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很想陪著某些人走一段路,尤其當我感覺到他們靈魂的重量時。那不是什麼救世主情結,而是一種靈魂之間的共鳴—就像曾經的我,也被誰拉過一把一樣,我知道那種「有人在就不一樣」的感覺。
但後來我懂了,陪伴也需要時機。有些靈魂還沒準備好,有些路不是現在要走,還有些人,他們的學習方式就是需要一點孤單。我也曾經在沒人懂的時候,走過一段黑暗,才明白—光是從自己心裡升起來的,不是別人點的。
我現在不再急著靠近誰,不是因為我疏離了,而是我明白了—真正的陪伴,需要對方也願意讓你靠近。門,我一直都沒關,隨時都在等風進來;但如果那個人還沒準備好接受陪伴,我硬是走進去,只會讓他更痛。每個靈魂的功課都有自己的節奏,有些人需要獨自走一段,我尊重這樣的選擇,也尊重自己不再勉強。
我想起那時的我,曾滿心誠意靠近某個人,卻被說成「你讓我很有壓力」。我當下倒抽一口氣,好受傷,心裡吶喊著:「蛤?我的愛,竟然是讓人害怕的東西?」
但現在想想—當然會害怕啊。

原來,那些我以為能帶來溫暖的靠近, 其實也可能會讓人退後。 愛不是錯,只是太快、太滿的愛,會讓人想逃。
當時那樣的愛太急、太熱、太重了,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也不是每個人都準備好接住。每個靈魂想被愛的方式都不一樣,如果我真想靠近,就要願意聽懂他的語言。
現在的我,回頭看那個炙熱又受傷的自己,反而能對她微微一笑:雖然有點狼狽,但其實也挺可愛的嘛。
門一直開著,風會進來,如果你也願意靠近,只要輕輕敲一下門,我就知道—我可以帶著我的溫暖,走向你。

這不是等待誰,而是願意讓門敞開。 風會來,你也會來。等你準備好,我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