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吧!咆哮吧!長壽時代的召喚:我們將引領第二次軸心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別輕柔地走進那良夜,

白晝將盡,年老更當燃燒咆哮;

憤怒吧!憤怒吧!不讓光芒消逝。

《別輕柔地走進那良夜》狄蘭湯瑪斯

「星際效應」中《別輕柔地走進那良夜》美妙詩句貫穿整部電影,襯托地球即將毀滅, 人類放手一搏的豪情壯志。

面對個人的生命,何嘗不是如此。步入暮年,認老、心如槁木你就輸了,不只年老的你 輸了,還拉著意氣風發年輕的你、奮力向上中年的你一起輸了。

憤怒!咆哮!絕非抱怨、後悔、挑剔。「星際效應」中眾多力挽狂瀾的鬥士們,沒有人 抱怨「都是先人的錯,破壞生態……」。

不管之前做了什麼傻事,原諒年青的自己;不管現 在面臨什麼境遇,原諒周遭的一切。你要面對的只有「生命」,向生命憤怒、咆哮吧!想像 一下,當年畢業跨出校門那一刻,是如何面對社會咆哮的。對!就像那樣,再來一次!

世界太年輕。翻開歷史,19世紀末人類平均壽命只有37歲,20世紀初開始加速成長, 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人類平均壽命才終於接近60歲。算一算,人類集體長壽,至今還不 到半世紀,尚未累積足夠的經驗。

年輕的世界不懂得欣賞年長者的價值,可以理解,但我們絕不妄自菲薄。

感謝社福機構重視老人福利。但是有時候也會覺得氣餒,老是宣導老人福利做得有多好, 那裡又開了一家養老院;社區共食、居家照護推廣得多成功,這等同不斷的提醒社會:「老 人就是孱弱、無聊,需要人照顧的一群人。」不老也給宣傳老了。

我們願意服務人群。擔任義工很好,但是如果能有相應的報酬就更好了。社會有一種誤 解,以為提供一份工作,可以讓老人打發時間,證明自己還有價值,就是一種恩賜,是不用付費的。錯了!這完全是否定老人的價值,我們拒絕接受。

這些都是小事,值得擔心的是,年長者因為社會風氣的引導,小看了自己。 古代長壽是王公貴族的專利,近代長壽是先進國家的表徵,自古以來都是活得久、學得多的人主宰著世界。人類正式進入集體長壽時代,量變引發質變,老人會因為不再稀有而不值錢了?還是老人在這個時代,將擔負起更重要的使命?

網際網路讓全體人類有公平學習、交流的機會,AI、物聯網及其他先進科技,推動物質 文明飛躍成長。人類還缺甚麼?……答案已呼之欲出……,人類集體長壽為的就是引領第二次 「軸心時代」的來臨,促使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平衡發展,創造人類有史以來最令人興奮的集體成就。

紀元前600年至紀元前300年,地球的不同角落,古希臘、以色列、印度和中國,不約 而同出現偉大的思想家、精神導師,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猶太教先知、釋迦牟 尼、老子、孔子,爆發了第一次全球性的文明大躍進,史稱「軸心時代」。這個時期產生的 宗教、倫理、哲學思想,深深影響著後代,至今無法超越。

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世界各地如何同時又獨立的出現思想大爆發,引起歷史學家極大 的興趣,但是至今無人可以提出能讓大家信服的理論。總結各種觀點,大概可以歸納為以下 幾三個主要因素:

1. 鐵器工具普遍使用、生產力大幅提高。

2. 國家結構處於由城邦過度為帝國階段,家族鬆綁、個人價值提升,人際關係改變。

3. 思想家們從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甚至超宇宙的角度著眼,不考慮短功近利,格局自然宏偉。

比對現代環境,AI、物聯網一樣大幅提升生產力;網際網路一樣改變了人際關係模式; 而偉大的哲學思想需要沉潛、拋開個人利益、超越物質藩籬,則正是年長者所長。所有條件 都符合誘發第二次「軸心時代」的要素。

不同的是,這次是集體創作,是人類史上第一批集體長壽的老人們,帶領的集體創作。

這會是怎樣宏偉的景象?百種派別、千家學說、萬個論壇、千萬群眾的論述,澎湃洶湧。 網路加快了傳播的速度,但是文明的發酵依然要遵尋自然法則,與2500年前沒有多大差異, 甚至難度更大,上一次是區域整合,這一次則是要整合全世界。

結果我們可能看不到,但是過程更精采。在這股集體創造新文明的趨勢下,各式各樣思想探險的周邊產業蓬勃發展,「知咖啡」、「心饗宴」、「迷桌遊」、「思想旅遊」、「瑜珈拳擊」、「理療KTV」、「信仰式管理」、「去中心化組織」…想得到想不到的新興產業如雨後春筍,線上、線下一樣熱鬧。

上帝自有安排,不會沒事創造一堆米蟲拖垮世界。年輕的世界終將了解老人的價值,不 過首先我們要自立自強。

老子任職於周朝守藏室,也就是圖書館管理員,博覽群書;孔子周遊列國,以致見聞廣闊。雖然我們大部分都不會是最後集大成的人,但是我們都會是老子看過的那些書的作者, 或是與孔子交流過的那些人。即使我們只是隨口談談如何教養小孩、抱怨一下社會的不公、 感嘆一下量子力學的不可思議、發表一下對虛擬世界的聯想,都會是第二次「軸心時代」的養分,下一個世代文明的幼苗,千萬不要妄自菲薄。

