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賣書,是另一種手段,不一定要等人來,你也可主動出擊,讓更多讀者遇見你。
以下五個技巧,幫助你出攤。
🪄你的交通工具,決定你能帶多少書除非書是前一天寄到市集場地,結束後寄回來,否則開車或是騎車,很大程度影響你帶書的量。
如果是騎車,初估應該可在20-30本
(一個行李箱,看書大小,以及雜物數量)
開車的話,上百本應該不成問題,至於要多到哪,就看排場要作到哪,但我覺得現場三百本,就已是不錯的排面了。
🪄你的書籍擺設,決定多少人靠過來看
雖然市集大家都是繞來繞去,但讀者是有眼睛的,你的排面、書量、擺設、氛圍、裝置,每個環節都在讀者視野中,尤其在人潮很多、流動速度很快的市集中,攤位是否讓人停泊,基本上就在那一眼之間是否get到對方,有很大的關聯。
🪄如果你要清庫存,就折價賣
雖說折價賣書很無奈,但現實上還是很有用,但為了不讓你的書店掉價,我還是會建議你條件式折價,例如買多少送多少,或是給個折抵券,不然就新書不折價,折庫存書,或是一個set打包一起優惠賣,會是比較兼顧的方式。
🪄要賣書,就去專門賣書的市集
不是所有市集書都賣得動,或是我講極端一點,通常是專賣書的書市集,你的書比較跑得動。
那如果你無法都卡進書市集的話,有一種市集你一定要閃掉,因為會很慘,就是幾乎都在賣吃的市集。
一來流動速度快,沒什麼人會好好停下來看書,二是對象完全不對,這些人是為了吃東西來的,不是為了買書來的。如果你要硬要去插隊這種市集,你的書沒有賣到出清價應該很難流動。
🪄多元支付時代,有line pay幫你多成交
大部分市集賣書,的確現金成交比較多,但也會出現現金不夠的讀者,想用line pay轉給你,如果你不想帶一堆支付掃描的硬體出門,line pay應該是目前現金外,最簡易的方式。
有時候則會遇到來刷文化幣的年輕人,這個就得先跟文化部申請,開通文化幣app帳號,才能進行使用。
下次逛攤時,如果有遇到書店擺攤,大家也可以找老闆多聊兩句,有想要開書店朋友,去跑個一兩次市集吧,相信你會有很多感受。
下半年文化部書市集應該會開始熱絡起來,屆時小雜工有出攤的檔次,再發布訊息給大家,並歡迎前來走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