比較難別開眼。

 

比較有勇氣,去看那最後的樣子。有勇氣理解和接受:那不是悲慘、不是不堪,而是真實。

 

曾威量的電影,好像那聲好痛。它存在。它沒有要尋求救贖、出口、解答。它用一個讓人不安但也近乎專注和虔敬的姿態,存在在那邊,不索求也不控訴,只是提醒。

 

提醒我們,苦難存在。

 

從納粹集中營生還的心理學家,創建存在療法學派的維克多法蘭克主張,存在有三種意義:

 

一、創造

二、體驗

三、承受苦難

 

前面兩者是我們一生所求。但真正存在的意義,會無可迴避的降臨在我們身上,向我們提出終極的叩問:

 

我們能否以尊嚴和勇氣面對苦難。

 

法蘭克不是在象牙塔提出這樣的理論的。他是在自己和家人都在集中營的地獄中每天面對死亡,領悟到他可以以意義超越這些苦難。這是生命對他的終極叩問:

 

只要知道為何存在,就能夠承受任何一種生命--尼采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Friedrich Nietzsche)

 

而白衣蒼狗,是三千大千世界想藏起的一扇真實之窗,它在。我們可以不看,但即使不看,它還在。

 

上述,是我對這部電影的感受,而以下,以幾個設計來分析曾威量如何選擇電影語言,創造出這樣的感受。

 

  •   空間與聲音

 

故事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空間與專屬的聲音。從不公正中得利的體制操控者德哥,有著狂歡喧鬧的夜店。被病體困住的阿梅與阿輝母子,有著不間斷的雨聲和阿輝的哀鳴。扮演老闆阿興代理人的悟姆,也就是主角,他的空間是宿舍,而這裡最多的聲音,是他負責照顧和剝削的其他移工的控訴、狹窄空間生活的雜音。英德利照護的臥床老婦當然是念佛的聲音。

 

而阿興沒有空間。他有一台車。故事中的他總是準備要去哪裡,背負著許多壓力,必須到下一個地方解決。

 

阿興的出場是從非常刺耳的喇叭聲開始的。悟姆還在和阿梅對話時,喇叭聲闖入,阿興催促著悟姆離開。然後車子駛向山道,在這裡,是悟姆和阿興建立兄弟情的地方—在這裡接受重任、在這裡收受禮物、在這裡接受囑託、在這裡被斥責和彌補,在這裡搜羅逃逸旅行團。當阿興醉倒,悟姆在這裡載著阿興。

 

車內,是阿興對悟姆的愛和拉攏。車外,是阿興對悟姆的壓迫和利用。

 

在宿舍悟姆面對著眾人的抱怨,阿興放下貨車踏板的刺耳聲音壓過了所有的質疑──他、阿興,是這裡的主人,是這個不見天日的深山中,擁有資本工具和力量的人、擁有進來和離開的手段,擁有餵養和販售眾人的力量。

 

阿興總是無奈,疲憊,鮮少展露霸道壓迫,已經是相對好和溫和的黑工仲介了。

 

但物質力量的權力結構,像是某種生態定律一樣,造成了有些聲音,就是大過其他聲音。

 

故事中沒有台詞直說這些脈絡。如同人生。但我們就是知道。只要靜下來聆聽。我們就知道這個世界是這樣運作的。

 

沒有音樂,因為沒有創作者要給我們的情緒調味料。我們要從生活的本質,感受最幽微但根本的複雜。

 

“This is Cinema.”

