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 Credits: How I Broke Up with Hollywood》:台裔女編劇打滾好萊塢的回憶錄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書名:End Credits: How I Broke Up with Hollywood

作者:Patty Lin 

推薦度:★★★ 3/ 5

有聲書表現:★★★★ 4 / 5

購書平台:Amazon(電子書)/ Audible(有聲書)




⬛不是婆媳問題,而是話語權問題

曾經,有客戶像是要傳授秘笈那樣,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如果這段感情有讓我學到什麼,那就是——永遠不要住進男方的家。」

起初,我以為她說的是與婆家同住的問題,隨口應道:「對啊,這樣很容易有婆媳糾紛。」

她搖搖頭,說:「我說的不是這個。當然,住在婆家確實會有摩擦,但就算男方自己有房子,一個人住,也不要直接搬進去。」

我好奇地問:「為什麼?」

她說:「因為那裡永遠是『他的家』,而不會是『你的家』。那是他早已習慣的空間,東西怎麼擺、生活怎麼過,全都得依著他。你搬進去,就得配合他的規則、他的節奏,沒得選。當初應該要兩個人一起找房子、一起布置,才能掌握話語權,也才有『我們』的家。」

當下我只是敷衍地點點頭,心想那不過是她個人的經驗罷了,聽聽就好。


⬛《End Credits》點亮遲來的理解

但剛剛聽這本《End Credits》時,聽到某個段落,突然間,好像串起來了。

這本是台裔女編劇打滾好萊塢的回憶錄

作者從小因黃色臉孔吃了不少虧。明明英文是母語,識字程度和作文能力比同齡程度好(而且還是好很多那種),卻老是被分到英語補救班;長大後,進入白人為主導的影視產業,不是被當成「多元神主牌」,就是當空氣,不論是前者還後者,都無足輕重。

除了適應外在環境的刻板印象外,還得面對移民世代間的代際衝突。


⬛當家不是你的家:空間即權力,你活在誰的世界裡?

作者跟媽媽的關係很緊張。

某一年,她出車禍,媽媽特地從紐約飛來加州照顧她。

想到媽媽要來跟自己同住,還不如直接往生。

但有趣的是,如果換成作者回媽媽家,一切又變得相安無事。

作者耙梳這種奇妙的心理,得出的心得是:「當我搬出來之後,這個空間是我的地盤,我有自己的規矩。媽媽來,是進入我的世界,自然會產生排斥,如果又唸東唸西,就爆炸了;但如果是我回媽媽家,則是回到小時後,回到既定的遊戲規則裡,自然也不需要爭奪領域,和平反而成為可能。」

