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更大的意識所宰制著嗎?那就得「努力活得像個人」對吧|雜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隨著醫療進步,人類在退休之後,突然多出的三十年壽命,可被稱作是我們的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生物的演化是遞進的,但是當我們突然憑空增加了大把的歲月,某種程度上來說讓我們措手不及,作為華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要求生存,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有做才有得吃」,但是上蒼卻突然給了我們第三人生,這也致使代間之間的衝突劇烈,因為我們成長過程的環境實在相差太多,我們對於未來瞬息萬變的理解也大不相同,我們的衝突經常來自於不理解,我們不理解上一代的刻苦與勤儉很單純的就是為了活下去,並且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未來。

而的確,父母輩的那一代人,都好努力、好努力、好努力的創造出了更好的現在,而當我們生長於更好的年代的時候,我們漸漸遠離作為生物體那種要在大自然要拼命存活的危機意識,於是乎,顯而易見的,父母輩生於憂患,而我們將會死於安樂嗎?

你說,並沒有,我們現在的危機來自於避免被AI取代!

可是,你可曾想過,如果你害怕被AI取代,那是不是,是時候該拼命的活得像個人了?

就算萬事萬物都是極盛必衰,但有一件事情例外,那就是:人的精神(human spirits)是可以一直向上的。

從2019年底直至現在,我們所生活的地球迎來不間斷的天災與人禍。人類的集體意識以為在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戰爭將會告息,然而現在各地局勢的動盪,又不免令人開始討論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有多少。那這樣還能算是集體意識嗎?宇宙的實相,是顯化,所以說,一般人、多數人、普通人,或許只是被更大的權力所創造出來的意識宰制著而爾。

Covid-19疫情的嚴峻,像是一記敲響的警鐘,提醒人類社會,不要再照著現有的齒輪運轉下去了。而這樣突如其來的停止,造成許多損失與衝擊,包括原有社會問題後端的物資運送、醫療公共衛生的極限挑戰。

或許疫情是影響著這一兩年戰爭不斷引發的因素,可是如果意識流沒有往這個方向發展,結果會不會不相同?但其實,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沒有發生的事究竟會如何發生。


有些時候我會說,吃素是為了環境永續,是因為不想把喜好凌駕在苦痛上、是因為我好喜歡大海,而海上的人權與動物福利困難的讓我喘不過氣。

後來我又說:「ㄟ,我開葷了」因為我發現「環保」是眾多社會問題裡好小好小的問題,我開始隨心所欲的想吃什麼就吃,巷口的鹹酥雞店、美式餐館的牛肉漢堡、火鍋喜歡點虱目魚鍋,忘了帶環保餐具就拿一雙免洗筷吧。

然後約莫經過兩三個月之後,我發現這種違心的行為,都會讓我在飽足餐食之後莫名的覺得噁心。那些食物是真的很好吃,令人感到噁心的,是我的意識太強烈的不斷批判著我自己。

所以或許也可以說,在我嘗試吃素的期間裡,其實我只是選了一個最簡單的方式去逃避,逃避我還沒有智慧與能力去看見事情的全貌。


「意識」與「實際行為」的矛盾確實會使我們感到痛苦。現代的情緒障礙,包括憂鬱、躁鬱、焦慮等,都是因為我們所思所想與實際獲得的不同。在面對動盪的未來,我們備受限制,儘管身體是自由的,但是意識不自由。資本主義的運作也成了我們面對生活的底層邏輯,要不存錢存到失去了所有體驗,要不槓桿開到每天睜眼想的就是錢該從哪裡來。

到底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我們努力追求的一切,可能在地震的十秒鐘之內,付之一炬,我們所嚮往的,也可能在戰爭之下毀了全貌。金錢只應該是追求成就感的附屬品,不然到底要存多少錢才叫做夠用?到底要存多少錢才叫做準備好可以出發上路了?

