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AI生成文章「機械感」的實用提示詞技巧與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透過設定具體人物角色,讓AI模擬真實人類的語言風格:
> 提示詞範例:
> 「請以『30歲教育工作者』的口吻寫作,背景為有5年教學經驗的國文老師。風格需口語化,偶爾夾雜教學現場的專業術語(如『素養導向』、『差異化教學』),並在段落中穿插個人對學生互動的真實感受。」
二、風格參考與樣本模仿
提供人類寫作的樣本,要求AI模仿其特點:
> 提示詞範例:
> 「參考以下文章風格(附上真實人類寫作的段落),保持其『自然停頓』和『情感流露』的特質,但主題改為『遠距辦公的優缺點』。避免使用『首先、其次』等過渡詞,改用口語化的連接方式。」
三、刻意加入「不完美」元素
人類寫作常有口語化、非邏輯性表達,可透過提示詞要求AI模擬:
> 提示詞範例:
> 「在回答中需包含:1. 1-2句不完整句子(如『這個嘛…其實很難說』);2. 使用特定口頭禪(如『對吧』、『你懂的』);3. 偶爾插入與主題相關的個人軼事(即使虛構也需真實感)。」
四、限制詞彙與句式
禁止AI使用高頻「機械感」詞彙,並控制句子長度:
> 提示詞範例:
> 「禁止使用『事實上、總體而言、另一方面』等詞彙。每句不超過25字,段落開頭需以疑問句或感嘆句起始。整體語氣需帶有輕微質疑(如『或許可以這樣想?』)。」
五、融合個人視角與經歷
賦予AI虛構但具體的個人背景,增強真實感:
> 提示詞範例:
> 「你是一名熱愛烘焙的金融分析師,曾因市場波動聯想到烤箱溫度控制。討論投資風險時,請結合烘焙失敗的比喻(如『就像蛋糕塌陷,過度槓桿會讓資產結構不穩』)。」
六、技術性後處理建議
若需進一步優化,可搭配工具與人工潤色:
- 翻譯重組法:將AI生成文本先譯為英文,再譯回中文,重新調整語序。
- 檢測工具:使用「朱雀大模型」或「AIGC檢測器」找出殘留AI痕跡並修改。
關鍵在於透過提示詞引導AI「打破完美框架」,融入人性化特質(如情感、不規則表達)。實際應用時可混合多種方法,並根據文本類型調整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