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英文全名為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翻譯成中文稱作分散式自治組織或是分散式自治公司,最早期是出現在2013年由Daniel Larimer所提出。
分散式組織的特點就是透過區塊鏈的技術和透過帳本的概念,並透過智能合約來執行組織運作,聽起來有點繁複,那換個方式說明,簡單的說,可以想像DAO其實運作方式如同股東會,一般公司運作不是都靠公司的股東來決策並且執行嗎? 那麼在web3.0的世界也是差不多的概念,一個組織的運作也是透過股東決策來執行。在現實世界,例如我們買台積電的股票,所以我們就是台積電的股東,我們可以參加台積電的股東大會,如果我們買的台積電股票夠多,我們就可以變成大股東,就可以成為台積電的董事,參與台積電的決策。
在web3.0的世界也是一樣概念,我們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說明,我們用台幣去買台積電的股票,在web3.0就等於我們用台幣去買某某代幣,例如大家熟悉的比特幣或是乙太幣。可以想像這些不同加密貨幣名稱就等於不同公司的股票,例如比特幣就是比特公司的股票股權,乙太幣就等於乙太公司的股票股權,當你買的代幣夠多,等於你擁有的股份夠多,就可以成為大股東參與決策。
在現實生活中,你要如何買股票呢? 當然去股票交易所某某證券公司去買賣股票,在web3.0的世界也是一樣的概念,要買賣某某公司或是某某組織的加密貨幣,也是去交易所去買,例如中心化的交易所-幣安所,去中心化的交易所-Uniswap,都可以用法幣(例如台幣、美金、歐元….)去買賣加密貨幣。那麼也許你們會問,加密貨幣的價格如何計算呢? 例如比特幣為什麼要賣一萬七千元美金呢? 其實這個道理跟買賣股票也是一樣的概念,我們要如何決定台積電的股價為500元呢?是不是有人願意以一股500元價格去賣,也有人願意以一股500元價格去買。同理,在加密貨幣的價格也是這樣,比特幣有人願意以一枚一萬七千元美金去賣,若有人願意以一萬七千元美金去買,那麼比特幣的價格就會訂在一萬七千元。
以股票市場來說,大家已經清楚股價=加密貨幣的幣值,那麼股份大家應該都知道,只要股份佔越多,越有決策權,如果擁有過半數股份就等於是可以決定這家公司所有發展。因此,在web3.0的世界就提出一些方法來解決避免股份集中在少數幾個人身上的方式,例如有一種股權表決方式就是二次方投票(Quadrac Voting),也有人稱作平分投票法,目前總統盃的票選就使採用這種方式,其投票的票數是依據所佔股份的平方,例如我有台積電一張股票,就代表我有一個股份,小王有九張台積電股票,透過平分投票法的換算,小王變成只有三個股份,這樣有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股權集中在少數幾個人身上。
當然,上述的方式還是有很多漏洞,若其中一個人佔太多股份,還是可以決策所有事情,造成不公平的現象,因此,在web3.0的世界就衍生了下列幾種投票方式,例如流動民主(Vote delegation/Liquid democracy)、二次方投票(Quadrac Voting)、全息共識(Holographic Consensus)、怒退機制(Rage Quitting)、知識可提取投票 (Knowledge-extractable Voting,KEV)、加權投票與聲譽投票(Weighted Voting & Reputation-based Voting)、爭議投票(Tao Voting )、代理投票(Vote Delegation)、法定人數加權投票(Token-weighted Quorum Voting)、信念投票(Conviction Voting)等,這些投票方式到底是如何運作的,這個有時間我再慢慢說明給大家聽。
接下來分享一些web3.0關於DAO的網站,讓大家可以去瞧一瞧:
例如想要成立DAO組織,以及看目前web3.0中DAO組織運作的狀況,可以到deepdao.io這個網站。
Aragon.org這個網站則可以可在 Ethereum、Polygon、Andromeda 或 Harmony 上建立 DAO 組織,至於什麼是Ethereum、Polygon、Andromeda 或 Harmony,這個日後有機會我再分享給各位。
已經有DAO組織了,想要直接用現成的上述DAO的投票方式和投票系統,可以到snapshot.org網站去申請使用,這樣就可以不用自己再重新開發DAO投票系統了。
小結:DAO的架構和設計初始理念都蠻不錯的,這種運作方式的確可以解決去中心化組織裡面各個成員要如同凝聚共識的方法,但在現實web3.0的世界中,也許是這些的投票方式過於複雜難懂,導致於擁有加密貨幣的人會真正透過上述那些DAO的投票方式來參與整個組織的決策與運作仍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