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擁有一塊農地想要開始種菜,第一步要怎麼開始呢?就是整地了。
整地、翻土是傳統上農耕很重要的步驟,翻鬆土壤能幫助植物根系順利伸展,提升土壤的透水性(如果土壤不夠鬆,雨水容易被堵在土表,無法滲透到土壤裡),也能夠將土裡深層的營養帶到上層來。

整好的一畦田
目前我接觸的兩位農人:阿媽和種菜班老師,都是會翻土的。不過方式是使用人力(鋤頭、圓鍬),沒有大規模使用機器,應該不至於過度翻耕。而且阿媽的菜園通常一畦田會有休耕的時間,長一些草,要種的時候重新整地,就會因次補充有機質,以此維持土壤品質。不過如果能不翻土就種好菜,那不是太輕鬆了嗎!因此我想以後應該也要往低翻耕、不干擾的方向去嘗試(雖然種菜班老師說,那會完全種不起來)。
以下介紹我目前所學到的,使用人力的傳統整地的方式:
準備工作
1.工具:鋤頭或圓鍬
鋤頭可以搗土、舀土、把土整平,非常萬用。基本上只需要鋤頭即可,但如果有圓鍬的話,可以使用腳踏的方式鏟土,會比較省力。
2.等一個沒雨的日子
超重要!有時候下雨天也想要勤勞上工,卻只會事倍功半。因為土壤若是濕的,去翻動它時只會越來越黏(想像做陶藝時,將陶土加水會變得非常有黏性),所以一定要耐心等待,等土壤含水量不會過高的晴天或陰天才能上工。
除草
地表上若是有草,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將草割除之後,挖一個大坑將草埋入。放置幾天後,等待其經過發酵後就可以整地種植。
二是燒成草木灰,種植時拌入土中或灑在表面,是傳統農耕常使用的做法。燒的時候底層放竹子,中間放曬乾的草,外層再蓋上一層含水份的草或是一點土,做成像是窯一樣讓它悶燒,才不會乾草火星亂飛造成火災,也能燒得比較持久。草木灰的好處很多,可以中和土壤酸性、增加鉀肥,也讓病蟲害比較不容易發生。不過要注意現在已經不可隨意燒草了,會觸犯空污法。
兩種翻土方式
鋤頭
用力搗地面,把深層的土挖起來,放到地表。翻好土之後,再把大塊土稍微搗碎。要注意拿鋤頭時腰不能太彎,不然容易受傷。

阿媽用鋤頭整地
圓鍬+鋤頭
用腳把圓鍬踏入土中,把土挖起來,圓鍬蓋反。就可以把深層的土和地表的土位置交換。是比較省力的做法,但需要多一支工具。

種菜班用的是圓鍬
作畦
作畦是為了增加排水,以及日後方便管理。翻好土之後,側邊的土稍微挖起來放到中間(有點挖溝的感覺,但是不需要那麼深),將土堆高成一畦,整平表面,做成一個像台地的形狀。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做畦方式,不過道理都是相同的。像地瓜等需要比較維持乾的作物,就可以堆成山型的畦。

地瓜的畦是山型的,讓排水更快
畦做好之後,順便把基肥拌入(撒在土表後,用鋤頭搗一搗拌勻)。也可以在畦的四周灑一點水,稍微踏一踏增加穩固性。整地翻土的步驟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