 

  •   構圖

 

畫面鏡頭很長、台詞很少、動作很小、情節很日常。但每個鏡頭,都下足了苦功,去安靜地凝視苦難,以及凝視苦難的,孤絕的悟姆。

 

舉兩個鏡頭為例。

 

阿興發不出薪水,於是把黑工轉給德哥。販售時,阿興和悟姆帶著一批移工進入德哥開設的夜店。看著一批批人去了更生死未知的工作環境,在歡鬧喧囂中,悟姆茫然看著一旁。

 

這裡的畫面前景是狂歡的人,後面是德哥交易的房間,而夾在中間的悟姆空間窄小,淒涼窘迫,但卻成為視覺重心地凝視著一旁即將發生的命運的墜落。

 

震耳的樂聲絲毫沒有進入他的耳中,他清醒無力,也不願迴避地凝視著苦難。金錢和他無關、麻醉和他無關。無比孤獨、無力而脆弱—因為他是在乎的人。

 

另一個鏡頭,是悟姆帶著阿梅和阿輝去照護教會。教堂裡牧師在佈道,說著要怎麼讓上帝拯救我們。說得好動人、好美、好有力量。

 

畫面構圖,前景是教會內的空間,室內較暗,眾人整齊聽講。而畫面中間,是教會大門構成的分界,門外,是晴朗陽光下的悟姆三人。站在陽光中的他們,一個是身分不明的黑工、一個是糖尿病逐日惡化的老婦、一個是生活無法自理的腦性麻痺病人。

 

他們不敢抱著太多期待望著教堂內,在鏡框的限縮中顯得好小好小。在陽光中、在神恩外,那些美麗的宗教聖訓,好像永遠無法照拂到他們身上。

 

他們沒有怨憤。只是,這樣的苦難,要怎麼辦?

 

那個悟姆、阿梅和阿輝、投射過來的淡漠的眼神,彷彿逼問著觀眾。逼問著這個世界。

 

這場戲完,阿梅就說出了那絕對不能說的話:

 

「你可不可以幫忙,送阿輝走。」

 

  •   表演

 

這部電影一開始就讓我屏氣凝神的專注看著。

 

但讓我握緊雙拳想要歡呼的,是悟姆在抓滿八個人,和阿興帶到德哥處慶祝那刻。

 

悟姆終於笑了。那是他唯一一次暢快地笑──他做到了──他讓阿興崩潰的事業有了新血、他讓這眾多需要照護的病人有了人力、他讓這些可能淪落到更壞地方的夥伴有了他照顧得到的地方。

 

這裡已經是最好的地方,悟姆不僅相信,還付出一切維持。

 

而這一切壓力在這一刻總算釋放,他笑得燦爛,與阿興情同兄弟,一人泰語、一人台語,但依然合唱著一首歌。

 

悟姆是人。他有情緒。他只是一直隱忍,而這時候的真情流露,讓之前所有一切都顯得克制和壓抑,也讓之後一切的崩潰心碎而絕望。

 

而之後,悟姆再也承受不住的哭泣,讓那虛假的表象背後再也藏不住如同驚滔駭浪的痛苦湧來。

 

失去如同兄長的阿興後,隨著冰冷的胰島素注射器的咖咖響,悟姆送走了阿梅母子,情感上最像他的母親與弟弟的人。

 

悟姆是人。只是他承受了人不該承受的一切。

 

除了這兩場戲,悟姆幾乎超過一百分鐘都在畫面中央用安靜地凝視,接受著所有的指責、不公、控訴、輕蔑和惡意。情緒毫無波瀾,只是安靜地把該做的事情做好。

 

在那個平靜下,藏著多少的慈悲和痛?

 

我彷彿在《白衣蒼狗》中,看到布列松的《驢子巴達薩》。

 

苦難的終點,彷彿有神。

 

  •   情節

 

故事中只有一個時刻,直接展露了惡意。有趣的是,曾威量選擇的不是阿興或德哥,而是在悟姆拒絕殺死阿輝後,接手的另一個新移工。

 

他在照護阿輝時,放A片給阿輝看。

 

阿輝勃起了,新移工惡意地嘲弄阿輝的身體,不顧悟姆的阻止。

 

後來,悟姆在幫阿輝洗澡時,幫阿輝自慰。

 

傷害不以暴力呈現,而是以性慾呈現。只能臥床或爬行的阿輝,還有性慾。他的身體還在渴求著生殖、還在渴求著連結和更多的生命。

 

