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戴上眼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13 年,Google Glass 風風火火登場。一副像未來特工會戴的眼鏡,內建螢幕、相機、語音操控,被譽為人類進化的下一步。結果從夢想滑進現實,被批評醜、不自然、不尊重隱私,很快銷聲匿跡。但十年後的現在,AI 五大巨頭:Meta、Google、Amazon、Apple、Microsoft,加上沒有硬體卻力量越來越大的 OpenAI,全都不約而同地又把目光放回了智慧眼鏡。

這一次,跟上次有什麼不一樣?這次我們真的準備好了?


Google Glass 失敗的真正原因:太像科技,不像生活

raw-image

Google Glass 的夢想太遠,產品太早。當年它試圖用一塊微型螢幕、語音助理與拍照功能,定義穿戴式科技的未來。但問題是,它既不像眼鏡也不像手機。配戴它,不但不時尚、不舒適,還讓周圍的人覺得被偷拍而不安。

它成了尷尬的社會符號,也沒有真正解決日常的需求。結果就是產品不被愛、體驗不夠好、應用不夠多元,Google 最終將它轉向企業用途,宣告消費市場失敗。


Ray-Ban Meta:當精品變聰明,你才願意天天戴上它

raw-image

Meta 吃了 Google 的教訓,這次乾脆找來最懂讓人想戴眼鏡的公司合作EssilorLuxottica。這家公司是由法國鏡片巨頭 Essilor 和義大利時尚眼鏡王者 Luxottica 合併而成,旗下擁有 Ray-Ban、Oakley、Persol、甚至 Prada、Chanel 等代工與品牌授權。Meta 不只是買設計,而是實打實投下 10 億美元,與其展開聯合研發。Ray-Ban Stories 雖然初代反應普通,但第二代 Ray-Ban Meta 正式打中時尚 × 智能的交集。

這點我自己感受特別深,因為我實際就買了一副 Ray-Ban Meta。開箱那一刻,真的就像打開精品,精緻、有質感、毫無科技宅味。戴上後幾乎看不出和一般太陽眼鏡有何不同,但只要一聲語音就能拍照、聽音樂、串流資料,整體反應快到讓人驚艷。不卡頓、不做作,是真的能拿來用的眼鏡。

這不是一副眼鏡,是一個平台戰略。過去 Meta(Facebook)試圖在 app 生態系中扮演主角,但無法避開 iOS 與 Android 的限制。他們學到一件事:如果你不能控制平台,你永遠只是別人的租戶。

策略是三箭齊發:

  1. 開源 LLaMA:讓開發者生態自己長出來
  2. 推出 Meta AI 助理:讓 AI 成為日常第一個問話對象
  3. 眼鏡作為介面:讓這些互動變成隨身而自然的習慣

這樣的設計不是取代手機,而是重新定義什麼是人機互動的起點。AI 不再被困在 app 裡,而是主動參與你看、你說、你在意的事情。


Google、Amazon、Apple、Microsoft:各戴一副眼鏡

Meta 的這一步,讓其他科技巨頭也不敢鬆懈。各家動作如下:

  • Google × Gentle Monster:Google 雖然在 Glass 失利後沉寂多年,但並未放棄眼鏡市場。2023 年,他們悄悄入股韓國知名潮流眼鏡品牌 Gentle Monster,後者以獨特設計與年輕時尚圈高度關聯而聞名。Google 這次沒有再犯 Glass 的錯,而是透過品牌合作,試圖把眼鏡變得更潮、更能融入生活。雖然目前還未見到新產品發表,但從專利申請與人員流動來看,Google 正在布局第二次智慧眼鏡反攻
raw-image
  • Amazon × Echo Frames:Amazon 的策略比較單純:讓 Alexa 無所不在。他們推出的 Echo Frames,外觀與普通眼鏡差不多,但骨傳導耳機、聲控助理全都內建。使用者可以透過語音聽新聞、查行程、接電話,搭配 Amazon 生態系相當順手。不過目前僅在美國販售,並未大量推廣全球市場
  • Apple Vision Pro:Apple 雖然 Vision Pro 不是眼鏡,但蘋果長年投入「AR 眼鏡」相關專利與技術,未來推出輕量智慧眼鏡幾乎已是時間問題
  • Microsoft:HoloLens 在消費市場失利後,Microsoft 可能會選擇把重點放在 Copilot 和 AI SDK,提供 AI 能力給別人的裝置用,而不自己做眼鏡

