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6/28)小編參加了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主辦、皇居三之丸尚藏館研究員上嶋悟史老師主講的《穿越時光之美—日本文化財的保存與皇室收藏賞析》講座,感謝上嶋悟史老師精彩的分享,也感謝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舉辦本次講座。
小編這邊也以回顧文的形式,帶領大家一同進入日本國寶與文化財的世界。

「國寶」是什麼?
根據日本政府頒布的《文化財保護法》規定,在有形文化財(藝術品、文物)當中,重要的會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而在重要文化財中,有特殊價值的則會被指定為「國寶」。目前日本的重要文化財共有13,499件,國寶則有1,144件。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國寶與重要文化財
本次的講座中,上嶋老師也介紹了許多代表性的日本國寶,以下小編也向大家介紹幾項較有代表性的國寶與重要文化財:
- 喪亂帖:喪亂帖是晉朝書法名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品之一,雖然原稿現今已失傳,但仍有臨摹本傳世。目前日本皇室收藏的摹本是唐代根據南朝梁代傳本進行「雙鉤填墨」修復的版本。這份摹本在十七世紀左右獻給皇室,目前藏於皇居三之丸的尚藏館。

(圖源/維基百科)
- 法隆寺金堂壁畫:法隆寺是日本最古老的佛寺之一,於七世紀初由聖德太子創建。法隆寺見證了佛教東傳日本的歷史,更是漢傳佛教在日本的象徵。法隆寺內的金堂壁畫共有12面,每一面都繪有不同的佛教淨土與菩薩像,可說是日本佛教藝術的傑作,只可惜在1949年時因為火災而燒毀,目前仍在修復當中。

金堂壁畫中在天上飛舞的仙人(圖源/維基百科)
- 《源氏物語》繪卷:《源氏物語》是日本平安時代(794-1185)才女紫式部的名著,敘述男主角「光源氏」與身邊的女性之間的愛恨糾葛,被稱為是「日本歷史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這幅《源氏物語》繪卷將源氏物語的故事以主題繪畫的方式呈現,讓故事中的人物與情節躍然紙上。

(圖源/維基百科)
- 三十三間堂:三十三間堂又稱「蓮華王院本堂」,由後白河天皇建造於十三世紀,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三十三間堂收藏了許多日本代表性的繪畫作品,其中更包含了四座被列為日本國寶的木造神像。除了藝術品之外,三十三間堂的建物本身更被列為日本國寶,是觀光客來京都一定要造訪的古蹟。

(圖源/維基共享資源)
- 太刀—大般若長光:大般若長光是日本著名的刀匠備前長船長光的代表作,也是日本刀著名刀派長船派的代表,這把刀因為價值六百元(考量到通膨,在當時應該是不便宜),而佛經中的《大般若經》也有六百卷,因此得名。大般若長光最初由日本歷史上的「劍豪將軍」足利義輝持有,而後傳入織田信長、德川家康等人手中,現存於東京國立博物館。附圖是大般若長光本體與刀劍擬人遊戲《刀劍亂舞》中的大般若長光。

(圖源/維基百科)

(圖源/刀劍亂舞官方)
- 狩野永德《唐獅子圖屏風》:狩野永德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1568-1603)知名的畫家,更是「戰國三英傑」中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兩人的御用繪師。這幅《唐獅子圖屏風》是狩野永德替豐臣秀吉繪製的作品,據說豐臣秀吉本人身形矮小,這幅屏風上的巨大獅子圖案,正好能襯托出天下人的氣勢(又稱「猴假獅威😛

(圖源/維基百科)
日本皇室收藏品中的「台灣之光」——黃土水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日本本身的工藝品、藝術品之外,台灣也有一位大師的作品被列為日本皇室的收藏品,他就是台灣第一位赴日學習美術的藝術家——黃土水先生。黃土水先生不但曾經幫昭和天皇的岳父母製作胸像,其雕刻作品〈帝雉〉與〈華鹿〉更被獻給昭和天皇做為皇室御物,是日本皇室收藏品中少有的台灣藝術品。

台灣雕刻大師黃土水曾幫昭和天皇的岳父母久邇宮邦彥王與岳母俔子妃製作胸像。(圖源/《臺灣美術全集19:黃土水》,1995)
小結
藝術品、工藝品是人類歷史與文明的見證,從日本對於重要文化財與國寶的重視,可以看出日本人對自身歷史與文化的重視,這一點我認為很值得台灣學習。也感謝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與上嶋悟史老師的分享,讓我們能了解更多常見日本國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