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儲能發展趨勢看台灣市場機會與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前言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推進,儲能技術已成為支撐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根據InfoLink Consulting最新研究,2025年全球儲能市場預計新增裝置容量將達221.9 GWh,年增26.5%,顯示產業持續強勁成長。然而,不同地區的發展模式、政策導向和市場成熟度呈現顯著差異,這為我們理解台灣儲能市場定位提供了重要參考框架。

raw-image

台灣的產業基礎優勢

在分析國際市場發展之前,值得特別關注台灣在全球儲能產業鏈中的獨特地位。台灣擁有完整的電子產業生態系統,從台積電、台達電、廣達到鴻海等龍頭企業,都在各自領域展現世界級的技術實力。這些深厚的產業基礎為儲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特別是在電池管理系統(BMS)、功率轉換系統(PCS)以及能源管理系統(EMS)等關鍵技術領域,台灣企業憑藉在半導體和ICT產業的領先地位,已建立起難以複製的技術護城河。

整體市場規模與成長動能

根據IMARC Group研究報告,全球儲能系統市場規模已從2024年的254.7 GW,預計將以7.27%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至2033年的494.3 GW。這一穩健成長軌跡反映出全球對於電網現代化、再生能源整合以及運輸電氣化的持續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成長動能正從早期的政策驅動轉向技術經濟性驅動。成本下降使儲能技術開始進入加速多元化的全球市場時代,中國、美洲和歐洲三大主要市場的合計安裝占比預計將首次降至90%以下。

技術發展趨勢

電芯技術升級:300Ah+電芯已成為大容量儲能的主流,其中314Ah型號的市場占有率預計從2024年的39.2%上升至2025年的75%以上。中國供應商在2024年完成非中國市場認證後,將在2025年開始大規模出貨。

系統整合優化:全球製造商普遍展示基於314Ah電芯的成熟5 MWh+解決方案,逐步取代先前的3.44 MWh產品成為主流。對於6 MWh+產品,容量和格式仍有待500Ah+電芯的主流採用。

主要地區發展模式分析

美國:技術創新與市場機制並重

美國儲能市場展現出技術創新與成熟市場機制的結合優勢。2024年美國新增10 GW儲能容量,加州和德州引領擴建,其中加州電池儲能已能在晚間尖峰時段完全取代天然氣供電,開創全新電網治理典範。

關鍵特徵

  • 技術配比優化:每新增3 GW太陽能搭配1 GW儲能,預計2025年將提升至每1.7 GW太陽能配1 GW儲能
  • 市場導向機制:90%以上為電網級(FTM)應用,商業模式相對成熟
  • 政策不確定性:川普政府上任後,激勵政策面臨延遲或取消風險,但2026年關稅上調正推動2025年安裝潮

歐洲:多元化發展與市場重構

歐洲儲能市場2024年新增19.1 GWh安裝容量,年增12.4%,預計2025年將達近27 GWh,年增41%。市場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義大利透過電網級安裝已超越德國和英國,成為歐洲最大儲能市場。

發展特點

  • 市場多元化:從義大利、德國、英國主導轉向多地區成長格局
  • 應用分化明顯:用戶側(BTM)儲能在2024年下降後預計穩定成長,電網級(FTM)市場快速發展
  • 價格競爭激烈:第二季DC側平均價格預期為74美元/kWh(FOB),較2024年第四季下降8.6%

中國:產業鏈優勢與技術領先

中國在全球儲能產業鏈中占據主導地位,CATL連續八年位居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第一,2024年第一季儲能電芯出貨量超過13 GWh,全球市占率達38%。

競爭優勢

  • 完整產業鏈:從原材料到電芯製造的垂直整合優勢
  • 技術創新能力:推出鈉離子電池技術,能量密度達175Wh/kg,成本預期比鋰電池低20%
  • 全球化布局:CATL在匈牙利建廠,服務歐洲市場;在印尼建設15 GWh產能設施
  • 規模經濟效應:2025年第二季電芯價格預期降至38.8美元/kWh

新興市場:高速成長的新動能

中東和非洲地區2024年儲能安裝容量為2.7 GWh,預計2025年將以381%的驚人增速達到13 GWh,成為全球成長最快地區。沙烏地阿拉伯將引領發展,主要專案包括比亞迪的2.6 GWh和陽光電源的7.8 GWh。