經驗本身不會使我們聰明,是回顧和理解經驗的過程給了我們智慧,讓我們能達到全面觀照、智慧圓融和回歸自我的境界。

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Edward Kelly提及:我們的肉體或許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退化或消逝,但人類的精神卻是一直向上的,而這肉體和心理發展無法達成和諧的狀態,就是我們目前老化過程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後記

我的人生回想起來,似乎是以「逃避」之姿在向前推進的。就像今天的這篇雜談,就是因為下午在寫論文的時候突然覺得好苦悶,然後就開啟了一個新的word檔,把這幾日閱讀(書:《全球銀力時代》)的內容、這幾日對生活的反思紀給記錄下來。

而接近晚上七點時,我又到了想要逃避論文的時刻,於是我打開解剖學,用邊上色邊學習的方式記憶著。而解剖學(芳療證照的其中一項考科),其實說到底,也是我另一個試圖在逃離的東西。




raw-image
avatar-img
216會員
213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覺得我真的是一個很靠預感在活著的人。所以說當感覺不對的時候就要趕快跑了。但我每次都沒有學到教訓。所有違背直覺的堅持,往後所受到的不如意,都是直覺對你的懲罰。我是這麼相信著的,但還是學不會。
很多時候在面對生活的難的時候,會覺得很難過。但那都只是自己的相對,把自己的世界活得很小的時候,就會很容易難過,很容易陷入低潮。可是書寫不是為了再讓情緒湧現,再掉進去事件裡面。書寫的目的是試圖釐清,究竟是哪裡卡住了。
蔡美娟《生命之旅:一趟自我療癒之旅》:「書寫自我,其實是個再自然不過的本能和欲望,那是個我們想要統合自己內在雜音,黏合散亂脫落的生命歷史之欲望行動。如果我們不能滿足這欲望本身,終究會發現生命中有種孤單不是找人陪伴就能排解的,那是一種存在的孤單,那種孤單是因為我們離自己很遙遠。」
your twenties aren't for figuring out, your entire life is.
佛說人世間一切都是幻象,所以看見的,不一定是真的,更有可能是我們心裡投射出來的。可是看的見「很幸福」這件事,絕對是真的。本篇想要紀錄一下這次進行雷射手術的過程與學習。
我覺得我真的是一個很靠預感在活著的人。所以說當感覺不對的時候就要趕快跑了。但我每次都沒有學到教訓。所有違背直覺的堅持,往後所受到的不如意,都是直覺對你的懲罰。我是這麼相信著的,但還是學不會。
很多時候在面對生活的難的時候,會覺得很難過。但那都只是自己的相對,把自己的世界活得很小的時候,就會很容易難過,很容易陷入低潮。可是書寫不是為了再讓情緒湧現,再掉進去事件裡面。書寫的目的是試圖釐清,究竟是哪裡卡住了。
蔡美娟《生命之旅:一趟自我療癒之旅》:「書寫自我,其實是個再自然不過的本能和欲望,那是個我們想要統合自己內在雜音,黏合散亂脫落的生命歷史之欲望行動。如果我們不能滿足這欲望本身,終究會發現生命中有種孤單不是找人陪伴就能排解的,那是一種存在的孤單,那種孤單是因為我們離自己很遙遠。」
your twenties aren't for figuring out, your entire life is.
佛說人世間一切都是幻象,所以看見的,不一定是真的,更有可能是我們心裡投射出來的。可是看的見「很幸福」這件事,絕對是真的。本篇想要紀錄一下這次進行雷射手術的過程與學習。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選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 想像幾年後的你想成為的樣子,每天活出那個樣子的千分之一,已終為始得持續累積,就能看見差異。
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首要最重要的是健康與身體議題 年過30以後開始感覺的與年少時的體感已經不同 以前課堂把我們的作息安排得好好 何時吃飯、何時運動 之後30歲的人生就是靠自己的經營 如何把自己經營好 這個課題其實滿艱深的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與不適合自己 並非高價的物品就適合自己 不管事保養品、健康食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變老的階段,無論是否有錢或沒錢,思考一下如果世界變成只靠一管10CC左右的血液,透過AI大數據分析,就能更準確的發現身體裡面所存在的遺傳疾病或癌症,大大的提高了存活的機率及年齡,想一想「長命百歲」可能會變成常態?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活太久可能不是一件值得開
