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2年3月重返股市以來,秋哥在同學會的發文,剛好是第1000篇了。其實加上之前發在社團的,很可能早就超過這個數字了。
40個月,1200天,發1000篇文章,如果以開盤天數算,一天都不只一篇了,而且幾乎篇篇都是長篇大論,這其實真的有點難度。但對秋哥來說,長榮是個很有趣的課題,我也曾經想過總有一天會寫完,但是後來發現,因為可以研究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往內可以深入到長榮的營運細節,往外可以擴展到個人的投資策略,真的怎麼寫都寫不完。

其實這種網誌型的專欄有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沒有目錄。過去的文章,很容易隨著時間石沉大海,如果說是有時效性的東西就算了,但對於理論性或者是原則性等沒有時效性的文章,那就有點可惜了。所以秋哥每個月都會做文章精選,原因有三個:
一、單一篇文章可能只是點,多篇文章,可以構成一條線或面,這也就是為什麼秋哥近半年會開始寫系列文章的原因。
二、秋哥有開收費專欄,也藉此了解一下有沒有對不起付錢看文的老爺夫人們。目前看來是還可以,每個月都有交十幾篇甚至更多文章出來。
三、因為秋哥開始寫書了,把文章精選整理出來,可以提高寫書的速度和效率。
所以衷心建議大家把文章精選加入收藏,這樣要找秋哥的文章會快一點,當然你也可以利用Google加關鍵字的方法搜尋,大部份關於長榮的議題,應該都找得到秋哥的文章。
明天長榮的股利就要下來了,大家也不要以為一定會有股利行情。由於T+2制度,能買的想買的,這兩天就已經下手了,不用等到明天戶頭有錢才能買。事實上,如果秋哥是打算長期持有的大戶,我只會拼命往下買,絕不可能邊拉邊買,墊高自己的成本和風險。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盡可能買在相對低價。至於拉抬股價這種事,就交給見風轉舵的尚書大人們吧!
這次秋哥可以實拿80萬股利,秋哥並沒有打算拿到股利後馬上再加碼,原因也有三個:
一、由於秋哥選擇在除息前投入,等於先預支股利來買了,股利下來再加碼的話,秋哥資金的彈性就又被壓縮了。
二、這是秋哥第四次參加長榮除息,前三次都是直接再加碼,這一次,我也想體驗一下股利還本的感覺了。
三、秋哥想買房子,想做十年都沒做出來的鳳梨酥,想插花我公司和茅台白金酒的合作案,更想買更便宜的長榮。而這些,手上如果沒有現金,什麼都做不到啊!
秋哥加碼的8張,目前帳面虧損9.6萬,但秋哥真的覺得也還好。因為秋哥的判斷,除息後就是本益比和本淨比的最低點,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但市場認為應該更低,ETF認為長榮利用完了就能丟一邊了,那都不是秋哥可以掌控的。我能確定的,只有我買在相對低點,至於是不是,就交給時間來證明了。
1000篇文章,不是一個終點,秋哥還是會一直寫下去,寫到長榮被高估那天為止。但秋哥認為,應該不會有那麼一天啦,因為前面文章也告訴你了,全球航商平均本益比就4.55倍,長榮4.55倍就325.5元了,跟萬海一樣5.54倍就395元了,跟赫伯8.78倍一樣就627元了,但那怎麼可能,這裡是台股耶!
至於要寫到長榮不賺錢那天為止,這個就更難了,因為長榮根本不可能不賺錢。寡佔的貨櫃市場,強大的成本力和競爭力,最重要的是,長榮有滿坑滿谷的船和現金。這個世界上,有錢的人只會更有錢,因為他們早就不再靠勞力賺錢,而是用錢來賺錢,企業也是一樣的。但恕秋哥直言,直到現在,還是有一堆人看不懂這一點。
過去的一千篇,感謝2.5K粉絲的支持與愛護,未來的一千篇,秋哥會更努力寫出好文章。相信各位應該都有感覺到,秋哥一直持續在進步中,因為這是身為一個財經網紅的責任,如果對自己沒有要求,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了。未來的一千篇,也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鞭策秋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