台灣儲能市場現況與挑戰分析

市場供需失衡現象

台灣儲能市場目前面臨結構性供需失衡。台電對動態調頻備轉容量(dReg)和強化動態調頻備轉容量(E-dReg)需求上限為500 MW,但dReg總容量已達784.7 MW,明顯超過2025年目標。這種供給過剩導致容量費用降至零,業者收入僅剩原先的30%。

政策規劃課題

相較於國際市場的前瞻規劃,台灣儲能產業政策常呈現被動反應特徵。雖然國發會設定2030年3 GW儲能容量目標,但缺乏2025-2030年的階段性目標,長期規劃有待加強。

再生能源配套滯後

台灣儲能發展速度超過再生能源安裝進度,這與國際主流發展邏輯相反。全球經驗顯示,儲能應配合再生能源發展而非超前部署,否則容易形成投資浪費。

國際經驗借鏡與啟示

德國經驗:政策穩定性的重要性

德國再生能源政策經歷三個階段演進:FIT制的EEG 1.0(2000年)、Market Premium制的EEG 2.0(2014年)、競標制的EEG 3.0(2017年)。每次政策轉換都伴隨市場結構調整,但政策方向的一致性確保了產業發展的穩定性。

啟示:政策穩定性和長期規劃對於儲能產業發展至關重要,頻繁的政策調整可能影響投資信心。

美國經驗:市場機制與技術創新

美國儲能市場成功在於建立了"再生能源+儲能+電網"的三位一體系統模型,並透過成熟的市場機制推動技術創新。加州和德州的成功經驗證明,適當的市場設計能夠有效激勵投資並推動技術進步。

啟示:完善的市場機制設計是推動儲能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單純依賴補貼政策難以持續。

中國經驗:產業鏈整合優勢

中國儲能產業的成功源於完整的產業鏈整合和規模經濟效應。從原材料控制到製造技術,再到應用市場,形成了競爭優勢的閉環。

啟示:產業鏈完整性和技術自主能力是參與全球競爭的關鍵要素。

台灣市場機會與發展建議

中小企業市場機會

技術服務導向:隨著大型案場市場趨於飽和,專業技術服務和客製化解決方案需求增加。台灣企業憑藉世界級的精密製造能力和卓越的系統整合技術,在開發高品質儲能產品方面具備獨特優勢,特別是針對中小企業和家庭用戶的客製化解決方案。

利基市場定位:台灣在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應用領域擁有深厚技術底蘊,如醫療設施、數據中心、半導體廠房等對電力品質要求極高的場景。這些正是台灣產業的強項領域,結合我們在ICT產業的全球領導地位,有望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家庭儲能發展潛力

政策環境改善:隨著電價結構合理化和時間電價推廣,家庭儲能的經濟性將逐步改善。

技術成本下降:國際競爭加劇推動技術成本持續下降,使家庭儲能系統更具可負擔性。

防災需求增長:極端氣候頻發提升了家庭對備用電源的需求。

戰略發展建議

發揮既有優勢:台灣應充分運用在半導體、精密製造和系統整合方面的世界級實力,這些正是儲能產業最需要的核心能力。我們的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已建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這為進軍儲能市場提供了強大基礎。

產業鏈合作:以台灣優越的產業基礎為核心,加強與國際領先企業的策略聯盟,形成互補優勢。台灣企業的高品質製造能力和快速回應市場需求的靈活性,正是國際合作夥伴所重視的特質。

市場機制優化:借鏡國際先進經驗,建立更加靈活的需求曲線機制,充分發揮台灣在政策制定和執行效率方面的優勢。

創新研發投入:結合台灣在AI、物聯網和5G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開發下一代智慧儲能解決方案。台灣的研發能量和創新速度在亞洲地區首屈一指,這是我們在全球競爭中的重要武器。

結論與展望

全球儲能市場正進入技術驅動的新發展階段,成本下降和技術進步使產業走向多元化發展。台灣憑藉在半導體、精密製造、系統整合等領域的世界級優勢,在全球儲能產業鏈中占據重要戰略地位。