Thumbnail
生老病死,每個人必定會面臨。 隨著年紀增長,回想人生的歷程與相遇的人事物, 不禁想到,是何緣分才讓這些人互相靠攏? 身體一天一天老去,身體的退化逐漸超越自己原本認知的狀態, 疾病也就慢慢地浮現,身體出狀況、前往醫院檢查看診,孤獨與淒涼的感受縈繞心頭,生病、衰老,使人們反思這一生所為何來?
Thumbnail
將歲月時間拉長,人人被當時代的潮流推進,與時俱進,面臨不一樣的環境挑戰。尤其是現代化科技的發展、經濟模式的改變,變化的速度更是迅速,數十年可能就一次翻轉,有些東西新參與了的生活,也有些淡然退場。並非要討論這些演進形成的因與果,而是想回顧這些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如何過生活?過得如何?這或許是一面鏡子...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這篇寫給以前的自己,還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 人生從出生到結束,事實上會永遠陪伴你的人,都是自己,請凡事以自己想活出的人生為主。 為什麼這麼說呢? 1、每個人有其條件與特質 有些人在社會框架下非常有優勢,成為社會上的風雲人物,有些人在小領域中闖出一片天,發展其重視的領域並自給自足,
既然是第二篇 那就來說一下 第二人生吧 這是我上禮拜聽到的 主要是說其實人類只有被設定活50歲 但最近一百年 人類的壽命被延長到了80歲 所以後面的30年 我們要怎麼過 說實在的 我也有這種感覺 以前的人可能3-40歲 生命就結束了 但是我們現在多活了將近一倍的時間 所以有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選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 想像幾年後的你想成為的樣子,每天活出那個樣子的千分之一,已終為始得持續累積,就能看見差異。
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首要最重要的是健康與身體議題 年過30以後開始感覺的與年少時的體感已經不同 以前課堂把我們的作息安排得好好 何時吃飯、何時運動 之後30歲的人生就是靠自己的經營 如何把自己經營好 這個課題其實滿艱深的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與不適合自己 並非高價的物品就適合自己 不管事保養品、健康食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變老的階段,無論是否有錢或沒錢,思考一下如果世界變成只靠一管10CC左右的血液,透過AI大數據分析,就能更準確的發現身體裡面所存在的遺傳疾病或癌症,大大的提高了存活的機率及年齡,想一想「長命百歲」可能會變成常態?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活太久可能不是一件值得開
Thumbnail
生老病死,每個人必定會面臨。 隨著年紀增長,回想人生的歷程與相遇的人事物, 不禁想到,是何緣分才讓這些人互相靠攏? 身體一天一天老去,身體的退化逐漸超越自己原本認知的狀態, 疾病也就慢慢地浮現,身體出狀況、前往醫院檢查看診,孤獨與淒涼的感受縈繞心頭,生病、衰老,使人們反思這一生所為何來?
Thumbnail
將歲月時間拉長,人人被當時代的潮流推進,與時俱進,面臨不一樣的環境挑戰。尤其是現代化科技的發展、經濟模式的改變,變化的速度更是迅速,數十年可能就一次翻轉,有些東西新參與了的生活,也有些淡然退場。並非要討論這些演進形成的因與果,而是想回顧這些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如何過生活?過得如何?這或許是一面鏡子...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這篇寫給以前的自己,還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 人生從出生到結束,事實上會永遠陪伴你的人,都是自己,請凡事以自己想活出的人生為主。 為什麼這麼說呢? 1、每個人有其條件與特質 有些人在社會框架下非常有優勢,成為社會上的風雲人物,有些人在小領域中闖出一片天,發展其重視的領域並自給自足,
既然是第二篇 那就來說一下 第二人生吧 這是我上禮拜聽到的 主要是說其實人類只有被設定活50歲 但最近一百年 人類的壽命被延長到了80歲 所以後面的30年 我們要怎麼過 說實在的 我也有這種感覺 以前的人可能3-40歲 生命就結束了 但是我們現在多活了將近一倍的時間 所以有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