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下輩子我要當一顆石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書名連結為讀墨回饋金連結*

《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譚蕙芸(2025)

在香港反修例期間,譚蕙芸寫了好多採訪人物文章,在大時代裡刻畫不被記憶的小人物,筆觸真摯動人,小小故事匯流成巨河,留下另一部分的當代面向。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沒再看到他的文章,沒想到一出書就是這樣重磅……一樣動人,一樣真摯。

這真是一本血淚之書,我看張潔平的介紹時,一度有點遲疑,懷疑這本是否會沈重得讓我不想讀,但我覺得應該讀,於是刻意不看試閱直接結帳。

《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封面

《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封面


真相是混濁的,家庭是愛恨糾纏的。在這個私密的世界裡若沒有愛,根本支撐不了這麼多年不離不棄的照顧,像一個不願放棄愛貓的移民者,我父母深信自己是最有能力照顧我哥的人。
我檢視和家人的互動紀錄,通訊中浮現的情感細碎混雜,那個親情的牽絆是真實的,但那個高壓的窒息感也是無比真實。家庭這隻巨獸,對居於裡面的成員,往往同時滋養又同時傷害。——譚蕙芸

譚蕙芸的父母皆是港英時期公務員,退休時約60歲,領有豐厚的退休給與,在97大限前以退休移民方式在加拿大置產生活,長子於大學時期(高三時提早進入大學,就讀香港中文大學工學院後)出現精神病症狀,父親採消極方式面對,但長子去看私立醫院,後續因移民,精神病治療、諮商等介入手段又受文化影響甚多,換到加拿大後很難找到合適的資源。

最後在加拿大找到一名華人醫生協助開立藥物,長子斷斷續續用藥,但始終沒有往理想的方向前進。且因家裡資源夠多,父母就把長子「藏」起來,隱瞞這件事,這樣「照顧」哥哥30年。

而譚蕙芸在大一時隨父移民加拿大,而後於多倫多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所畢業,後留港作記者當大學老師。與加拿大家人關係又遠又近,經常通電話、電子郵件往返,並維持每年回加拿大度假,家裡的情形在各方意願及現實狀況下維持脆弱平衡(父母兄三人在加拿大綁一起、妹一人獨居香港)。直到Covid-19期間因父中風、母失智、兄精神病,譚蕙芸判斷全家無法在加拿大繼續生活下去,把全家帶回香港。

譚蕙芸書中說,當時他真的太理想化了,太低估問題複雜性,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中間的有多悲慘我都不敢細思,明明這是一個狗血殘忍充滿懊悔的故事,但他寫得比恰好再溫和,讀的時候完全可以明白他的傻眼憤怒悲傷,但又不會耽於自怨自艾的自溺。他用記者之眼追溯這個家「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也用記者窮追猛打的毅力把他家扳成另一個樣子——或許晚了,但終究是面對了。


讀的時候沒什麼哭,但是有一種成長的痛感。譚蕙芸是一個有能力、見識多的獨立女子,但中年時期面對一家子爛泥,借酒澆愁、弄到自己也掉進情緒漩渦,靠著心理諮商及各種專業力量才能完成課題分離,把自己跟原生家庭適時切割。

適時放下一些對於愛的奢求/家庭的想像(做這些事為了回應什麼人對我的愛、做了這些誰會因此肯定我因此愛我),才能讓自己自由而非持續被情緒勒索。

但要自由的前提,也得自己有足夠堅強的心,相信自己被愛,相信自己值得。

說來容易,但現實多難不管譚蕙芸在社會上多有成就多堅強,面對家庭的困難,他仍是回到一個小孩的樣子,希望拯救他的家。非常多時刻我都讀到他脆弱無助的盼望,希望父母還是盛年時獨立決斷的家長、希望哥哥能給予他手足的關愛。但老邁與精神病,已經完全帶走他(想像中)的家人了,留在現實的只有譚蕙芸一人。

要承認應該給愛的地方沒有愛、自己的愛都沒辦法得到回應,這是多令人悲傷又難受的事情。


譚家現在的狀態,不完美但已經足夠穩定了,讀到最後真是微微鬆了一口氣XD另一部分又覺得連這樣有資源的家庭都花了這麼大力氣才能保持平衡,那更多沒有這麼多資源的家庭又有什麼未來好期待呢。

譚家父母兄三人回流(移民後又回港)香港後,譚蕙芸決定沒辦法跟家人共住了,他有自己的住處,幫父母找了另外的租屋(後父母也買了一戶),然後幫哥哥安排看診、評估,入住康復之家(之類的地方)。