從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技術、台達電的電源管理專長,到廣達、鴻海等系統整合巨擘,台灣已建構出完整且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系統。這些深厚的產業基礎,正是發展儲能產業的最佳基石。

雖然在大型案場市場面臨階段性調整,但台灣企業在技術創新、品質管控和快速回應市場需求方面的優勢依然明顯。關鍵在於善用既有的產業優勢,找到最適合的市場定位和發展路徑。

通過學習國際先進經驗,結合台灣獨特的產業基礎和創新能量,我們的儲能產業有望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重要的是要保持戰略定力,發揮台灣企業一貫的韌性和適應力,專注於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的深度結合。

未來十年將是全球儲能產業的黃金發展期。台灣應把握這一歷史機遇,運用我們在高科技產業的領先地位和卓越的執行能力,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潮中發揮關鍵作用,續寫台灣科技奇蹟的新篇章。

文章資料來源

  1. InfoLink Consulting - Global energy storage market review and outlook (2025年1月24日)
  2. InfoLink Consulting - Post-Intersolar Europe 2025 Report: ESS (2025年5月12日)
  3. InfoLink Consulting - 1Q24 Energy-storage cell shipment ranking (2024年5月10日)
  4. IMARC Group - Energy Storage Systems Market Report 2025-2033
  5. SNE Research - 全球電池市場占有率分析報告
  6. 優分析UAnalyze - "2025美國能源趨勢大解碼:再生能源與儲能電網雙引擎啟動" (2025年3月20日)
  7. Reccessary - "Taiwan faces energy storage project cancellation surge amid oversupplies"
  8. 台灣再生能源資訊網 - "以德國為例,再生能源市場政策的贏家與輸家"
  9. 能源知識庫 - "德國國家能源政策評析報告(2022年版)"
  10. 能源知識庫 - "儲能成本與效能指標"
  11. 天下雜誌 - "寧德時代香港二次上市破紀錄、鈉電池不怕美國封鎖" (2025年6月)
  12. 維基百科 - "寧德時代" 條目 (2025年更新)
  13. 經濟部工業技術研究院 - "領導廠商動見觀瞻-寧德時代電動車動力電池技術動態"
  14.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 - "寧德時代確認2027年開始小量生產固態電池" (2024年11月12日)
  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 全球總體經濟預測資料
  16. 經濟部能源局 - 台灣能源統計資料
  17. 國家發展委員會 - 2030年儲能容量目標規劃
  18. 台灣電力公司 - dReg和E-dReg容量數據
  19. World Economic Forum - 全球燈塔工廠認證資料
  20. BloombergNEF - 全球儲能市場趨勢分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an Wu 吳信典
30會員
155內容數
我是 Stan Wu 吳信典。 我相信:「我們從程式設計的邏輯世界走來,以為萬物都能被預測與控制,直到遇見 AI,才發現智慧不只是規則的堆疊,而是滲透在無數經驗中的模糊與真實。」 我也始終堅信:「簡單,就是極致的美學。」
Stan Wu 吳信典的其他內容
2025/07/09
在現代社會,能源供應與公共安全密不可分,特別是家戶普遍使用的瓦斯,更與每個人的生活安全息息相關。隨著設備老化、法規精進,安全設備升級與相關費用的公平性,逐漸成為社會討論的新焦點。
Thumbnail
2025/07/09
在現代社會,能源供應與公共安全密不可分,特別是家戶普遍使用的瓦斯,更與每個人的生活安全息息相關。隨著設備老化、法規精進,安全設備升級與相關費用的公平性,逐漸成為社會討論的新焦點。
Thumbnail
2025/07/09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退休金缺口與財富不均問題日益嚴峻,金融監理機關陸續推出各項促進長期投資、強化退休保障的政策工具。2025年7月上線的TISA(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
Thumbnail
2025/07/09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退休金缺口與財富不均問題日益嚴峻,金融監理機關陸續推出各項促進長期投資、強化退休保障的政策工具。2025年7月上線的TISA(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
Thumbnail
2025/07/06
