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聯準會內部觀點方面,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利傾向今年秋季降息兩次,理事華勒支持七月降息,但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古爾斯比憂心川普的高關稅計畫恐加劇通膨,顯示聯準會在未來決策上將面臨艱難權衡。野村證券警告,若美國第四季核心 CPI 升至 3.3%,恐令降息延後至年底且幅度有限,與市場期待出現落差。
儘管政策不確定性高,美股在 AI 熱潮推動下表現強勁,輝達市值衝破 4 兆美元,帶動那斯達克上攻。Datatrek 認為當前股市估值尚屬合理,預期那斯達克在十月中前仍有 15% 至 20% 上漲空間,高盛亦指出商業、情緒與結構性週期共振支撐多頭氛圍。然而,標普 500 預期本益比升至 22.4 倍,部分專家憂心過高估值恐引發回檔,高盛並列出經濟增速放緩、利率長期高企及美元走貶等潛在利空,若川普同時祭出關稅及減稅支出計畫,恐引發停滯性通膨。
川普積極推動「美國優先」政策,計畫對大多數貿易夥伴課徵統一 15% 至 20% 關稅,對巴西、墨西哥、歐盟、越南等部分國家或產業更開出 20% 至 50% 的高稅率。他最新宣布自 8 月 1 日起,將對銅礦課徵 50% 關稅,涵蓋精煉銅及半成品。由於銅是 AI 資料中心、電網與軍工產業的關鍵原料,美國自產僅 110 萬噸,低於 160 萬噸的國內精煉銅需求,且新礦區平均開發需時 17 年,短期難以自給,恐大幅推升基建與產業成本。紐約 9 月期銅價已曾飆升 13%,創歷史新高。
此舉引發全球反彈。巴西總統盧拉揚言採取對等報復,歐盟也表達強烈不滿,警告關稅將推升通膨、阻礙經濟成長。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林拜爾表示,如果貿易談判失敗,德國政府將考慮採取「果斷的反制措施」。德意志銀行警告,市場過度低估川普可能解僱聯準會主席鮑爾的風險,一旦發生恐引發美元與美國國債的拋售潮,衝擊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儘管市場目前對川普關稅舉措反應仍平靜,多數投資人抱持「川普總是退縮」(TACO)心態,但若此次他態度強硬,恐引發市場劇烈震盪。
AI 資本競賽持續升溫,美國今年上半年誕生 36 家獨角獸,總估值超過 920 億美元,其中 AI 領域融資達 32.3 億美元。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在白宮與川普會面,反映晶片出口管制已令輝達預期 7 月財報損失高達 80 億美元訂單。台積電則持續擴展 AI 晶片與先進封裝布局,即便新台幣升值可能壓抑毛利率,但法人看好 CoWoS 產能至 2025 年底上看每月 7 萬片,美國大而美法案調高半導體投資抵減稅率至 35%,也利於其分散關稅風險。特斯拉則面臨自駕車技術爭議與 Grok AI 的商業化挑戰,第二季交付量年減 13.5%,反映市場對其純視覺方案存疑。
人工智慧快速發展正重塑勞動市場,高盛預估未來三至五年全球銀行業將有 20 萬職位受 AI 衝擊,科技巨頭雖大舉招攬 AI 人才,卻同步裁員。微軟執行長納德拉坦言,內部已有 20%-30% 程式碼由 AI 自動生成,帶動產業人才結構重整。
亞洲方面,日本成為全球資金焦點,4 月外資買超日本資產達 9.16 兆日圓。Pimco 認為日本正處百年一遇改革機遇,雖美日貿易緊張潛在風險仍存,但雙方傾向和平解決。中國則面臨通縮與美國關稅壓力,人民幣近期走強,中國央行被建議再推 1 至 1.5 兆元刺激,並壓制惡性價格戰。香港積極布局數位經濟及盛事經濟,Bitcoin Asia 2025 將於 8 月舉辦,恆生指數年內累漲逾 20%,房市在政策及資金支撐下現復甦跡象。
此外,印度證券監管機構對 Jane Street Group 展開調查,指其透過指數操縱策略單日獲利達 8800 萬美元,並沒收約 5.8 億美元非法所得,顯示新興市場監管趨嚴。醫藥領域則有默沙東以 100 億美元收購 Verona Pharma,藉以填補抗癌藥 Keytruda 專利到期的營收缺口。達美航空也上調全年獲利展望,反映航空需求回溫,但經濟艙需求仍顯疲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