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光修行誌|心肌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練的不是心靈雞湯,是心肌。💪🏻

以前我以為修行是在廟裡、在儀式中、在誦經、在持咒裡,但後來我發現—其實修行也可以發生在一個人靜靜坐著寫寓言的夜晚,在不那麼神聖的地方,卻開始真正靠近了自己的靈魂。

我現在認為的修行, 不是在神壇前、也不是遠離塵囂。 而是在最日常的時刻, 把手放在心上,輕輕問自己一句: 「你還好嗎?」  練習著一點一點靠近自己, 願意聽見內在那個還在努力活著的聲音。  我想,這就是珍惜當下, 也是—好好活著的樣子。

我現在認為的修行, 不是在神壇前、也不是遠離塵囂。 而是在最日常的時刻, 把手放在心上,輕輕問自己一句: 「你還好嗎?」 練習著一點一點靠近自己, 願意聽見內在那個還在努力活著的聲音。 我想,這就是珍惜當下, 也是—好好活著的樣子。


不是離開了宮廟就離開了修行,而是我開始明白:修行,不只是遠離,而是靠近。

靠近自己的陰影,靠近那些曾經的錯,靠近那個還在學著怎麼愛與被愛的自己。靠近那顆,曾經為了逃避而選擇傷人的心,然後對它輕輕說:「我知道你不是壞人,你只是怕到沒辦法處理。」


現在的我學會了一件事:修行,是讓心裡長出肌肉。

不是硬撐、不是假裝堅強,而是練出真正的韌性與力量。

可以笑著說沒事,也敢流著淚說我還在努力。能溫柔地撐住情緒,也有力地守住界線。

因為—有光就有暗,有善就有惡,修行不是趕走它們,而是練出一顆,不被牽走的心。

有時候心魔不是敵人, 它只是提醒我: 我還有未痊癒的部分、還有沒說出口的痛。  而這次我沒急著驅趕它, 只是靜靜地,捧著那顆微光,陪自己待在這裡。

有時候心魔不是敵人, 它只是提醒我: 我還有未痊癒的部分、還有沒說出口的痛。 而這次我沒急著驅趕它, 只是靜靜地,捧著那顆微光,陪自己待在這裡。



🔆 然後我終於懂了—

修行不是只有宮廟,也不是只有形式。任何一種能讓心的火光照亮前方、讓靈魂變得更清澈,讓自己越來越輕盈的方式,都可以是修行。

修行是:

讓自己的心肌慢慢長出來,有足夠的韌性去面對生活的挑戰,也有足夠的力量去陪伴自己的黑暗。

因為—光與暗本就是一體,善與惡從不曾消失,它們都住在每一個人心裡。

而當我們有了那股力量,就能走在光中,無懼黑夜,不再逃避,也不再被牽走。


有人問我現在還會寫靈文嗎?還記得術法嗎?還會畫符嗎?

我笑了笑,說:「我現在寫的是靈魂寓言,修的是心裡的氣場陣法。」「我的符咒不是拿來驅鬼,而是驅走我心裡那隻還沒長大的逃兵。」

我可能不是最會畫符的那個,但我現在,是真的願意活得—坦白又清醒。

✨ 最後,送給那個正要開始修行的你(或是,過去的我)一句話:

「不是因為我沒有心魔,而是我練出了一顆能撐過心魔的心。」

這就是我說的—心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沐容光森
5會員
72內容數
我寫敏感的事、療癒的字, 有時像拆炸彈,有時像邊寫邊偷哭。 木光宇宙不是修行道場,也不是人生指南, 是我慢慢拆盔甲、偶爾碎唸, 還願意繼續喜歡自己的地方。 我是沐容光森。 如果你也還在學著不逃、學著靠近自己, 那這裡的光,也許適合你邊喝字與喘氣,慢慢讀完自己。
沐容光森的其他內容
2025/08/02
我以為要夠有用才配得上被愛,直到懂了:願意卸下逞強、輕輕呼吸的我,也值得喜歡。 現在的我,學會點一盞盞小燈給自己—不為證明什麼,只為擁抱那個努力生活、慢慢學會愛自己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8/02
我以為要夠有用才配得上被愛,直到懂了:願意卸下逞強、輕輕呼吸的我,也值得喜歡。 現在的我,學會點一盞盞小燈給自己—不為證明什麼,只為擁抱那個努力生活、慢慢學會愛自己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8/01
我們哪裡像什麼仙氣飄飄的靈魂? 明明就只是邊吐槽邊磨合,在自嘲裡慢慢看見彼此。她認真又勇敢,我慵懶還膽小,卻也愛偷偷鬧她。所以就算玻璃心會碎、會痛,我還是會一片一片黏回來,貼上小貼紙,寫著:「沒事啦,這裡曾經痛過,但還是很可愛呀。」 在我們的小靈魂世界裡,這樣就很好。
Thumbnail
2025/08/01
我們哪裡像什麼仙氣飄飄的靈魂? 明明就只是邊吐槽邊磨合,在自嘲裡慢慢看見彼此。她認真又勇敢,我慵懶還膽小,卻也愛偷偷鬧她。所以就算玻璃心會碎、會痛,我還是會一片一片黏回來,貼上小貼紙,寫著:「沒事啦,這裡曾經痛過,但還是很可愛呀。」 在我們的小靈魂世界裡,這樣就很好。
Thumbnail
2025/07/27
第一次靠自己游起來,開心到差點在水裡辦慶功派對! 從吸一口氣放鬆,到觀察身體感覺,我真的做到了。 原來不是奇蹟,是我練來的。💦🌞
Thumbnail
2025/07/27
第一次靠自己游起來,開心到差點在水裡辦慶功派對! 從吸一口氣放鬆,到觀察身體感覺,我真的做到了。 原來不是奇蹟,是我練來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瑜伽作為一種身心靈療癒的活動,強調透過不斷的自我練習來達到全人健康。作者分享了在忙碌生活中如何藉由瑜伽來調節情緒和身體狀態,並推薦了一本名為《瑜伽療心室》的書籍,指出書中的方法能幫助讀者認識自我、設定界限及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以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瑜伽作為一種身心靈療癒的活動,強調透過不斷的自我練習來達到全人健康。作者分享了在忙碌生活中如何藉由瑜伽來調節情緒和身體狀態,並推薦了一本名為《瑜伽療心室》的書籍,指出書中的方法能幫助讀者認識自我、設定界限及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以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實踐瑜伽修行後,感覺自己的感知更為敏銳了,內心的視覺畫面也逐漸擴大與深廣,外貌上似乎眼睛更加明亮且綻放(沒有鬆垮、懶惰眼⋯) 一個人照顧家庭,有時很難固定進行身體的瑜珈練習:有時是下午、有時是睡前,這是目前摸索出來可以進行的時間。 🔹南懷瑾 講述《瑜伽師地論》p.26 據
Thumbnail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實踐瑜伽修行後,感覺自己的感知更為敏銳了,內心的視覺畫面也逐漸擴大與深廣,外貌上似乎眼睛更加明亮且綻放(沒有鬆垮、懶惰眼⋯) 一個人照顧家庭,有時很難固定進行身體的瑜珈練習:有時是下午、有時是睡前,這是目前摸索出來可以進行的時間。 🔹南懷瑾 講述《瑜伽師地論》p.26 據
Thumbnail
瑜珈老師說:「牙齒放鬆。」 英雄式跨步,眼神凝向手指尖,吸氣開胸,鋪設一張無形的網,吐氣魂繞山河。
Thumbnail
瑜珈老師說:「牙齒放鬆。」 英雄式跨步,眼神凝向手指尖,吸氣開胸,鋪設一張無形的網,吐氣魂繞山河。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將走路視為一種修行,讓身體回歸到最本真的狀態,這便是身體與心靈的對話。這種體驗與爬山、騎單車十分相似,肉體上的疲勞常常與心靈上的自我對話交織不斷。「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在這裡的目的是什麼?」、「這樣做的意義在哪裡?」、「我是誰?」⋯⋯ 幾年前隨著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的經驗,讓我更深刻地體會
Thumbnail
將走路視為一種修行,讓身體回歸到最本真的狀態,這便是身體與心靈的對話。這種體驗與爬山、騎單車十分相似,肉體上的疲勞常常與心靈上的自我對話交織不斷。「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在這裡的目的是什麼?」、「這樣做的意義在哪裡?」、「我是誰?」⋯⋯ 幾年前隨著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的經驗,讓我更深刻地體會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這堂課開始除了靜坐練習,行禪的方式有稍微不同的變化,老師讓我們微曲膝蓋,比平常走路會屈膝的角度更彎一點,持續讓腳底和地板連結,也許會走得慢一些,但可以因此體驗到重力和腳底的回饋,當然每個人行走的狀態也會因當天身體的勞累疲憊程度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這堂課開始除了靜坐練習,行禪的方式有稍微不同的變化,老師讓我們微曲膝蓋,比平常走路會屈膝的角度更彎一點,持續讓腳底和地板連結,也許會走得慢一些,但可以因此體驗到重力和腳底的回饋,當然每個人行走的狀態也會因當天身體的勞累疲憊程度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一提到瑜珈的體位法練習,多數人聯想到的可能是提升靈活度、肌肉力量……等身體方面的素質,不過體位法的效用並不僅於此。在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的應用中,我們時常把體位法練習作為建立「內在資源」(Inner Resources) 的一種方式,以及提升心理認知層面的「自我效能」。
Thumbnail
一提到瑜珈的體位法練習,多數人聯想到的可能是提升靈活度、肌肉力量……等身體方面的素質,不過體位法的效用並不僅於此。在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的應用中,我們時常把體位法練習作為建立「內在資源」(Inner Resources) 的一種方式,以及提升心理認知層面的「自我效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