我覺得快速完成這些事,都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達成的,首先要有資產,再來是人脈。譚家父母有足夠財富,而譚蕙芸有非常多朋友熱心協助(但親族幾乎消失),也有夠多人脈安排事情。

但即使他們家有這麼多資源,整個過程還是很慘烈。衰老但控制欲很強的父親+失智但完全依附先生的母親+根本沒有被好好照顧(就醫、復健)的哥哥,只有一個拼命想把整個家拉回「正常家庭」軌道的小女兒。幾乎是拼盡全力才換來現在的成果。

這本書其實還有關於性別、家庭、移民等可以細談,但我個人最有感觸就是譚蕙芸個人的部分了,其他細節請自行看書(誤)閱讀軟體記錄我讀了9小時,體感根本沒這麼久;但實際上或許花了更多時間,因為中午吃飯(沒錯我連中午都在看)時我是用網頁看,網頁閱讀通常只會被算5分鐘。

看完書後每天都會想一小點,換成是我的話能做什麼呢?結論是做人真的太難了,下輩子一定要當一顆石頭。

看了9小時的證明

看了9小時的證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芳啊的沙龍
13會員
44內容數
芳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翁禎翊的散文《你在暗中守護我》,完全命中我的閱讀好球帶,把他兩本出版品都買回家..........
Thumbnail
2025/03/11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翁禎翊的散文《你在暗中守護我》,完全命中我的閱讀好球帶,把他兩本出版品都買回家..........
Thumbnail
2024/10/25
心靈雞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但在實際的人生裡,我們都是「有價」的、能被論斤計量的。
Thumbnail
2024/10/25
心靈雞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但在實際的人生裡,我們都是「有價」的、能被論斤計量的。
Thumbnail
2024/07/10
出過漫畫單行本的一書漫畫家+ 移民北美回國賺錢的出版社業務+ 被產業洪流汰除的漫畫編劇+ 裝帥裝懂裝有錢窩居考試院的國考生=? 原無交集的四人,迫於無奈聚集在望遠洞狹窄的頂加套房。在這個有著大大露台的八坪套房中,有些人完全不想努力了、有些人還在掙扎,四個中年以上的臭大叔們,能玩出什麼把戲呢?
Thumbnail
2024/07/10
出過漫畫單行本的一書漫畫家+ 移民北美回國賺錢的出版社業務+ 被產業洪流汰除的漫畫編劇+ 裝帥裝懂裝有錢窩居考試院的國考生=? 原無交集的四人,迫於無奈聚集在望遠洞狹窄的頂加套房。在這個有著大大露台的八坪套房中,有些人完全不想努力了、有些人還在掙扎,四個中年以上的臭大叔們,能玩出什麼把戲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父母要放手的故事,從筆觸與文字,我感受到為人母親的掙扎。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這樣,又想保護孩子,又想孩子長大。 我常常有感,繪本既照亮孩子的路,也溫暖媽媽的心。我們都試過愛孩子愛到一個地步,是不容有失。但原來,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父母要放手的故事,從筆觸與文字,我感受到為人母親的掙扎。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這樣,又想保護孩子,又想孩子長大。 我常常有感,繪本既照亮孩子的路,也溫暖媽媽的心。我們都試過愛孩子愛到一個地步,是不容有失。但原來,
Thumbnail
感謝女兒鎖門,讓我憶起母親對我的愛。
Thumbnail
感謝女兒鎖門,讓我憶起母親對我的愛。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摘錄) 當父母的誰不是自以為是用珍惜的心路種下緣分的,只是子女未必當下都能解讀吧,甚至常出現亂碼,理解錯了,以致於塵封幾十年,甚或半個世紀。 #游乾桂 #愛的幸福存摺
Thumbnail
(摘錄) 當父母的誰不是自以為是用珍惜的心路種下緣分的,只是子女未必當下都能解讀吧,甚至常出現亂碼,理解錯了,以致於塵封幾十年,甚或半個世紀。 #游乾桂 #愛的幸福存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家人之間相處及愛的重要性,提醒我們要多一份寬容和包容,避免在家人身上發洩不良情緒。家人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和依靠,是值得我們用最真摯的愛和包容來對待的。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表達對家人的愛和關懷,讓家庭成為幸福的天堂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家人之間相處及愛的重要性,提醒我們要多一份寬容和包容,避免在家人身上發洩不良情緒。家人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和依靠,是值得我們用最真摯的愛和包容來對待的。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表達對家人的愛和關懷,讓家庭成為幸福的天堂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