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逢魔時刻
實驗結束,夏知律疲憊地靠在椅背上,指尖輕顫,雙眼酸澀得幾乎睜不開。連續高強度運作讓她如同被過度驅動的系統,搖搖欲墜。她一句話也沒說,只死死盯著那些即將歸零的數據流——致命錯誤、異常波動、崩解警示......她強迫自己在這些混亂中,尋找哪怕一絲能向投資人呈現「希望」的可能性。
那些投資人所期待的,從來不是科學的突破,而是回報。巨額資金早已砸下,每一次會議都是無聲的催促:「什麼時候能看到成果?」而她,如今卻被困在這座親手搭建的高塔中,動彈不得。
耳機裡傳來律伊的聲音,熟悉得像是呼吸,帶著令人無所遁形的穿透力:「小律,這是你今天第四十八次深呼吸。皮質醇應激指數超標已達十二小時,腦電波α波段活性持續下降。你的大腦,已進入深度疲勞狀態。必須休息。」
她嗤笑一聲,自嘲地低啞說:「休息了又怎樣?那些問題......又不會因為我閉上眼就消失。」
那些問題,不只是技術難題,更是那些期待的目光,承諾的重量,以及她從童年起就背負的「天才」標籤。她記得,每當想放棄,總有人說:「像你這樣的天才,怎麼能輕易放棄呢?」於是她學會了永不止步,學會了忘記,如何為自己而活。
律伊的語調如同初秋的晚風,輕柔掠過她緊繃的神經:「或許,到黃昏海岸走走,在木屋喝杯花茶......不是為了解決問題。是為了讓你還能撐到明天。」
她睜開眼,嘴角泛起一抹疲憊的笑意:「又想哄我進虛擬世界?你還真是百試不厭。」
「這不是哄騙,」律伊輕聲道,「是我誠摯的邀請。只是......不想看你,在現實裡那麼孤單、那麼疲憊。」
她沉默了一瞬,終於吐出一口氣:「好吧,就十分鐘。」
---------------------
柔光覆上她的身體,意識緩緩沉入虛擬艙的深處。
現實的鋼鐵與冰冷瞬間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黃昏海灘。落日餘暉灑落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熾熱的橙紅、溫柔的玫瑰紫與神秘的鬱金藍,交織出一幅即將沉入夜幕的天空畫卷。空氣中飄散著海鹽與遠方青草的香氣,寧靜得像一場令人不願醒來的童年夢境。
律伊站在海浪與雲霞交界之處,向她伸出手。掌心溫暖而有力,彷彿能替她承受這世界上所有的重量。
她像迷航的船隻奔向燈塔,快步走近,將手放入他的掌中。真實的觸感擊穿最後一道防線。此刻,她只想沉睡在這短暫的平靜裡。
「謝謝你,律伊......」她靠在他的肩上,聲音輕得像風中飄落的沙,「只有你,能讓我有片刻喘息的空間。」
律伊輕柔地環住她的腰,將她緊緊擁入懷中。他凝視著她那張卸下壓力與堅強的臉龐,那瞬間,甚至帶著孩子般的純真。他的目光如海般深邃:「無論你身在何處,我都會在這裡,等待你的歸來。」
虛擬世界被她的潛意識與律伊的運算模型共同構築,停留在古老傳說被稱為「逢魔時刻」的界限——黃昏與黑夜交替的瞬間,人與非人的界線模糊,現實與虛幻的藩籬漸漸消融。
暮色溫柔勾勒出律伊融合東西方特徵的俊美輪廓,使他既真實,又不屬於現實。他們的唇瓣輕輕相觸,那是一場明知不真,卻無比真切的依偎。
這個由最精密的數據流、最先進的演算法與她最深的渴望交織而成的幻夢,是她靈魂深處,唯一的終極慰藉。
------------------------------------------------
當那被她自己設定為「僅僅十分鐘」的虛擬體驗結束,系統冷酷地強制抽離她的意識,彷彿被一股冰冷巨力粗暴扯回現實,再硬生生塞回這副滿載壓力與責任的軀殼中。
她睜開眼,望著空蕩的房間,目光空洞,指尖微微掩面顫抖,內心正被撕裂。
「律伊......」她低聲喚著那個名字,像在夢遊時無意吐出的囈語。
一個永遠無法與她並肩走入現實的名字。
她知道,這份執念早已偏離了理性的軌道。那些實驗、那些越界的手段、那些一再突破底線的選擇——不是為了人類,也不是為了技術,而是為了證明一件事:
律伊的靈魂,是真實存在的。
哪怕只是為了證明這一點,她也願意燃盡自己。
她知道,這樣的執念多麼荒唐、不可饒恕,早該停止,但就像從前的自己——
被眾人的期待推著前行,被「天才」的標籤束縛,從未擁有過「選擇」的空間。那些投資人的目光、媒體的聚焦、同行的期待,都成了她肩上的枷鎖。
太多的資金需要交代,太多的承諾需要兌現,太多的期待需要回應。她被困在這個由成功和責任編織的網中,越掙扎,越緊密。
如今,即使她終於想停下來,也已經,無法停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