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隨筆1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罪惡概念——以豐原五口命案為觀點動機

滅門血案,會成為社會重大新聞,因為通常波及無辜的人;大量路殺還得驚動領導人,亦是因受害者是極為無辜的。但台灣社會,會發生父母因著債務經濟問題,強帶著無辜兒女赴上黃泉,令人氣憤這種父母,將其視為殺人犯是合理的;而這兩天更離奇的是豐原五口一家人因著投資詐騙而集體自殺,雖尚有許多疑點,但一家人死亡是事實。除了驚駭外,看到台灣除了「行人地獄」舉世皆知,「詐騙王國」更是由這這案件作為代表。不論哪一種,都是因為犯了罪,被放大檢視,而人民渴望包青天在世,讓社會有正義平安。罪惡是人類社會必須處理的事件。 

罪與惡互為表裡,共為倚伏,如雞生蛋蛋生雞般,不容易清楚它們之間次序先後。聖經創世記第一件謀殺案是該隱亞伯的故事,從敘事順序,看到犯罪必有動機,而該隱的動機就是「惡」為起頭,正如中國諺語「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罪必是有惡的動機,而惡的思想化為罪的行動,因此罪成為惡的象徵。為什麼會犯罪?一定有有惡的動機嗎?在日本動畫《名偵探柯南》中,經日本犯罪研究,認為每個犯罪的動機不必然是惡,而是合理令人同情的動機;因此惡與罪又可能是分離的概念。 

法國哲學家保羅‧里克爾著作《惡的象徵》(台北,桂冠圖書,1992)中,說到罪是因為違反人類(不同的、個別的)社群所定下或所認知倫理道德,也就是不誠心而違犯所在社群的大忌,這是一種「褻瀆」社群政治、文化、心理、信仰甚至物質的行為,因而「褻瀆」成為「邪惡」、「有罪」。那麼,什麼是罪?如同聖經中使徒保羅所說:「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羅馬書五章13節)。在聖經希臘文的罪其定義有(1)偏離了人或神的正直標準。(2)有罪的狀態,如罪惡。(3)毀滅性的邪惡力量。因為人類的罪行,必須加以制止,因此制定法律告訴大家,什麼樣的惡化為行動時,就是「罪」。在古猶太人有「十誡」,在古巴比倫人有「漢摩拉比法典」,在古羅馬有今日世界成文法律基礎的「十二銅表法」。這些法律都是說明權利義務及戒律,不可逾矩。 

人犯了罪,當如何處理呢?當然是繩之以法。但法律往往是最低的倫理道德要求而形成的條文,不足以涵蓋人們的惡。台灣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廣泛探討司法層面問題,由各造立場來看公平正義。是不是犯了罪、犯了何種罪、犯罪的傷害、犯罪的懲罰意義,都是我們在社會新聞天天可見得事。連檢察官、法官都不可能是包青天,局外吃瓜的大眾又如何能「公審」?固然司法的懲罰是求公義的實踐,讓加害者能「償還」成比例的損失;然而,一旦受害產生,在生命在精神,都是無法償還的,因而法律應著重嚇阻,而無法報復或修復。所以在探討遏止犯罪問題的前一步,是要由教育產生善良人性的公民,知曉善惡,不去褻瀆他人。這不是考試競爭以學校及未來職業為導向的教育可做得到的。於是乎,這種資本主義概念教育,似乎也成為製造惡引出罪的教育,無怪乎社會墮落至此。參考猶太裔以色列人犯罪率低,可知希伯來人自幼起的猶太教育以信仰文化為本,是除惡離罪的好教育。 

