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 實習護士的日常插秧─努力成為不秀逗的護士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雖然我是如願進入護理學校就讀的,但姑姑、叔叔們有時會跟我打趣說:

「畢業後,到了哪家醫院工作,記得要告訴我,因為我絕對不會去那家醫院看病的!」


那時韓流還未攻入台灣,日劇還是當道的年代,某年暑假的日本台,正播出秀逗小護士系列的電視劇。他們擔心我就像是那樣的『秀逗小護士』。


而我自己也懷疑,自己有能力成為『不秀逗』的護士嗎?

老實說,我在唸書和實習的時候,總是不太懂書上敘述的是什麼?臨床老師在講什麼?


唸書的時候,就只能盡量背,背下老師一而再、再而三、不斷耳提面命的那些提醒重點。而實習的時候,也只能跟緊在老師的後面,牢牢記下她示範、交代給我們的每件事。

但我做的好嗎?我覺得做的不好。


努力記下每日常規:幾點交班點班、幾點對藥給藥、幾點要量血糖血壓呼吸心跳、幾點要把護理記錄初稿先給老師看過,再給臨床學姐核對過,才能書寫在病歷上、要記得10~11點去訂中餐,不然中午會沒飯吃、下午再繼續輪迴,幾點對藥給藥、量血糖血壓呼吸心跳、完成護理記錄和其他護理活動。


光是在小護生的階段,就覺得有點吃力,真正的臨床工作內容,可不只有這些而已呢!


有時候,實習老師會幫我們爭取「練技術」的機會,但機會有限,人數太多,好不容易爭取到,也會在老師、同學的協助下完成,根本就沒有真正完整獨立的做完一次臨床技術。


記得在小護生實習的某一天,剛剛中午休息時間結束,老師還沒來,而我們正聚在護理站忘記在討論什麼事情了。學姐突然衝進護理站,推著急救車又立刻往外衝;另一位學姐又衝進護理站,抄起電話按了總機,迅速說了:「XXX病房999」。掛下電話後,又往外衝了。


我們呆立在護理站內,所有人都傻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急救現場〞嗎?

那我們要做什麼?

我們能做什麼?

老師來了若發現我們都還呆呆站在護理站,沒有去幫忙,又會說我們什麼?


但我們會急救嗎?不會。

還是我們可以站在外面觀摩呢?

可是什麼都不懂的我們,會不會反而成為累贅?


無數的問題在腦中不斷的出現,搜尋引擎運轉未果之際,開始有醫師、和其他樓層的護理師陸續抵達,奔向「急救現場」。

偶有幾位眼神投向護理站,我們頓時心領神會。伸出手指出方向,「在那邊。」

對方點頭示意後,繼續勇往前奔。


似乎找到能做的事了!

我們開始對著每一位衝過來的醫護人員,指引方向。


一位醫師,似乎剛午睡起來,還來不及穿上白袍。

趕忙衝去幫病人急救的路上,邊跑邊揮開醫師袍,右手努力尋找要穿入的洞口,左手拉住領口往頭上一繞,俐落的完成「白袍加身」的動作。

還沒開口詢問,我們已經精準的說出床號,並且指出方向「往左邊」。

這位醫師,左手伸出袖口,終於完成穿白袍的動作,腳也不停歇的循著我們指引的方向跑去,卻不忘回頭誇讚我們:「對了!妳們這樣就對了!對對對,就是要這樣!」


咦~我們做對了什麼?

只是站在護理站,為每個前來支援的醫護人員指引方向,這樣就做對事情了?

就這麼簡單嗎?


後來老師知道了這件事情,也知道我們得到誇獎後(當然是我們自己說的),並沒有說什麼。


原來,姑姑叔叔們的顧忌是對的,他們才是真正有智慧和遠見的人啊!


