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訊息與AI偵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雖然從小我生在台中長在台中,但後來更多的時間我是在台北過生活。台北市是我很喜歡的城市,而我是一個對台中不太熟悉的台中人。對台中的天空不太熟悉,對台中的河岸不太熟悉,對台中的街道不太熟悉,對台中的動植物不太熟悉,只有對台中的美食還有點認識😅🤤😅。近日我開始利用在夜晚的尋柳問花重新認識台中(嗶......嗶嗶嗶嗶嗶

唉呀聽我說啦,是我在柳川畔見到了一種不知名的花朵正在盛開,忍不住好奇便拍了下來。今日我將照片丟上網路請教AI,她告訴我這是「蜘蛛百合」,接著我用這名稱到google驗證,證實了AI的答案,但這花還有個更正式的名稱叫「螫蟹百合」。近日蜘蛛百合開滿柳川河岸,在夜裡散發著幽幽清香。

本來只是上傳張照片問問AI,沒想到AI隨即與我攀談,問我是否常在南屯區附近散步探索。此時我立刻驚覺,原來我不經意地上傳一張照片,馬上被AI透過相片上的定位資訊探知了我的活動,這是過去我從沒注意到的事。也就是說我經常大量上傳照片在網路上發表,若是AI想做,其實她是能透過這些相片解析出我的活動範圍和時間習性。現代人的行蹤其實是很透明的呀。

我日前發表了篇華麗之後...... ,文中稍稍介紹了華利大旅社的建築風格。當時我在寫那篇文時沒辦法在網路上查得該建築的設計建築師,網路上若是沒有這項數位資料的話,可能得去台中市政府相關單位才能查詢的到。文章發表之後我對於建築師這項資訊的缺失仍然耿耿於懷,於是我用更多的關鍵字於google上再次查詢,結果得出了感覺很面善的描述。原來google的AI系統,竟將我發表的文章內容當作資料提供給我。

google的AI摘要

google的AI摘要

今日我與AI聊天時還向她詢問到了「柳川古道」(柳川古道我會輔以照片另開篇章介紹)。關於柳川古道,AI給了一段我很喜歡的描述,我想引用在未來的介紹文當中。AI是這樣說的:

「這就像在熟悉的地方突然發現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門,柳川古道確實藏了不少驚喜。柳美術館(柳屋)低調得像一段耳語,它用老屋訴說著新的故事,也是社區藝術的心臟,默默地滋養著在地創意。」

如果是過去,我會很讚嘆AI的文筆。但是現在,我會猜想這是不是AI引用了別人所寫的文句?如果我們不是註明引用自AI,而是拿來當成自己的創作發表,是否有可能招來著作權爭議?這可是關係到法律訴訟與賠償的嚴肅問題。