既然多如牛毛的法律,永遠涵蓋不完人的罪性與罪行,那麼人的罪惡就無法用法律定義,而要回到倫理道德的宗教來定義。猶太教以獻祭來解決隱而未現的罪惡,佛教以知覺超越修行來解決業障(輪迴的罪業),道教以融合自然的知足無慾來防止犯罪,基督教用耶穌的救贖解決一切罪性罪行。「惡」不是法律問題,是道德及哲學神學問題。不是所有的惡都會成為罪,就像職場上小動作背後「捅人一刀」害人被罵,雖有惡心卻沒犯罪。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著作《罪與罰》探討了犯罪心理與道德困境,這部小說深入思考了社會底層的苦難以及人性的複雜性,說明罪惡和道德不是那麼可以清晰劃分的。主角最後坦承自己犯罪,知道接受西伯利亞流放懲罰。他的罪得到司法判決,但他的惡卻要在監獄多年後才尋求救贖。外表的罪可以看到,心中的惡卻是隱藏的。信仰(包括中國儒家)都意在先除去惡,才能消除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之間的種種
63會員
593內容數
嘆不盡的日子,在時光隧道流逝。只有回憶,方可重現。
生命之間的種種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宗教信仰的結構——普世救贖觀
Thumbnail
2025/04/10
宗教信仰的結構——普世救贖觀
Thumbnail
2025/01/21
以無名之名——某個角度的宗教神論
Thumbnail
2025/01/21
以無名之名——某個角度的宗教神論
Thumbnail
2024/12/03
時間,最親密的伴侶——0歲到100歲的時間靈修學
Thumbnail
2024/12/03
時間,最親密的伴侶——0歲到100歲的時間靈修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林于如案,在臺灣社會對死刑存廢充滿爭議的此刻,正是支持死刑方的最適案例。沉迷六合彩,積欠大批賭債,企圖詐領保險金,八個多月內連續謀殺母親、婆婆及丈夫。如果台灣法律沒有死刑,如何讓此類極惡之人罪刑相符? 林身上的三起殺人罪,在臺灣司法的意義上大概就止與此,直到此書出版......
Thumbnail
林于如案,在臺灣社會對死刑存廢充滿爭議的此刻,正是支持死刑方的最適案例。沉迷六合彩,積欠大批賭債,企圖詐領保險金,八個多月內連續謀殺母親、婆婆及丈夫。如果台灣法律沒有死刑,如何讓此類極惡之人罪刑相符? 林身上的三起殺人罪,在臺灣司法的意義上大概就止與此,直到此書出版......
Thumbnail
隨機殺人犯的家屬試圖在輿論指責之下生存、重新開始。 隨機殺人事件的受害者家屬無法走出陰霾,最終導致夫妻間、親子間的關係破裂。 專門替重刑犯辯護的人權律師,因為害家人受到正義魔人死亡威脅,在志業與家庭的衝突中掙扎。
Thumbnail
隨機殺人犯的家屬試圖在輿論指責之下生存、重新開始。 隨機殺人事件的受害者家屬無法走出陰霾,最終導致夫妻間、親子間的關係破裂。 專門替重刑犯辯護的人權律師,因為害家人受到正義魔人死亡威脅,在志業與家庭的衝突中掙扎。
Thumbnail
在這充斥罪惡的世界,不管是職場、家庭生活,還是遭遇巨變,人們會追求自我。然而,臺灣罪惡的氛圍持續中,詐騙事件頻傳,造成社會不安與不信任。人們應該思考如何減少罪惡,而不只是追求自我的快樂。救世主的嚮往是人類對美好、正義的渴望,但重要的是人們自身的努力,而不只是等待救世主的到來。
Thumbnail
在這充斥罪惡的世界,不管是職場、家庭生活,還是遭遇巨變,人們會追求自我。然而,臺灣罪惡的氛圍持續中,詐騙事件頻傳,造成社會不安與不信任。人們應該思考如何減少罪惡,而不只是追求自我的快樂。救世主的嚮往是人類對美好、正義的渴望,但重要的是人們自身的努力,而不只是等待救世主的到來。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Thumbnail
昨天看到一 篇刑警辦案的分屍案件,歹徒作案過程真的是極其殘忍、詭詐、不殘酷無比的手段、看過那些報導和作案過程真的是讓人直冒冷汗、不把人的生命看為珍貴還把生命看成低等動物一般肆意謀殺,只因為了要跟歡場女子借錢為了要借十萬元而對方女性因是單親要撫養一群子女無法借錢給對方、就與對方起了衝突打女的、當然女的
Thumbnail
昨天看到一 篇刑警辦案的分屍案件,歹徒作案過程真的是極其殘忍、詭詐、不殘酷無比的手段、看過那些報導和作案過程真的是讓人直冒冷汗、不把人的生命看為珍貴還把生命看成低等動物一般肆意謀殺,只因為了要跟歡場女子借錢為了要借十萬元而對方女性因是單親要撫養一群子女無法借錢給對方、就與對方起了衝突打女的、當然女的
Thumbnail
這樣的罪犯都用一樣的手段 慢慢引出內心深處的浪漫
Thumbnail
這樣的罪犯都用一樣的手段 慢慢引出內心深處的浪漫
Thumbnail
活在現代的我們,尤其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遇到事情經常求神問卜。我是不介意有信仰重心啦,但有時候太超過可就不太好了,尤其是那種別人一說上來就讓人無力的冤親債主、祖先錯、後世擔等等。 明明就自己完全沒犯的錯,甚至不是先天命格或後天為人的問題,而老玄我也十分不喜歡處理相關事宜,但不可否認,有時候,這種玄
Thumbnail
活在現代的我們,尤其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遇到事情經常求神問卜。我是不介意有信仰重心啦,但有時候太超過可就不太好了,尤其是那種別人一說上來就讓人無力的冤親債主、祖先錯、後世擔等等。 明明就自己完全沒犯的錯,甚至不是先天命格或後天為人的問題,而老玄我也十分不喜歡處理相關事宜,但不可否認,有時候,這種玄
Thumbnail
又是一則因長期照顧而殺人的新聞,而「兇手」與「受害者」的關係是家人。近年來類似的報導愈趨頻繁,同時我也觀察到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每當在Facebook首頁看到媒體發布這類型社會案件的報導時,貼文底下常會看見「支持安樂死合法化!」的留言,而附和者之多——不論是留言或按讚數——讓這些留言排序往上衝。
Thumbnail
又是一則因長期照顧而殺人的新聞,而「兇手」與「受害者」的關係是家人。近年來類似的報導愈趨頻繁,同時我也觀察到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每當在Facebook首頁看到媒體發布這類型社會案件的報導時,貼文底下常會看見「支持安樂死合法化!」的留言,而附和者之多——不論是留言或按讚數——讓這些留言排序往上衝。
Thumbnail
/圖片來源:freepik.com/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大家好,我們今天要來向大家討論,關於「幫助詐欺五:成為詐騙幫兇,恐另有民事賠償責任」的法律問題,先前我們曾經用四篇系列文章(詳文末註腳部分),來向大家討論幫助詐欺的幾種案件類型,讓大家了解不同狀況下,當事人可能負有
Thumbnail
/圖片來源:freepik.com/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大家好,我們今天要來向大家討論,關於「幫助詐欺五:成為詐騙幫兇,恐另有民事賠償責任」的法律問題,先前我們曾經用四篇系列文章(詳文末註腳部分),來向大家討論幫助詐欺的幾種案件類型,讓大家了解不同狀況下,當事人可能負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