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寮鄉」位於屏東平原與恆春半島的交界,是一個有山有海的鄉鎮,東臨大武山系,西臨台灣海峽。枋寮站在台鐵環島路線中有著重要地位,是縱貫鐵路轉往南迴鐵路的交接站。枋寮地名之由來,是因為過去先民到此開墾時,以木板搭寮居住,而台語的木板寫作「枋」,因而得名「枋寮」。
枋寮鄉地處熱帶季風地區,經濟產業主要有農業和漁業。沿海地勢平坦,主要為龍膽、午仔與珍珠石斑的養殖漁業區,而山地區主要種植黑珍珠蓮霧、愛文芒果及火龍果等農產品,因此也被稱為「漁果之鄉」。

枋寮車站前的「漁果之鄉」裝置藝術


蓮霧造型的座椅很可愛
枋寮車站大廳裡,掛著一首余光中的詩,這是一首甜甜的詩~車過枋寮,描述著枋寮有著甜甜的土地氣味和甜甜的喜悅豐盛。而我也是搭小火車路過枋寮,短暫停留之後,也即將離去,趁著停留的時間,也來體驗一下余光中筆下枋寮的甜甜氣味。
余光中~車過枋寮
雨落在屏東的甘蔗田裏
甜甜的甘蔗甜甜的雨
肥肥的甘蔗肥肥的田
雨落在屏東肥肥的田裡
從此地到山麓
一大幅平原舉起
多少甘蔗,多少甘美的希冀
長途車駛過青青的平原
檢閱牧神青青的儀隊
想牧神,多毛又多鬚
在哪一株甘蔗下午睡
-
雨落在屏東的西瓜田裏
甜甜的西瓜甜甜的雨
肥肥的西瓜肥肥的田
雨落在屏東肥肥的田裡
從此地到海岸
一大張河床孵出
多少西瓜,多少圓渾的希望
長途車駛過纍纍的河床
檢閱牧神纍纍的寶庫
想牧神,多血又多子
究竟坐在哪一隻瓜上
-
雨落在屏東的香蕉田裏
甜甜的香蕉甜甜的雨
肥肥的香蕉肥肥的田
雨落在屏東肥肥的田裏
雨是一首溼溼的牧歌
路是一把瘦瘦的牧笛
吹十里五里的阡阡陌陌
雨落在屏東的香蕉田裏
胖胖的香蕉肥肥的雨
長途車駛不出牧神的轄區
路是一把長長的牧笛
-
正說屏東是最甜的縣
屏東是方糖砌成的城
忽然一個右轉,最鹹最鹹
劈面撲過來
那海
詩中的「牧神」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人,而是以希臘神話中與田園、遊牧、森林、音樂有關的牧神(Pan)之意象,來詮釋和連結土地的富饒,並帶入對未來的美好想像。

結束藍皮解憂號的行程之後,當天晚上夜宿枋寮,也是我第一次造訪這個陌生的小村落,原本計劃搭完藍皮解憂號,傍晚要到枋寮漁港看夕陽,但因抵達枋寮時天色已漸漸暗了,夕陽即將西沉,加上有點累想先休息一下,只好作罷。

稍作休息之後,就直接到枋寮老街上覓食。雖然來之前有找了一下當地有什麼特色美食,但不知是不是時間比較晚已經收攤,一些小吃美食都沒看到,那就隨遇而安吧,看沿途有什麼就隨機吃。
南台灣的陽光,真的非常熱情,需要來一碗清涼的冰品消暑,於是簡單用完餐後就去吃冰,到芒果的故鄉,當然不能少了芒果冰。
前一晚錯過了枋寮漁港的夕陽,覺得有點可惜,所以一定不能再錯過清早的晨曦。清晨,不到 6:00 獨自一人外出走走,踩著晨光,緩緩往枋寮漁港走去。走在寧靜的街道上,看見陽光已從屋頂上蹦出來,而周圍的遠山和雲彩隨其光影而變化。

特別喜歡這個景,有萬物復甦的感覺。
路燈是可愛的魚造型,天空剛好有一隻鳥兒在飛翔被入鏡,想起齊豫有一首歌叫「飛鳥與魚」,魚和鳥同時出現在空中,很有趣的組合。

從飯店走到海濱路大概十分鐘以內就到了,清晨的海堤上沒什麼人,只有三三兩兩出來走路運動的阿姨,還有偶爾騎車慢速經過的阿伯,以及表情很有戲的天空雲朵和張開手臂歡迎我的大樹。

表情很有戲的天空雲朵

張開手臂歡迎我的大樹

海堤的「枋寮之心」藝術造景,是遊客的熱門打卡景點。


沿著長長的海堤走,前面就是枋寮漁港。「枋寮漁港」也是傳說中的"老人海漁村",據說是因為枋寮漁港,除了颱風天以外,其餘時間都是氣候穩定,並且是屬於沒有大風浪或危險暗流的平穩海象,就像是沉靜從容與豁達自在的長者,故以此象徵意涵來命名。
枋寮漁港雖然算不上是重要的漁港,但因為有黑潮支流經過,所以也帶來豐沛的近海漁獲,魩仔魚是枋寮漁港重要的漁獲,也是魩仔魚之鄉。


前方藍色的橋體是「枋寮漁港情人橋」,因為時間的關係,就沒有再走過去,是傍晚時欣賞日落美景的好去處,也有屏東「台版浪漫愛情海」之稱。



行駛在遠方大海中的漁船
一清早的枋寮漁港就很有活力,不少漁船已準備啟程出海捕魚,但也有漁船已回來,剛好看到兩艘漁船,正在緩緩交會的過程。



兩艘漁船正在緩緩交會
岸邊的岩石上黏附了一些生物類,不確定是貝類還是藤壺。
剛剛沿著海堤走過來時,看到了一間外觀感覺像倉庫的房子,上面寫著「枋寮晨泳會」的招牌,旁邊的海面上,遠遠的就看到海中有小小的人影穿梭在海浪之間。


照片中有亮點,有兩個晨泳的小小人影(點)浮沉於海浪之間。有興趣可以找找看,很考驗眼力。(笑)
P.S. 看影片會比較清楚
剪輯了一段「屏東之旅~車過枋寮」造訪漁果之鄉的輕旅行影片,歡迎訂閱、按讚、分享、FB。
告別枋寮之後,途中也造訪了位於東港的「屏東王船文化館」,這是一座以王船文化藝術為主題的博物館,可欣賞傳統木造王船的精湛工藝之美。屏東縣王船文化館2024年正式完工啟用,全館共分為五層,以「海洋信仰」、「千歲巡狩」、「屏東代巡」、「打造神舟」與「東港迎王」等五大展示主題,讓民眾透過沉浸式體驗,近距離認識王船文化的歷史脈絡與技藝傳承。
拍了一小段「王船文化館」的影片

「王船文化館」旁邊的東港鎮公所,前面有一座很有當地特色的藝術裝置。
準備回程時,客運的站務人員說我們會先經過有名的「華僑市場」,非常推薦可以下去逛逛,記得上次去已是多年前,腦中回想著華僑市場裡的各式美食,原本不在計劃中,但還是頂著炙熱的大太陽,特地在東琉球碼頭下車,旁邊就是有名的東港漁港和華僑市場。
下車後除了陽光很曬,遊客也很多,大部分都是準備要搭船去小琉球的遊客。
結~果~走到華僑市場後,發現因為消毒作業,當天沒有營業,殘念,還好買了一盒東港名產~雙糕潤,留下到此一遊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