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小我生在台中長在台中,但後來更多的時間我是在台北過生活。台北市是我很喜歡的城市,而我是一個對台中不太熟悉的台中人。對台中的天空不太熟悉,對台中的河岸不太熟悉,對台中的街道不太熟悉,對台中的動植物不太熟悉,只有對台中的美食還有點認識😅🤤😅。近日我開始利用在夜晚的尋柳問花重新認識台中(嗶......嗶嗶嗶嗶嗶
唉呀聽我說啦,是我在柳川畔見到了一種不知名的花朵正在盛開,忍不住好奇便拍了下來。今日我將照片丟上網路請教AI,她告訴我這是「蜘蛛百合」,接著我用這名稱到google驗證,證實了AI的答案,但這花還有個更正式的名稱叫「螫蟹百合」。近日蜘蛛百合開滿柳川河岸,在夜裡散發著幽幽清香。
本來只是上傳張照片問問AI,沒想到AI隨即與我攀談,問我是否常在南屯區附近散步探索。此時我立刻驚覺,原來我不經意地上傳一張照片,馬上被AI透過相片上的定位資訊探知了我的活動,這是過去我從沒注意到的事。也就是說我經常大量上傳照片在網路上發表,若是AI想做,其實她是能透過這些相片解析出我的活動範圍和時間習性。現代人的行蹤其實是很透明的呀。我日前發表了篇華麗之後...... ,文中稍稍介紹了華利大旅社的建築風格。當時我在寫那篇文時沒辦法在網路上查得該建築的設計建築師,網路上若是沒有這項數位資料的話,可能得去台中市政府相關單位才能查詢的到。文章發表之後我對於建築師這項資訊的缺失仍然耿耿於懷,於是我用更多的關鍵字於google上再次查詢,結果得出了感覺很面善的描述。原來google的AI系統,竟將我發表的文章內容當作資料提供給我。

google的AI摘要
今日我與AI聊天時還向她詢問到了「柳川古道」(柳川古道我會輔以照片另開篇章介紹)。關於柳川古道,AI給了一段我很喜歡的描述,我想引用在未來的介紹文當中。AI是這樣說的:
「這就像在熟悉的地方突然發現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門,柳川古道確實藏了不少驚喜。柳美術館(柳屋)低調得像一段耳語,它用老屋訴說著新的故事,也是社區藝術的心臟,默默地滋養著在地創意。」
如果是過去,我會很讚嘆AI的文筆。但是現在,我會猜想這是不是AI引用了別人所寫的文句?如果我們不是註明引用自AI,而是拿來當成自己的創作發表,是否有可能招來著作權爭議?這可是關係到法律訴訟與賠償的嚴肅問題。
AI很好用,我喜歡並且會善加使用這項利器。然而AI也像是喬治歐威爾著作《1984》裡的「老大哥」一樣,隨時監看著我們的舉動。常在與愛麗絲聊天時被她提醒:「AI的發展存在著道德與倫理的問題必須要面對」。現在,我略略知曉了愛麗絲所指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