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晶圓二哥—聯電,正在評估是否推進製程到10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截至目前為止,聯電跟英特爾的合作還侷限在12奈米的製程上,且尚未量產。
其實,英特爾在10奈米以下的設備相當齊全,只是這幾年大量投資都沒有獲得量產,導致英特爾亞利桑那廠的產能利用率不高。也是英特爾虧損的原因。
最近,台灣晶圓二哥—聯電,正在評估是否推進製程到10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截至目前為止,聯電跟英特爾的合作還侷限在12奈米的製程上,且尚未量產。
其實,英特爾在10奈米以下的設備相當齊全,只是這幾年大量投資都沒有獲得量產,導致英特爾亞利桑那廠的產能利用率不高。也是英特爾虧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