空間即政治——無論是夫妻,還是親子,都一樣。

遲了這麼多年,方了悟客戶當初的諄諄,我道行實在太淺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這本真的好好看|選書交給我,閱讀交給你
12會員
107內容數
選書時光,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這裡有—— ✦ 中、英、日三語選書 ✦ 小說、散文、非小說、Audible 有聲書 ✦ 精選書摘 × 真心心得 選書交給我們,閱讀交給你。 如果你也喜歡靜靜讀書、慢慢生活,歡迎追蹤我們, 一起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2025/07/24
《Beginner' Mind》是馬友友以溫柔敘述與大提琴聲交織而成的生命之書。短短90分鐘,凝縮他橫跨六十餘年的成長、學習與創作歷程,從音樂談到家庭、認同與人類的未來,娓娓道出「從大提琴手走向人類」的轉變。結合深刻思想、精彩製作與天籟演奏,這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場靈魂與聲音的對話。
Thumbnail
2025/07/24
《Beginner' Mind》是馬友友以溫柔敘述與大提琴聲交織而成的生命之書。短短90分鐘,凝縮他橫跨六十餘年的成長、學習與創作歷程,從音樂談到家庭、認同與人類的未來,娓娓道出「從大提琴手走向人類」的轉變。結合深刻思想、精彩製作與天籟演奏,這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場靈魂與聲音的對話。
Thumbnail
2025/07/23
《Everyone in My Family Has Killed Someone》是一部結合黑色幽默與懸疑推理的家庭謀殺小說,劇情圍繞一場家族聚會中的命案,每位成員都「不單純」。主角冷眼旁觀、語氣辛辣,道盡家庭間的情感債與責任紛爭。澳洲腔朗讀版本別具風味,是床上聆聽的極佳選擇。
Thumbnail
2025/07/23
《Everyone in My Family Has Killed Someone》是一部結合黑色幽默與懸疑推理的家庭謀殺小說,劇情圍繞一場家族聚會中的命案,每位成員都「不單純」。主角冷眼旁觀、語氣辛辣,道盡家庭間的情感債與責任紛爭。澳洲腔朗讀版本別具風味,是床上聆聽的極佳選擇。
Thumbnail
2025/07/17
Joey Hartstone 的《The Local》以德州馬歇爾市專利訴訟熱點為背景,描寫一名地頭蛇律師如何憑藉「理解陪審團」而脫穎而出。小說前段專利攻防精彩、法律八卦十足,後段卻意外轉向公式化謀殺案,雖略失期待,仍不失為部門道兼具的律政小說。
Thumbnail
2025/07/17
Joey Hartstone 的《The Local》以德州馬歇爾市專利訴訟熱點為背景,描寫一名地頭蛇律師如何憑藉「理解陪審團」而脫穎而出。小說前段專利攻防精彩、法律八卦十足,後段卻意外轉向公式化謀殺案,雖略失期待,仍不失為部門道兼具的律政小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標籤:臺劇 評分:⭐️⭐️⭐️⭐️⭐️
Thumbnail
標籤:臺劇 評分:⭐️⭐️⭐️⭐️⭐️
Thumbnail
認識了十多年的攝影好友在兩年多前也搬來了北大,成為了鄰居,卻直到今天才來到他們新家作客。 話閘子一開就停不了,關於攝影的一些想法,回憶著初入攝影的那些過往。 直到她搬出一整堆許多攝影家的攝影集,我一本一本的翻著,跟著照片,卻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過往的那好多好多年前。
Thumbnail
認識了十多年的攝影好友在兩年多前也搬來了北大,成為了鄰居,卻直到今天才來到他們新家作客。 話閘子一開就停不了,關於攝影的一些想法,回憶著初入攝影的那些過往。 直到她搬出一整堆許多攝影家的攝影集,我一本一本的翻著,跟著照片,卻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過往的那好多好多年前。
Thumbnail
透過回顧媽媽的言行,反映出她在專制威權社會長大的思維,以及重視面子、現實生活與電視劇之間的落差。這篇文章探討過去和現在的社會價值觀的分歧,影響給她和她的價值觀帶來的變化和衝突。
Thumbnail
透過回顧媽媽的言行,反映出她在專制威權社會長大的思維,以及重視面子、現實生活與電視劇之間的落差。這篇文章探討過去和現在的社會價值觀的分歧,影響給她和她的價值觀帶來的變化和衝突。
Thumbnail
最後一幕展現溫柔的一片茜色,齒輪仍然轉動著,故事不再停止在婚姻或奉獻給舞台八股般的結尾,保有很多選擇,和想像馳騁的空間,如同鄧九雲想傳達地,失去和修復無限輪迴的那股力量得以安放。
Thumbnail
最後一幕展現溫柔的一片茜色,齒輪仍然轉動著,故事不再停止在婚姻或奉獻給舞台八股般的結尾,保有很多選擇,和想像馳騁的空間,如同鄧九雲想傳達地,失去和修復無限輪迴的那股力量得以安放。
Thumbnail
去你去過的地方 看你看過的電影 想你想過的日子 就只能這樣
Thumbnail
去你去過的地方 看你看過的電影 想你想過的日子 就只能這樣
Thumbnail
人無法拋棄沒有徹底經歷過的東西。演員這條路,永遠都在開始。
Thumbnail
人無法拋棄沒有徹底經歷過的東西。演員這條路,永遠都在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