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比較了使用種子或菜苗的優缺點,這次要介紹的是種植的步驟。
對於初學者來說,從種子開始會比較困難也花時間,所以建議直接向種苗店購入菜苗。種了幾輪之後,如果自家的田有留下品種優良的種子,可以嘗試自己育苗,畢竟當地孕育的後代是最能適應環境的。

阿媽育苗中
播種
使用種子種植的好處是可以提早適應田裡的環境,不過如果天氣太嚴峻就不適合。例如三月種植小黃瓜,天氣還忽冷忽熱不太穩定,所以先育苗較佳;到了四、五月氣溫已經足夠,就可以選擇直接播種在田裡。
播種方式可分為三種:
撒播:將種子均勻撒在整片土地表面。方便快速,但是成長之後會間距不均、過於密集的問題,需要再疏苗。而且會用掉大量種子,所以適合成本不高、成長快速的小型種子,如小白菜、莧菜等。
點播:在一定間距挖洞,將種子植入再覆土。優點是比較不會浪費種子,但是速度較慢。適合成本高的大型種子,以及不易移植、成長之後需要較多空間的作物,如玉米、蘿蔔等。

點播小黃瓜
條播:將種子均勻撒在等距的條狀溝中。因為需要挖溝所以速度會比撒播慢一些,但因植株之間有空間,有利於後續方便管理。適合中小型種子,特別是成長過程需要一邊割葉子的葉菜類。如空心菜、菠菜等。
育苗
讓種子身處在適當的環境中,能夠提升發芽率,且幼苗階段較為脆弱,需要特別照顧,因此先在苗圃或溫室中培育幼苗,等幼苗到足夠強壯之後在移植到田裡,此過程稱作育苗。
如果用前段方式在田裡播種,在發芽、幼苗階段特別照顧也能提高作物的生存率。如用網子覆蓋保護,避免陽光直射幼苗被曬死或是雨下太大被沖死。
阿媽的育苗小撇步
南瓜、絲瓜等瓜類,需要在早春種植,但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溫度,如果直接播種在田裡,會因為不夠溫暖而影響發芽率,因此選擇先育苗。
阿媽會拿一個小盤子墊廚房紙巾或報紙,放幾顆種子,上面再一層蓋紙巾噴濕。因為熱水瓶蓋上會溫溫的,把種子拿到熱水瓶上面放著就能保溫。也可以放到半日照的地方,不過要記得補水不要曬過頭了。重點就是要保持覆蓋、溫暖、潮濕。
種子發芽後就可以放到培養土(或是火燒土)中培育,如果使用軟盆之後會更方便移植。早春的太陽還不會太烈,白天可以放在戶外照射陽光,晚上氣溫降低時把盆子移到室內(也可以避免夜晚的蟲害,蝸牛會將幼苗整株吃掉)如果不移動,也可以稍微用布或塑膠袋覆蓋盆子來保溫。

種植
菜苗成長到足夠強壯(擁有兩三片真葉)時,就可以將菜苗移植到田裡。撒播或條播的種子順利發芽成長後,也須將過密的植株移種,讓植株有空間長大。
以茄子的種植為例:在適距離挖小坑洞,將菜苗連同原本的培養土一起種進去。盡量保留原來的土,避免傷到根系。覆蓋土之後,雙手呈三角形輕輕壓平。挖洞時如果挖一個V字型,保濕效果會更好。

另外,除了以上坑植方式,空心菜和地瓜等也可以用扦插的方式種植。
最重要的是「保水」
在植物幼苗的階段需要適度的陽光和水份,不過其實比起陽光,水份還是最為重要的。必須讓土壤保持濕潤的狀態,並避免陽光曝曬,否則菜苗容易渴死。

在幼苗旁比插一些枝葉,也可以遮擋過強的陽光

鋪草也是常見的保水方式
菜苗種植到田裡後,可以鋪上一層厚厚的草(阿媽是使用田旁邊野生的芒草),可以有效幫助保水,還能抑制雜草生長、防止下雨泥水噴濺,日後也能成為肥料,可以說是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