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個朋友曾經跟我說,她很羨慕我無論是換工作、裸辭都能夠很快地下定決心,說換就換;每次跟她見面她都說想換工作,過了幾年後,我已經換了3~4份工作、她還在同一間公司。前陣子我們約吃飯時,她說她每天都在想著當天要提離職、但是都沒有勇氣提,她覺得跟我見面應該可以帶給她一些立刻提離職的勇氣。她還提到,她得到一個offer時都會考慮很多,甚至會去廟裡求籤詢問是否該換到那份工作。
我突然想到這件事,於是我想來分享我過去換工作的一些經驗和體會,或許會對一些跟她一樣情況的人有些幫助。
首先我想強調的事,”脫離惡劣職場環境”的推力通常都是驅使我換工作的原因,而非”對新工作的嚮往”的拉力。因此,關於"被挖角到更高的職位”這種被拉力驅使的情境,以下我的經驗可能沒辦法給到太多的參考。
1. 我是否該裸辭?
我過去曾經裸辭過兩次,主要有兩種狀況:
1)這份工作影響了我的身心健康:
當一份工作已經影響了我的心理狀態(比如主管口出惡言讓我覺得自己沒價值、被同事霸凌);或是常常加班導致作息不正常、讓身體明顯的出狀況。以上情況我就算沒找到工作,也一定會直接離職。
2)這份工作一無是處,繼續待下去只是浪費我的生命:
我就曾經遇到過一份工作,讓我覺得繼續待下去是浪費我的生命(詳細故事之後會在我的"歷險記"系列提到)。
工作的本質就是用時間換取金錢,若是連一分鐘都不想要繼續把時間賣給這間公司,就可以直接離職了。
關於甚麼叫做"一無是處"的工作,舉例來說:
有的工作雖然老闆很爛,但還是可以從工作內容當中學到東西;有的工作內容和老闆都很爛,但薪水很高...。
只要能想到任何一點可以吸引我留下來的誘因,就不算是一無是處(若是那個好的誘因已經被其他推力蓋過了,那就是一無是處)。
我想大多數人會害怕”裸辭”,多半是因為對待業期間經濟壓力的擔憂;以我自己待業的經驗,裸辭確實需要做一些心態上的調整。
首先,若是擔心自己待業太久的話,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最長的待業期限,在期限快到之前就開始放寬標準、海投履歷,有時候好的工作就是這樣不期而遇。
我認為金融業是一個大產業,不會完全沒有下一個工作機會。只是要遇到完全符合自己條件的工作,確實需要時間和運氣(不可能在你剛好想換工作的時候,好工作就出現了,除非你平常做了很多好事)。
若是想著:即使下一份工作不完全符合自己所有期待的條件,但就算這份新工作再差、應該都不會比上一份差了,這麼想的話或許找工作會更容易。
另外,關於裸辭的心態,我想補充:
1) 繼續待在一個不適合的地方不會讓自己感到更安心;反而還會讓自己更焦慮。
2) 人生最重要的資產是"時間”,其次才是”金錢”。與其在不對的地方浪費時間精力、不如把時間花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準備面試。
3) 賺錢再重要都不比健康重要,維持好的狀態才能在下一份工作走的更長遠。
後來我那位朋友,當她下定決心裸辭的時候,神奇的事發生了:就在她離職申請已經送出去之後,有人剛好介紹給她一個公司內轉的缺,她就順利調到其他的單位了。
於是我學到一件事:當內心真的非常焦慮、無法下定決心的時候,要相信宇宙會為自己做最好的安排。
追蹤我的IG: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