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公司搬進了新大樓。
新竹高鐵站旁,一棟扎扎實實矗立的大樓,財務部被安排在 20 樓。每天只要一抬頭,窗外就是一大片遼闊的綠地;天氣晴朗的時候,還能隱約看見遠方的山脊。
老實說,剛開始要搬家的那幾天,我其實有點抗拒。要收拾、要打包,還得重新適應新的動線與環境,光是想就覺得麻煩。 但沒想到,這一搬,不只換來了新的景色,心情也跟著煥然一新。最讓我自己意外的是:我發現自己,居然還蠻喜歡上班的。真的不是要寫給老闆看的啊!
我終於,讓你們有個家
新辦公室的採光很好,桌子也比以前大了不少。
搬遷前的那個週末,我特地跑了一趟文具行,挑了一本新筆記本,將舊筆記本裡重要的內容一頁頁謄寫過去。買筆記本本來就是我的小嗜好,但這次多了點不一樣的意義,像是替自己辦了一場搬遷儀式:提醒自己新的空間,新的開始,也要有新的心情。
最開心的,是我終於能把那「堆」公仔好好地擺出來。
如果你曾經看過我以前的文章,就知道它們對我不只是收藏,而是陪伴。 過去因為租屋處太小,這些公仔只能被收進箱子裡,再打包帶回台中老家。每次打開箱子,看到它們靜靜地躺著,心裡總有種微微的失落,好像把某部分的自己收了起來。
而這一次,我終於能讓它們在桌上好好站著,看著我工作,看著我發呆,也陪我度過那些偶爾倦怠的卡關。我望著這幾層小小的公仔,心裡甚至冒出一個的想法:
我終於有能力,給你們一個安穩的家了!(欸,為什麼講起來有點像鬼故事啊?)
劃掉最後一項to do list
或許是桌面變得寬敞,採光更加明亮,整個人也跟著積極了起來。
這幾天,我把原本有點混亂的文件,一份又一份,用資料夾重新歸檔;再把電腦裡散落的檔案,全部拉進清楚的資料夾裡;甚至連抽屜裡那些,連我自己都看不太懂的 memo 紙條,也終於翻出來好好處理。
我明白,事情要分輕重緩急,但有些小事,就是因為「太不急」,總被我用「之後再說」拖延。久而久之,就像壓在心底的小石頭,看似不重,卻始終卡在那裡。
趁著這波氣勢,我乾脆一次處理個痛快!
這幾天,我幾乎都在公司待到快十點,遠方的山脊漸漸隱沒在夜色裡,窗外只剩高樓的燈火陪我加班。 我專注地,一條條把待辦清單上的任務劃掉,當最後一項 to do list 被劃掉的瞬間,那種感覺,就好像人生重獲自由般清爽。
而在這段過程中,我發現這些瑣事根本不難,只需要靜下心,好好梳理、釐清,就能完成。或許,生活裡很多事也都一樣,不是因為真的「太難」,而是因為我們總習慣告訴自己「以後再說」。 但其實,如果你想要,現在,此刻,馬上就可以開始做。
留一點空間,給真正重要的東西
從小到大,我從未真正擁有過完整的個人空間。
小時候,和哥哥妹妹一起住在同一間房,長大後租屋,也和伴侶同居,直到這次公司搬遷,才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做擁有一個完整屬於「自己」的地方。
一張更大的桌子,讓我願意攤開更多想法;更好的採光,讓我開始認真記錄每一天;那些重新擺回生活裡的公仔,則讓我的生活更有動力。
漸漸地,我明白,真正塑造我們的,往往不只是外在的空間,還有那個「內在的環境」。
也許,你不一定需要換一個大辦公室,但可以在桌面清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小角落,放上幾樣讓你快樂的小物;不一定每天都能看到綠地,但可以偶爾停下腳步,抬頭望望窗外的天空;甚至可以關掉一些社群,給自己留下一條安靜的縫隙,讓心靈有空間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事。
因為環境,不僅改變我們看見什麼,更悄悄地,塑造我們成為怎樣的人。當外在空間變得清爽,內心也就多了餘裕,進而能看見那個更好的自己。
|後記|
寫這篇文章的這天,意外發現公司竟然還有健身房!
跑步機前面有對外的景色,浴室甚至比我租屋處還要大⋯⋯天啊,看來以後加班結束後,還能跑個步、洗個澡再回家,簡直像是住進豪宅的女子了啊!(其實是比較努力的上班族蟑螂?)
好啦說點認真的,今天下班後,我回家跳了拳擊有氧,接著寫完這篇文章,等一下還要剪個 reels 分享。我喜歡這樣充滿活力的自己,最近腦子裡又冒出好多新故事,想慢慢記錄下來,如果有緣,你就會在這裡看見。
也希望你也能在生活裡,找到那個讓心情變好的小角落,我是只贏,謝謝你讀到這裡,我們下次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