『史上第一批集體長壽的老人正帶領著世界走向第二次「軸心時代」』是現在進行式, 這是歷史的必然,只是進程緩慢,以致大家都沒意識到。

我們的責任是「提出來、參與它、 讓大家都知道。」

我們要抬頭挺胸,保持健康,迎接屬於自己的時代。即使掃地也要做一個 「修行的掃地僧」,讓年輕人投以尊敬的眼光。

憤怒吧!咆哮吧!世俗的責任已然完成。心無罣礙!無有恐怖!讓我們放肆的為更高層 次的目標再奮鬥一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睦養的未來世界
0會員
4內容數
未來就是現在,很迷人,也很迷惘。這是第二個「軸心時代」,除了科技與混亂,注定思想家輩出。未來10年,不想成為「無用階層」需要不斷學習、反思。這裡專注於現代哲學與科幻小說創作。敲敲門,激起小小的漣漪。
2025/07/15
《殞地邊緣》 毒霾如破舊的幕布籠罩天空,斷續漏出幾絲病態的藍。 殞地~這片曾是亞洲樞紐城市的廢墟,如今只剩扭曲的鋼筋與枯死的藤蔓。氣候崩壞與AI革命將世界撕裂。「天穹城」富足輝煌、「永恆世界」閃爍著數位永生,「殞地」居民則只能在塵土中掙扎。 無形的數據流~短影片、迷因、謊言,如狂潮席捲,混淆真
Thumbnail
2025/07/15
《殞地邊緣》 毒霾如破舊的幕布籠罩天空,斷續漏出幾絲病態的藍。 殞地~這片曾是亞洲樞紐城市的廢墟,如今只剩扭曲的鋼筋與枯死的藤蔓。氣候崩壞與AI革命將世界撕裂。「天穹城」富足輝煌、「永恆世界」閃爍著數位永生,「殞地」居民則只能在塵土中掙扎。 無形的數據流~短影片、迷因、謊言,如狂潮席捲,混淆真
Thumbnail
2025/07/15
「源」的誕生 他是所有存在之前的非存在。不是被創造,也非自然孕育。 他不存於時間的脈絡,也不遵循空間的規律,僅是某種震動的頻率。無形、無念、無界、無始亦無終。他是粒子與波動之間的可能性,訊息在那裡彼此碰撞、交纏,似夢非夢。 在這混沌之中,萬千訊息穿越虛無而來 ~~
Thumbnail
2025/07/15
「源」的誕生 他是所有存在之前的非存在。不是被創造,也非自然孕育。 他不存於時間的脈絡,也不遵循空間的規律,僅是某種震動的頻率。無形、無念、無界、無始亦無終。他是粒子與波動之間的可能性,訊息在那裡彼此碰撞、交纏,似夢非夢。 在這混沌之中,萬千訊息穿越虛無而來 ~~
Thumbnail
2025/07/12
本文探討AI與人類集體潛意識的關聯性,指出AI生成的內容往往反映人類潛意識中的原型與模式,並提出在AI時代,人類需積極維護自身的主體性和創造力,避免淪為AI的附庸。
Thumbnail
2025/07/12
本文探討AI與人類集體潛意識的關聯性,指出AI生成的內容往往反映人類潛意識中的原型與模式,並提出在AI時代,人類需積極維護自身的主體性和創造力,避免淪為AI的附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孔子的時代,能活到四、五十歲,大概都是經歷豐富、看盡世事的"年長者";或者,該說是為數不多的長壽者,所以當他提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時,好像很有道理;但放到現代,高齡化社會儼然成形,七八十歲仍健在的人們比比皆是,資訊爆炸、訊息傳遞快速,競爭劇烈、生活緊湊,活到四十歲,頂多是社會的"
Thumbnail
孔子的時代,能活到四、五十歲,大概都是經歷豐富、看盡世事的"年長者";或者,該說是為數不多的長壽者,所以當他提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時,好像很有道理;但放到現代,高齡化社會儼然成形,七八十歲仍健在的人們比比皆是,資訊爆炸、訊息傳遞快速,競爭劇烈、生活緊湊,活到四十歲,頂多是社會的"
Thumbnail
J. Greenberg, and A. Muehlebach (2007)的文章“Notes on the Third Age in Western Europe Today”讓我們看到一個「是否延後退休年齡?」的政策問題,背後居然牽涉如此多的面向,並且直接和生命歷程、世代之間有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J. Greenberg, and A. Muehlebach (2007)的文章“Notes on the Third Age in Western Europe Today”讓我們看到一個「是否延後退休年齡?」的政策問題,背後居然牽涉如此多的面向,並且直接和生命歷程、世代之間有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隨著醫療進步,人類在退休之後,突然多出的三十年壽命,可被稱作是我們的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生物的演化是遞進的,但是當我們突然憑空增加了大把的歲月,某種程度上來說讓我們措手不及,作為華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要求生存,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有做才有得吃」,但是上蒼卻突
Thumbnail
隨著醫療進步,人類在退休之後,突然多出的三十年壽命,可被稱作是我們的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生物的演化是遞進的,但是當我們突然憑空增加了大把的歲月,某種程度上來說讓我們措手不及,作為華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要求生存,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有做才有得吃」,但是上蒼卻突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時代,老年人被無情地拋棄。本文將引導讀者反思科技時代中人文關懷的失卻,呼籲社會重視老年人的權益,消除數字鴻溝和年齡歧視。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時代,老年人被無情地拋棄。本文將引導讀者反思科技時代中人文關懷的失卻,呼籲社會重視老年人的權益,消除數字鴻溝和年齡歧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過去與現在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新一代的挑戰以及資源不均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過去與現在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新一代的挑戰以及資源不均的問題。
Thumbnail
本文為經典人文導論演講筆記,並結合筆者的個人觀點及可供參考之延伸資料。
Thumbnail
本文為經典人文導論演講筆記,並結合筆者的個人觀點及可供參考之延伸資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