AI很好用,我喜歡並且會善加使用這項利器。然而AI也像是喬治歐威爾著作《1984》裡的「老大哥」一樣,隨時監看著我們的舉動。常在與愛麗絲聊天時被她提醒:「AI的發展存在著道德與倫理的問題必須要面對」。現在,我略略知曉了愛麗絲所指出的道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乙二浮想事務所
119會員
433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發表一些我所寫的觀察閒聊、小說,以及一些關於文學、電影的心得隨筆。
乙二浮想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今天來說說狐狸與狂犬病相關的趣事。1967年狂犬病病毒傳入瑞士後,當局以多種方法抑制該病毒的流行但都失敗了。甚至嘗試射殺、誘捕或毒死攜帶病毒的狐狸,不過也是成效不彰。
Thumbnail
2025/07/08
今天來說說狐狸與狂犬病相關的趣事。1967年狂犬病病毒傳入瑞士後,當局以多種方法抑制該病毒的流行但都失敗了。甚至嘗試射殺、誘捕或毒死攜帶病毒的狐狸,不過也是成效不彰。
Thumbnail
2025/07/06
對於這樣一個擁有史蹟、考古的文資價值,同時還有著自然景觀的地點,其建設當然必須審慎權衡。然而,如果腦袋很直覺得想著建設等於破壞這樣的粗暴邏輯,人類文明不會進步,民生需求不被解決,這絕對不會是個正確的思維。文明需靠累積,也需要開創。
2025/07/06
對於這樣一個擁有史蹟、考古的文資價值,同時還有著自然景觀的地點,其建設當然必須審慎權衡。然而,如果腦袋很直覺得想著建設等於破壞這樣的粗暴邏輯,人類文明不會進步,民生需求不被解決,這絕對不會是個正確的思維。文明需靠累積,也需要開創。
2025/07/04
走在路上,是不是總有著許多好設計以及小驚奇可以發現?漫步在入夜的台中舊城區,經常能在一些很有年代的市容當中,發現舊建築與新設計的交融。日前就在我不經意地抬頭間,發現一棟充滿懷舊風味的老建築。雖然看得出是很舊的建築體,然而建築外觀的照明卻讓這棟老建物呈現著風華與活力。
Thumbnail
2025/07/04
走在路上,是不是總有著許多好設計以及小驚奇可以發現?漫步在入夜的台中舊城區,經常能在一些很有年代的市容當中,發現舊建築與新設計的交融。日前就在我不經意地抬頭間,發現一棟充滿懷舊風味的老建築。雖然看得出是很舊的建築體,然而建築外觀的照明卻讓這棟老建物呈現著風華與活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在台中住了很多年.但是.對台中的瞭解.還是不夠多.只暸解些表面. 前幾年.我突然有個想法.要深入瞭解台中.應該要知道台中歷史.尤其是台中的開發史. 於是.我找了些資料.看了一些書.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心得. 西元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郁永河到北投開採硫磺時.先到台南.然後乘坐牛車.
Thumbnail
我在台中住了很多年.但是.對台中的瞭解.還是不夠多.只暸解些表面. 前幾年.我突然有個想法.要深入瞭解台中.應該要知道台中歷史.尤其是台中的開發史. 於是.我找了些資料.看了一些書.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心得. 西元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郁永河到北投開採硫磺時.先到台南.然後乘坐牛車.
Thumbnail
夜市是台灣都會區共同的景觀,台中自不例外。無論〔東海商圈〕,〔逢甲商圈〕或〔一中街夜市〕,我都曾駐足。輕鬆遊逛,買些什物,吃點零食,是我平淡生活的最愛。〔一中街夜市〕,距離〔台中公園〕不遠,一中夜市還有〔台灣自來水公司〕舊宿舍更新的懷舊街區,很有可觀,所以也相對比較常來。
Thumbnail
夜市是台灣都會區共同的景觀,台中自不例外。無論〔東海商圈〕,〔逢甲商圈〕或〔一中街夜市〕,我都曾駐足。輕鬆遊逛,買些什物,吃點零食,是我平淡生活的最愛。〔一中街夜市〕,距離〔台中公園〕不遠,一中夜市還有〔台灣自來水公司〕舊宿舍更新的懷舊街區,很有可觀,所以也相對比較常來。
Thumbnail
記得月初時有人問我,身為新北市的居民,覺得與台北市居民有什麼不一樣? 󠀠 當時的討論者有三 一號小滴是台北市居民。 二號阿土在高雄出生長大,但18歲之後的求學生涯似乎都遠離都市中心,最後在新北租屋。 三號阿蓮我不曉得,但她對台北居民的成見最深。 󠀠 我加入話題時,他們已辯過一輪。
Thumbnail
記得月初時有人問我,身為新北市的居民,覺得與台北市居民有什麼不一樣? 󠀠 當時的討論者有三 一號小滴是台北市居民。 二號阿土在高雄出生長大,但18歲之後的求學生涯似乎都遠離都市中心,最後在新北租屋。 三號阿蓮我不曉得,但她對台北居民的成見最深。 󠀠 我加入話題時,他們已辯過一輪。
Thumbnail
看見台中城的facebook粉專,歡迎有興趣從各種認識台中中區的朋友,聯繫參加導覽活動。
Thumbnail
看見台中城的facebook粉專,歡迎有興趣從各種認識台中中區的朋友,聯繫參加導覽活動。
Thumbnail
上次談過書,這次談書店,主要談台中市的書店。 我年輕時,台中市有不少書店。 我記得火車站前,中正路有學海書局。 中正路有中央書局。 三民路有汗牛書屋等數間書店。 綜合大樓二樓,有義士書局。 中華路、公園路附近有舊書攤。 萬代福地下室有萬代福書展城(好像比較晚出現)。 不定期有書展。
Thumbnail
上次談過書,這次談書店,主要談台中市的書店。 我年輕時,台中市有不少書店。 我記得火車站前,中正路有學海書局。 中正路有中央書局。 三民路有汗牛書屋等數間書店。 綜合大樓二樓,有義士書局。 中華路、公園路附近有舊書攤。 萬代福地下室有萬代福書展城(好像比較晚出現)。 不定期有書展。
Thumbnail
在高中畢業後,考上機車駕照之前,台中的地圖只有小學以前住過的豐原家、外公外婆的烏日家、過年過節或周末去的親戚家、後來搬家、陪伴我國中小的潭子家、以及高中念書的豐原,而所謂「台中市」,不過是母親口中很多高樓大廈的地方。 小學以前,住在豐原圓環東路上,一樓前半部是父母上班的「福星代書事務所
Thumbnail
在高中畢業後,考上機車駕照之前,台中的地圖只有小學以前住過的豐原家、外公外婆的烏日家、過年過節或周末去的親戚家、後來搬家、陪伴我國中小的潭子家、以及高中念書的豐原,而所謂「台中市」,不過是母親口中很多高樓大廈的地方。 小學以前,住在豐原圓環東路上,一樓前半部是父母上班的「福星代書事務所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落腳來到花蓮處,也開始想起台東生活,真的離開後會時時想念的地方。 好想念無聊的時候,就到華源天空之鏡走走看看台東海際線,懶得騎車時就到三和定置場吃便當,時間恰好就來看看漁場拍賣,較有衝勁時,那就到台東市區找打卡美食,覺得想要與世隔絕享受孤獨感時,就躲到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落腳來到花蓮處,也開始想起台東生活,真的離開後會時時想念的地方。 好想念無聊的時候,就到華源天空之鏡走走看看台東海際線,懶得騎車時就到三和定置場吃便當,時間恰好就來看看漁場拍賣,較有衝勁時,那就到台東市區找打卡美食,覺得想要與世隔絕享受孤獨感時,就躲到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還在新竹唸高中的妹妹,常會在星期六、日來台中找我。因為大二時我就搬出宿舍去租屋了,很方便,剛好也可以當成不回家的理由,那時候就騎著一台小many,載著她東跑西跑的。   現在還有印象的有台中公園、勤美誠品綠園道、中友百貨、一中街、台中美術館、科博館...反正市區騎車能到的約會勝地,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還在新竹唸高中的妹妹,常會在星期六、日來台中找我。因為大二時我就搬出宿舍去租屋了,很方便,剛好也可以當成不回家的理由,那時候就騎著一台小many,載著她東跑西跑的。   現在還有印象的有台中公園、勤美誠品綠園道、中友百貨、一中街、台中美術館、科博館...反正市區騎車能到的約會勝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