一個南非出生的億萬富翁,能否用Tesla和SpaceX的成功模式顛覆美國政治?當科技巨頭遇上政治現實 2025年7月5日,世界首富伊隆·馬斯克在X平台上宣布了一個震撼政壇的消息:「美國黨正式成立,還給你們自由。」這個看似簡單的社群媒體貼文,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政治野心?
Thumbnail
2025/07/06
一個南非出生的億萬富翁,能否用Tesla和SpaceX的成功模式顛覆美國政治?當科技巨頭遇上政治現實 2025年7月5日,世界首富伊隆·馬斯克在X平台上宣布了一個震撼政壇的消息:「美國黨正式成立,還給你們自由。」這個看似簡單的社群媒體貼文,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政治野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持續波動的大環境下,台灣這個亞洲小巨人如何在不確定性的海洋中穩健前行,成了廣大讀者關注的焦點。隨著2023年即將結束,展望未來兩年,我們不僅需要關心台灣經濟的增長動力,也必須正視潛在的風險。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台灣2025年的經濟前景,旨在為各位讀者提供一個全面的解析,明確其增長動力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持續波動的大環境下,台灣這個亞洲小巨人如何在不確定性的海洋中穩健前行,成了廣大讀者關注的焦點。隨著2023年即將結束,展望未來兩年,我們不僅需要關心台灣經濟的增長動力,也必須正視潛在的風險。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台灣2025年的經濟前景,旨在為各位讀者提供一個全面的解析,明確其增長動力
Thumbnail
外媒報導台灣缺電問題恐成全球晶片業變數,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表示,目前電力充足;至於 AI 新增用電評估是經過「精準計算」,以目前估算結果來看,準備電量亦足夠。
Thumbnail
外媒報導台灣缺電問題恐成全球晶片業變數,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表示,目前電力充足;至於 AI 新增用電評估是經過「精準計算」,以目前估算結果來看,準備電量亦足夠。
Thumbnail
臺灣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計劃擴大投入綠能投資。本文探討能源轉型的議題與挑戰,並分析企業在綠能領域的發展。討論了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前景,以及綠色金融機制的重要性。同時介紹了雲豹能源作為在能源轉型軌道上的優質企業案例。
Thumbnail
臺灣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計劃擴大投入綠能投資。本文探討能源轉型的議題與挑戰,並分析企業在綠能領域的發展。討論了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前景,以及綠色金融機制的重要性。同時介紹了雲豹能源作為在能源轉型軌道上的優質企業案例。
Thumbnail
四月起臺灣平均調漲幅度達11%。對於電動車來說,電價的上漲可能會增加用戶的充電成本,但也促使用戶更加關注充電效率和節能。對於充電營運商來說,電價的調漲意味著運營成本的增加,但也促使充電站業者尋求更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統或技術創新。對於綠能來說,電價的上漲可能會刺激對再生能源的需求。
Thumbnail
四月起臺灣平均調漲幅度達11%。對於電動車來說,電價的上漲可能會增加用戶的充電成本,但也促使用戶更加關注充電效率和節能。對於充電營運商來說,電價的調漲意味著運營成本的增加,但也促使充電站業者尋求更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統或技術創新。對於綠能來說,電價的上漲可能會刺激對再生能源的需求。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全球光伏裝機量將於今年持續成長。Topcon 技術將有利於 PI 網版銷售。 2.全球在地化供應將帶動網版需求。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全球光伏裝機量將於今年持續成長。Topcon 技術將有利於 PI 網版銷售。 2.全球在地化供應將帶動網版需求。
Thumbnail
1.台灣政治環境變化對整體綠能市場影響有限,差異在於推進速度。 2.未來售電比例將拉高,工程比例將下降。 3.再生能源的核心競爭了在於溝通,而非技術。雲豹透過自身銀行、營運、地方溝通資源,投資規模較小的再生能源公司,創造雙贏。 4.未來將借助台灣的技術經驗,進軍東南亞、日本市場。
Thumbnail
1.台灣政治環境變化對整體綠能市場影響有限,差異在於推進速度。 2.未來售電比例將拉高,工程比例將下降。 3.再生能源的核心競爭了在於溝通,而非技術。雲豹透過自身銀行、營運、地方溝通資源,投資規模較小的再生能源公司,創造雙贏。 4.未來將借助台灣的技術經驗,進軍東南亞、日本市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