這真的很像電視劇上演的「秀逗小護士」的情節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可能不適合護理
2會員
52內容數
走了18年護理臨床,現在才發現不適合,會不會太晚了?
2025/04/14
本文分享一位外科主任如何透過嚴謹的知識傳授和實務訓練,提升團隊成員的專業能力。主任的教學風格獨特,重視專業知識的深入理解和實踐應用,並鼓勵團隊成員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作者詳細描述了在主任指導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包括參與晨會、讀書報告、英文簡報訓練等,以及從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和成就感。
Thumbnail
2025/04/14
本文分享一位外科主任如何透過嚴謹的知識傳授和實務訓練,提升團隊成員的專業能力。主任的教學風格獨特,重視專業知識的深入理解和實踐應用,並鼓勵團隊成員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作者詳細描述了在主任指導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包括參與晨會、讀書報告、英文簡報訓練等,以及從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和成就感。
Thumbnail
2025/03/05
關於護理人員跨科調動,是否會影響到病人安全?是否會增加護理人員的壓力? 很簡單的反問一句:如果讓骨科醫師幫你開腦袋,你覺得安不安心呢? 這就是跨科調動的風險問題啊!
Thumbnail
2025/03/05
關於護理人員跨科調動,是否會影響到病人安全?是否會增加護理人員的壓力? 很簡單的反問一句:如果讓骨科醫師幫你開腦袋,你覺得安不安心呢? 這就是跨科調動的風險問題啊!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分享臨床傷口護理經驗,探討不同敷料在傷口保濕上的應用,並強調正確的傷口評估與敷料選擇的重要性,呼籲讀者勿輕信網路謠言,應理性思考並仔細閱讀產品說明。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分享臨床傷口護理經驗,探討不同敷料在傷口保濕上的應用,並強調正確的傷口評估與敷料選擇的重要性,呼籲讀者勿輕信網路謠言,應理性思考並仔細閱讀產品說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雖然我是如願進入護理學校就讀的,但姑姑、叔叔們有時會跟我打趣說:「畢業後,到了哪家醫院工作,記得要告訴我,因為我絕對不會去那家醫院看病的!」 那時韓流還未攻入台灣,日劇還是當道的年代,某年暑假的日本台,正播出秀逗小護士系列的電視劇。他們擔心我就像是那樣的『秀逗小護士』。
Thumbnail
雖然我是如願進入護理學校就讀的,但姑姑、叔叔們有時會跟我打趣說:「畢業後,到了哪家醫院工作,記得要告訴我,因為我絕對不會去那家醫院看病的!」 那時韓流還未攻入台灣,日劇還是當道的年代,某年暑假的日本台,正播出秀逗小護士系列的電視劇。他們擔心我就像是那樣的『秀逗小護士』。
Thumbnail
朋友的朋友的女兒,拿到英國的「皇家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製作人碩士學位,準備回中國發展,問我可不可以跟女兒聊一聊(以下省略一小時的精闢分析與問答)。所有出國唸書的人,「手術前」我都會約法三章:不要吸毒,不要懷孕,學習跟認識朋友都要多樣性。「手術後」的人,要注意什麼呢?
Thumbnail
朋友的朋友的女兒,拿到英國的「皇家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製作人碩士學位,準備回中國發展,問我可不可以跟女兒聊一聊(以下省略一小時的精闢分析與問答)。所有出國唸書的人,「手術前」我都會約法三章:不要吸毒,不要懷孕,學習跟認識朋友都要多樣性。「手術後」的人,要注意什麼呢?
Thumbnail
診所有個學姊要離職去考藥學系了。她很聰明,也很年輕,剛分手,毫無牽掛。 聽到這個消息,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好羨慕」。我羨慕有勇氣開啟新旅程的人。 我自己的姊姊也是,她大學畢業後,做了幾年本科的工作,發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就勇敢地離職,在家讀書一年,考上了研究所,再讀五年,終於得到那張執照。 從
Thumbnail
診所有個學姊要離職去考藥學系了。她很聰明,也很年輕,剛分手,毫無牽掛。 聽到這個消息,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好羨慕」。我羨慕有勇氣開啟新旅程的人。 我自己的姊姊也是,她大學畢業後,做了幾年本科的工作,發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就勇敢地離職,在家讀書一年,考上了研究所,再讀五年,終於得到那張執照。 從
Thumbnail
高中畢業前,因為委任為班長、衛生組組長(高中第二年什麼都不想做,結果還是被選為吃力不討好的衛生組組長—很多時候寧願自己來做打掃總比一直央求別人來做得好。高三再成為班長。)
Thumbnail
高中畢業前,因為委任為班長、衛生組組長(高中第二年什麼都不想做,結果還是被選為吃力不討好的衛生組組長—很多時候寧願自己來做打掃總比一直央求別人來做得好。高三再成為班長。)
Thumbnail
契機 到我的故事,我的傳奇,也差不多高中篇也接近尾聲了, 高中畢業代表著確定要離開這個地方, 在我們那個年代通常大學都要離家越遠越好, 也有的人選擇就近讀混學歷就好, 有的甚至去了軍校,其中咪咪決定要加入國軍的行列,被我偷偷地笑, 我這邊不是歧視女生,有些女生還蠻厲害的, 甚至比我
Thumbnail
契機 到我的故事,我的傳奇,也差不多高中篇也接近尾聲了, 高中畢業代表著確定要離開這個地方, 在我們那個年代通常大學都要離家越遠越好, 也有的人選擇就近讀混學歷就好, 有的甚至去了軍校,其中咪咪決定要加入國軍的行列,被我偷偷地笑, 我這邊不是歧視女生,有些女生還蠻厲害的, 甚至比我
Thumbnail
幾乎是每一次,熱門話題或綜藝節目當中出現關於外貌或病痛被拿來取樂的喬段,我都會感受到程度不一的不適。 因為我曾經就是那個因為病痛,無端被路人指責嘲弄的對象。
Thumbnail
幾乎是每一次,熱門話題或綜藝節目當中出現關於外貌或病痛被拿來取樂的喬段,我都會感受到程度不一的不適。 因為我曾經就是那個因為病痛,無端被路人指責嘲弄的對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