好反諷和悲涼。這個惡意逼迫悟姆更不能離開,也逼迫悟姆看到阿輝的生,更本質性的、生理性的生命。

 

他不再是一個待照護的病體,是一個生命。當它是一個生命時,那被囚禁在病體的苦難,就突然被放大到難以忍受。

 

好像,唯一的出口,就是殺死他吧。

 

所以,悟姆殺死他了。

 

苦難是有盡頭的。盡頭就是死亡。

 

一切都是循環。日昇日落、四季嬗變、陰晴聚散、生老病死。

 

生是苦難,死也是苦難。生是慈悲,苦也是慈悲。

 

用傳道書的話說就是:

 

「天下萬物都有定期,凡事都有定時。出生有時,死亡有時;耕種有時,拔出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泣有時,歡笑有時;哀傷有時,雀躍有時;拋石有時,堆石有時;擁抱有時,避開有時;尋找有時,遺失有時;保存有時,丟棄有時;撕裂有時,縫合有時;沉默有時,發言有時; 愛慕有時,憎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或是片名引用的杜甫詩句:「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無常是苦。有生皆苦。

 

怎麼辦呢?

 

沒有人知道。一部電影,或作為一個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把眼睛別開。偶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乃賴的沙龍
84會員
52內容數
收錄閱讀與觀影紀錄。
乃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02
這是寫過最驚愕、最遺憾的一篇文章。三年間每個月一篇黃易專欄,彷彿一個溫和的前輩循循善誘、展示著宗師的底蘊與紀律。 但居然,如此充滿生命力的人驟然離世。 如果說金庸宛如父親,黃易就是一個像舅舅般的長輩。終有一天,我們必須成為留守的人。
2020/11/02
這是寫過最驚愕、最遺憾的一篇文章。三年間每個月一篇黃易專欄,彷彿一個溫和的前輩循循善誘、展示著宗師的底蘊與紀律。 但居然,如此充滿生命力的人驟然離世。 如果說金庸宛如父親,黃易就是一個像舅舅般的長輩。終有一天,我們必須成為留守的人。
2020/11/02
原文刊於2018-11-7聯合文學,感謝神小風 這是我撰寫評論以來,最用心、最悲傷的一篇文章 幸也不幸,武俠史,彷彿只為了成就一個人而存在。百年來名家無數、好手輩出,但在時代淘洗之下,最後,金庸以他的十四部小說,佔據了一整個文類的絕大部分聲量。超過一百次影視改編、三億本銷量,倪匡說他是中國文學史上最
2020/11/02
原文刊於2018-11-7聯合文學,感謝神小風 這是我撰寫評論以來,最用心、最悲傷的一篇文章 幸也不幸,武俠史,彷彿只為了成就一個人而存在。百年來名家無數、好手輩出,但在時代淘洗之下,最後,金庸以他的十四部小說,佔據了一整個文類的絕大部分聲量。超過一百次影視改編、三億本銷量,倪匡說他是中國文學史上最
2020/11/02
刊於2016年8月1日誠品提案,是我寫作生涯最珍貴的一篇文章,感謝劉揚銘。 「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跟鄰居的小朋友一起去千葉縣的海水浴場玩。玩完去淋浴間沖澡。沖完澡出來原本應該要往右邊的巴士停車場集合,但我出來以後不知道為什麼搞不清楚方向,就往左邊沿著海岸線一直往前走。大家都在巴士等我回去,想
Thumbnail
2020/11/02
刊於2016年8月1日誠品提案,是我寫作生涯最珍貴的一篇文章,感謝劉揚銘。 「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跟鄰居的小朋友一起去千葉縣的海水浴場玩。玩完去淋浴間沖澡。沖完澡出來原本應該要往右邊的巴士停車場集合,但我出來以後不知道為什麼搞不清楚方向,就往左邊沿著海岸線一直往前走。大家都在巴士等我回去,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叫他「白大」,或「白白」。 相遇於網路世界的浩瀚星空。 不可思議的是被歸類為「非經濟動物」的我, 有一天竟然像誤闖叢林的白兔, 不知天高地厚的闖入股市的迷霧森林。
