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去了哪裡?
當我發現它不在我耳朵上的時候。我心中有些微的遺憾,但我卻還是告訴它,謝謝那麼多年的陪伴。
高中開始就穿耳環。當下很是前衛叛逆。到了大一沒有停止,前後一共穿了九個耳洞。而最後剩下八個。一個完全癒合,硬是拿耳針插過去,勢必要流一點血。二十幾年過去,隨年紀增長,也不是那麼在乎耳朵上有沒有耳環。就讓那些自然淘汰的耳環走,最後剩下的這個鋼質的銀色小長方塊簡單設計的耳環卻怎麼樣都沒有掉落。從大學一直跟著我到現在。簡單閃上在我的耳骨上。我習慣把其他沒有帶耳針的洞通一通。然後隨意換小長方塊到各個位置去。確保還是「暢通的」。
我習慣性的摸摸它。在瑞士的一個晚上,它消失了。我完全沒有任何印象它可能掉落在哪裡。畢竟那麼小,僅一公分的東西,在旅程中要再找回來當然是不可能的事。一瞬間,有些微的百感交集。我看不見它在哪裡,只知道它停留在某個我不知道也永遠不會知道的地方。
能夠陪伴我那麼久讓我對它刮目相看。因為我並沒有特別照顧或檢查它是不是還在。因為它總是都在。所以那一刻,我感覺像是「失去了一個朋友」。那些微的遺憾輕輕觸動我的心,但我接著微微笑,心中想著,是該它自由的時候了。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一直扮演著一個「維持者」的角色。如果我的朋友們看見這篇文章。應該能明白我在說什麼。不管我回去台北,回去屏東。我總是那個主動告訴大家我要回去了。請跟我見一面的人。所以我總是把自己搞得很忙。有非常多不同的朋友要見。這次回台灣,去了日本,都是一樣。但我已經累了。我還是會告訴大家我要回去,但我不想再由我來提出我們應該怎麼碰面了。我真的累了。所以我就讓你們走,而我也輕鬆。
沒有什麼是「非得這樣不可」的。我跟你們的友誼。那些過去的,這些現在的,以及未來可能的。我把我的心態調整成「一期一會」的態度。我們不會再見了。就是這次而已,我們也不會變成朋友,不是我不喜歡或討厭你,而是「朋友」一直是我生命中的議題。我用我的心力去勉強維持的關係並不是你情我願的。如果你真的是我的朋友,你會想到我,會關心我,會掛念我,會想跟我講講話,聊聊最近發生的事情。我發現,都是我自作多情地單方面一直邀約、傾訴。每次結束後,會覺得完成了一個任務,過程當然是開心的。可是這是我們的友誼帶給我們的開心嗎?
我一直都是非常重視朋友的人。大多數找我幫忙的人,別說是朋友,連陌生人我都盡我所能地幫忙。我重視朋友之間的關係勝過太多太多人了。也是因為我把朋友看得那麼重。對於許多人的離去,失落感也特別強烈。
經過那麼長時間的調整。我現在終於可以安心地過我自己的生活,放下這些人了。我很輕鬆。因為,我相信人跟人之間,勢必要有「什麼」把彼此維繫在一起,才能長久走下去。 一直到很老都還能回憶當初的我們有多麼孩子氣。即便如此,我還是會想起那些從我生命中離開的人。我們的緣分已經結束了。我不會再想念你們,雖然偶爾你們會冒出在我心裡。但每每發生這種事,我都會告訴自己,你們也一定過得很好。
謝謝你們曾經的陪伴。謝謝你,鋼質的銀色小長方塊耳環。不管你現在在哪裡,你也一定過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