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有個資深前輩驟然離職,我特地去跟老闆要了交際費,找了一夥共事的同事一起給人餞行.
前輩很感動,直說我這樣真的很好.
我當時單純覺得共事這麼多年,人家也挺照顧我的,沒道理讓人走得這麼冷冷清清,也沒怎麼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我只是有點意外,前輩一向交遊廣闊,海派大方,我約個晚餐,至於這麼感動嗎?後來我們沒什麼聯絡,直到某年前輩託我辦事.
內容我已經想不起來了,不是什麼違法亂紀的大事,就是有點麻煩,要動用人情找高層處理.尷尬的是,當時我跟相關部門主管因為工作上的糾紛沒處好,處境尷尬不好插手,只能非常委婉地告訴前輩,這事我真做不了,人家九成九不理我,搞不好還會壓下,只好請他走正常管道,或者找其他比我有份量的同事幫忙.
找老闆能行,但是我真的很不願意動輒讓事情直達天聽,在我身上打這主意的太多了,我老覺得直屬關係不是這樣用的,除非遇上皇親國戚不得不報告,一般都是老實本份的從同事下手,況且真要捅到老闆面前,前輩完全可以自己來,他的職級年資跟人脈可比我強上太多.
前輩再也沒有聯絡過我,後面我也沒探聽,這事就不了了之.
後來某一年,我負氣向公司提了離職,申請核准以後,我發了離職信給一幫平時有來往的同事,沒想到,事情發展十分出乎意料.
平日偶爾會找我抱怨,想透過我向上反應個什麼事情的同事默不作聲,中午吃飯時候遇上了眼神閃爍,簡單打個招呼就走人.
幾個常有來往的同事,知道消息更是毫無反應.
我離職的消息實在太突然,換證緣故,離職時程訂的也急,來打探的人不少,許多人反反覆覆想套話看我是不是被公司資遣,還是有什麼醜聞才"被消失".真正不捨跑來請吃飯,加聯絡方式的反而是少數.
沒幾個月,原人資跟幾個下屬犯了事先後離職,答應給我的返台機票沒下文,相關文件諸如完稅證明等更是不知所蹤,當時我離職後直接去了歐洲很長一段時間,回來發現原人資在Zalo的所有訊息莫名消失,恰巧又碰上後疫情時代的簽證管制,無法入境久待,我只好擱置這件事.
等到後面真的能回去的時候,已經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每年有機會過來就跟幾個朋友喝喝茶吃吃飯,沒想起這事,後來跟一個離職同事約飯,我才知道還有一份新制的離職文書我應該要拿到,當時是我飛回台灣的前幾天,這事再度不了了之.
沒想到次年回來我赫然發現,如果當年缺件的文件我沒有在原公司處理好,無法在其他任何地方補發,於是我先後向兩個每年都會約飯的朋友開口,請他們給我新人資的信箱,我得補件,結果一個推託後石沉大海,一個直接已讀不回.
有集團老前輩每年都十分善心地問我要不要回鍋,大概是我的資歷能進他部門,可我從來就沒這意思,自嘲當初待不下去是我沒本事,何必再走老路?
說來好笑,最近還有沒弄清楚集團架構的Headhunter的找上門來,獵的就是我以前的位置,我也從沒動心起念要攪和一把.
我要是真想回來,何必玩這些彎彎繞繞,直接去抱老闆大腿不是更好?
不想讓我跟人資頭聯絡上的,不知道是怕我醉翁之意不在酒,回原職損了誰的利益呢?還是嫌麻煩怕得罪人?
其中一個可是曾經跟我交情深厚的公司骨幹,天天喝茶聊天的交情.
我確實大可直接連絡老闆,但是我不想因為這點事情驚動人家,閻王易見,小鬼難纏,真正辦事的是下面的人,很多時候老闆應了也不一定能省多少事,所以我才拜託以前的老同事們,沒想到原來十年交情這麼不堪一擊.
說實話,不是不心寒.
一個email,至於嗎?我臉皮甚至還沒厚到讓人直接幫我把文件辦好呢!
後來跟另外其他幾個集團前同事有機會接觸的時候,乾脆就不提這事,沒有那份文件大概就是損失點海外年資,損失個幾萬塊,講了也許又是一陣尷尬.
我忽然想起當年前輩離職的餞別宴,跟他後來託我辦事的場景,當時我確實沒盡全力,也許當年他也不相信我有苦衷.
誰知道呢?
xmaseve: 看見幾篇職場/朋友文,深有感觸啊!朋友這兩個字不好說,有的交情當時是真的,隨風而逝大概也是真的,人家幫忙要感恩,沒幫忙也不要太傷感,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