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問AI問題,常常就直接丟一句:「幫我規劃一場五天的東京家庭旅遊」這樣它會回答沒錯,但……你會發現那個行程好像哪裡怪怪的,不夠貼心,甚至有點像罐頭文。
但如果你換個方式,用「引導AI像人一樣思考」的語氣,整個品質就會差很多!
▎CoT是什麼?
簡單講,「思維鏈」就是請AI不要直接給答案,而是一步步慢慢推理給你看。
就好比我們解數學題,如果只寫答案,常常錯得莫名其妙;但把每一步寫出來,就算錯了也知道錯在哪。CoT就是這種概念:讓AI把腦袋裡的過程攤出來。
最基本的用法也超簡單,只要在問題後面加一句:「讓我們一步一步來思考」
▎為什麼這麼神?CoT解決了哪些痛點?
根據我跟AI的對話經驗,CoT至少有三大好處:
1. 讓複雜問題變得更精準
像是課程設計、評量設計等這類需要多步推理的任務,用CoT可以引導AI把大問題拆成小段小段來處理。每一步慢慢來,出錯的機率自然就降低了。
2. 看懂AI怎麼「想」
以前我們對AI的回覆常有種「這答案哪冒出來的啊?」的感覺,但用了CoT,它會把邏輯過程寫給你看,哪裡錯、哪裡對,一目了然。要修正指令也變得簡單多了!
3. 激發AI更深入的洞察力
你會發現,一旦要求AI「慢慢來」,它就會開始變得很細心,還會跳出一些你沒想到的分析角度。
▎怎麼用CoT?其實一點都不難!
初階用法:只要在你提問後加一句:「請一步一步思考,並說明你的推理過程」
進階用法:如果問題偏複雜,可以先給AI一兩個「示範」,讓它知道你期待怎麼思考、怎麼答,再出題給它處理。
舉例來說:
有個小朋友一開始有10顆蘋果,送給鄰居2顆、又給修水管的工人2顆。接著他跑去水果店又買了5顆,最後自己吃掉1顆。請問,他現在手上還有幾顆蘋果?
如果只是單純讓學生丟出答案,可能就有厲害的學生直接喊「10」
課堂中通常老師們都會:「我們一步一步來想,請把每個步驟都寫下來」
結果學生的回應就像這樣:
1.原本有10顆
2.減掉送人的4顆(10 - 2 - 2 = 6)
3.再加上新買的5顆(6 + 5 = 11)
4.最後吃掉1顆(11 - 1 = 10)
5.答案是:10顆
這樣不只讓學生更能掌握過程,同樣的方式引導AI,給出的答案也會變得有跡可循。
可以得知,無論是教人還是教機器,「思考的過程」才是關鍵。
▎AI時代的關鍵能力:懂得「問AI」
我越來越相信:未來真正的競爭力,在於你能不能好好「跟AI說話」,尤其是這種能引導AI展開思考的提問技巧,就像打開AI潛力的魔法鑰匙。
下次使用AI,搭配上你要詢問的主題,就試試這句:「讓我們一步一步思考看看」
一定會有驚人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