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離開資訊業後,我對 3C 產品的熱衷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執著了。畢竟目前手上的 Pixel 手機還能持續更新到最新版本的 Android,也沒什麼理由急著換機。不過,最近不論是 Android 陣營還是 iPhone 陣營,都紛紛釋出新一代「折疊手機」的消息,引起我些許好奇。於是今晚,我決定到三創走走,看看這幾年來折疊螢幕技術到底進步到哪裡了。

三創直擊 Galaxy Z Fold 7:摺痕快消失了?
這次來到三創,一樓就是 Samsung 的旗艦店,剛好正展示著我最想看的 Galaxy Z Fold 7。現場不少人在試玩這台最新旗艦機,看得出折疊系列的話題熱度依舊。
說實話,Android 陣營推出折疊手機也已經有好幾代了,但我始終無法被說服。價格高是一回事,更大的問題是—摺痕太明顯。螢幕中間那條深深的折線,不管怎麼看都礙眼,用久了甚至會影響觀感與操作體驗。但這次 Galaxy Z Fold 7 給了我一些驚喜。實機打開來看,摺痕幾乎快看不見了,機身也變得更薄、更平衡。從視覺與手感來說,確實有朝著「手機平板二合一」的理想邁進。

硬體規格方面,記憶體直接配上 12GB 起跳、儲存容量 256GB 起跳,基本上能滿足目前 AI 應用的效能需求。但電池只有 4400mAh,對於重度使用者來說,可能還是稍嫌不夠。至於價格—新台幣 62,900 元 的起跳價,老實說還是讓人難以下手,只能說「體驗過就好」。

手機之外:魷魚遊戲、公仔熱潮與療癒的散步路線
離開 Samsung 展區後,我在走廊發現了「魷魚遊戲」的快閃攤位,由知名公仔品牌野獸國合作展出。雖然我沒追這部劇,但大致了解它講的是生存與極限挑戰的故事。現在品牌跟得這麼快,聯名商品一波接一波,也難怪能搶下不少話題與營收。

逛累了,我轉進巷子裡的「樂法」手搖飲店,買了一杯飲料後,順道走去華山文創園區。雖然時間已晚,接近晚上九點,大多店家都準備收攤,但廣場上仍矗立著哆啦A夢展的超大型公仔。我忍不住拍下了整個角色群像,雖然夜間光線有些昏暗,甚至有點陰森感(笑),但角色造型本身的可愛,卻又讓整體畫面充滿反差。


3C熱愛不滅,只是換了種方式存在
自從三創開幕後,我來光華商場的頻率明顯減少了。比起傳統的「數位新天地」,三創的空間設計更像百貨公司,明亮舒適、動線清楚,也更適合現代人慢慢體驗科技新品。
雖然現在的我不再像過去那樣為了買手機、筆電而瘋狂比價、研究細節,但這不代表我對 3C 的熱情已經消失。相反地,我更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一台夠用的手機、一部穩定的筆電,就足以支撐我現在的生活與創作。
這份「簡約科技感」,也正是我現階段追求的生活態度。
小結:科技,是用來輔助生活,不是控制生活
這次三創之行,既有科技新品的體驗,也有生活空間的漫步探索,更像是一場對「當代科技與個人節奏」的反思。
我們當然可以熱愛 3C,但不需要被它綁架;
我們可以關注潮流,但也能依自己節奏前行。
如果你也曾在選購科技產品時猶豫過、後悔過,也許可以重新思考:「我真的需要這個嗎?還是只是想跟上別人的節奏?」。我每週會在這個頻道不定期分享理財觀念、自由生活經驗,以及我親身實踐的生活轉型路。希望這些內容能幫助你看見不一樣的可能,也慢慢靠近你心中的理想人生。記得追蹤、留言、分享,讓我們一起打造「有選擇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