Thumbnail
我們叫他「白大」,或「白白」。 相遇於網路世界的浩瀚星空。 不可思議的是被歸類為「非經濟動物」的我, 有一天竟然像誤闖叢林的白兔, 不知天高地厚的闖入股市的迷霧森林。
Thumbnail
四百年前來的遊魂 孤單地低訴故鄉的貧苦 他離家背井到此開天闊地 他還在哭泣 他那不肖子孫竟已把他輕棄 跑到倭寇腳下鑽成一隻搖尾乞憐的倭狗-綠色的倭狗 學庸96.03.19/04:05
Thumbnail
四百年前來的遊魂 孤單地低訴故鄉的貧苦 他離家背井到此開天闊地 他還在哭泣 他那不肖子孫竟已把他輕棄 跑到倭寇腳下鑽成一隻搖尾乞憐的倭狗-綠色的倭狗 學庸96.03.19/04:05
Thumbnail
揮不走的過往噩夢,成為綑綁靈魂的牢籠 願在這紛亂的世界中,大家都能成為〝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揮不走的過往噩夢,成為綑綁靈魂的牢籠 願在這紛亂的世界中,大家都能成為〝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書名:1位思考 作者:猿渡步 譯者: 王蘊潔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27 ISBN:9786267397442 《心得感想》 *【僅試讀出版社提供之部分章節,不代表全書觀後感】 《心得感想》 雖然我個人是「蛋黃哥」屬性,一輩子唯一不
Thumbnail
書名:1位思考 作者:猿渡步 譯者: 王蘊潔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27 ISBN:9786267397442 《心得感想》 *【僅試讀出版社提供之部分章節,不代表全書觀後感】 《心得感想》 雖然我個人是「蛋黃哥」屬性,一輩子唯一不
Thumbnail
在那浩瀚無垠的平行世界中,存在著無數神秘而又朦朧的可能,每一個可能都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閃爍著獨特的光芒。在其中一個世界裡,我如同一個孤獨的旅人,在茫茫人海中尋覓著你的蹤跡,而你卻仿佛那飄忽不定的流雲,遲遲未曾真實地顯現。   我穿梭於這個世界的喧囂與寂靜之間,心就像薛定諤的貓,處於一種難以
Thumbnail
在那浩瀚無垠的平行世界中,存在著無數神秘而又朦朧的可能,每一個可能都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閃爍著獨特的光芒。在其中一個世界裡,我如同一個孤獨的旅人,在茫茫人海中尋覓著你的蹤跡,而你卻仿佛那飄忽不定的流雲,遲遲未曾真實地顯現。   我穿梭於這個世界的喧囂與寂靜之間,心就像薛定諤的貓,處於一種難以
Thumbnail
因尾有所應而毛有所感 故貓能神而明之
Thumbnail
因尾有所應而毛有所感 故貓能神而明之
Thumbnail
A郎斟酌ka看,chit ê烏狗兄面路á koh真緣投,to̍h是目頭sió-khóa-á kat-kat,憂愁憂愁ê形,留2撇嘴鬚,性格性格,烏狗兄chit 3字是叫ē得過。穿1 su白色ê長phàu,凡勢是最近khah落魄,長phàu kō kah 1 chhok 1 chhok烏烏lóng
Thumbnail
A郎斟酌ka看,chit ê烏狗兄面路á koh真緣投,to̍h是目頭sió-khóa-á kat-kat,憂愁憂愁ê形,留2撇嘴鬚,性格性格,烏狗兄chit 3字是叫ē得過。穿1 su白色ê長phàu,凡勢是最近khah落魄,長phàu kō kah 1 chhok 1 chhok烏烏lóng
Thumbnail
小鴨。。 游呀游。。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小鴨。。 游呀游。。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