OpenAI:不做眼鏡,但可能是所有眼鏡的大腦

雖然 OpenAI 自己沒有做任何穿戴裝置,但它已經在多項硬體合作中,扮演 AI 語言模型的提供者與大腦角色。

  1. Humane AI Pin:這是一款你可以別在胸口的裝置,沒有螢幕、沒有 app,全靠 GPT 模型支撐語音對話與資訊顯示。未來甚至可能整合至眼鏡
  2. Rabbit R1:手持型的非 app 裝置,利用 GPT 處理語言指令,再模擬實際手機操作幫你訂 Uber、訂餐點。這種操作代理的概念,也可能是智慧眼鏡未來的重要一環
  3. 微軟 Copilot 系列:透過與微軟的合作,OpenAI 已深度整合至 Windows、Surface 與鍵盤硬體(Copilot 鍵),將 GPT 從雲端帶進每個工作平台
  4. Jony Ive 合作案:與前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正在開發一款全新 AI 裝置,據傳將打破傳統螢幕與 app 的介面邏輯,引發硬體與互動的全新可能

這次他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和當年的 Google Glass 不同,這次 AI 五強不再只靠技術想像。他們選擇與真正懂設計的眼鏡品牌合作、降低科技感、提升社會接受度、主打「能日常使用的裝置」,而不是只會上新聞但沒人敢戴。

我自己戴著 Ray-Ban Meta,走在路上沒人多看我一眼,但卻可以悄悄拍照、用語音播音樂、傳訊息。這才是真正讓科技潛入生活的方式。接下來,我們不只會看到眼鏡變聰明,更會看到穿戴式裝置成為 AI 平台的新入口。當 AI 成為你眼鏡裡的語音助手,你的世界會不會也慢慢變得不一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邊喝邊想
2會員
82內容數
有些問題,邊喝點東西,邊想,會比較有答案。這裡是我閱讀、觀察、懷疑,然後慢慢轉化的地方。寫的東西有科技、咖啡、酒,偶爾是神話。如果你也喜歡慢慢想事情,跟著我的節奏,這裡或許適合你。
邊喝邊想的其他內容
2025/07/13
從沙到晶圓,揭開 CPU 製程千道工序的秘密。
Thumbnail
2025/07/13
從沙到晶圓,揭開 CPU 製程千道工序的秘密。
Thumbnail
2025/07/13
Intel以EMIB與Foveros重塑封裝,挑戰台積電CoWoS霸主地位。
Thumbnail
2025/07/13
Intel以EMIB與Foveros重塑封裝,挑戰台積電CoWoS霸主地位。
Thumbnail
2025/07/12
百年來太空探索從國家競賽轉向私營革命,夢想與成本成為未來的真正戰場。
Thumbnail
2025/07/12
百年來太空探索從國家競賽轉向私營革命,夢想與成本成為未來的真正戰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工智能:革命性技術的崛起與挑戰 1. 什麼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是指由人類創造的機器或系統,能夠模仿人類智能,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務。這包括學習、問題解決、語言理解、視覺感知等能力。AI系統可以處理大量數據,識別模式,並根據這些信息做出決策或預測。 2.
Thumbnail
人工智能:革命性技術的崛起與挑戰 1. 什麼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是指由人類創造的機器或系統,能夠模仿人類智能,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務。這包括學習、問題解決、語言理解、視覺感知等能力。AI系統可以處理大量數據,識別模式,並根據這些信息做出決策或預測。 2.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追風科技執行長蘇彥彰,在 EiMBA 的創業專題課程中和同學一起開啟創新 AR 眼鏡計畫,一起來看看由他帶領的 Unlimited REALITY 團隊,在智慧眼鏡領域有什麼樣的新發展!本文章節錄自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Thumbnail
追風科技執行長蘇彥彰,在 EiMBA 的創業專題課程中和同學一起開啟創新 AR 眼鏡計畫,一起來看看由他帶領的 Unlimited REALITY 團隊,在智慧眼鏡領域有什麼樣的新發展!本文章節錄自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Thumbnail
在數位化的世界中,用戶介面和信息圖表等視覺元素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ScreenAI的開發為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的融合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Thumbnail
在數位化的世界中,用戶介面和信息圖表等視覺元素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ScreenAI的開發為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的融合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AI 成為了顯學,無論是投資市場、工作習慣、生活環境,強 AI 已然成為無法分割的一環,我們不難預見,這樣的存在必然會如智慧型手機那般,普及全球,甚至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AI 成為了顯學,無論是投資市場、工作習慣、生活環境,強 AI 已然成為無法分割的一環,我們不難預見,這樣的存在必然會如智慧型手機那般,普及全球,甚至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