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散步】行天宮一趟:在迷惘與矛盾中,尋求一份心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家人的憂鬱症復發,讓我心情大受影響。看著他情緒低落、難以自我調整的模樣,除了替他的健康擔心外,我也開始反思自己是否,真的能長期走在不工作的道路上。如果未來財務出現問題怎麼辦?可若是回去上班,又擔心自己也會像家人一樣,陷入窮壓力,造成無法逃離的心理泥淖。這些矛盾讓我感到非常焦躁。於是,我決定離開螢幕、離開思緒的漩渦,出門走一走,尋找一點心靈的依靠。腦中浮現了行天宮這個名字,就決定過去走走。

raw-image

行天宮:乾淨整齊的心靈場所

行天宮是台北相當知名的宮廟,主祀關聖帝君(關公)以及其他恩主公。這座宮廟幾年前就已取消燒香、燒紙錢的傳統,讓空間更加清新、整潔,也因此吸引許多外國觀光客前來參訪。雖然我並不迷信,也不太了解各種宗教儀式,但我始終相信一件事—心安,是自己給自己的,而神明,是這條路上最溫柔的陪伴與提醒。所以我雙手合十,低頭拜拜,只求家人平安,自己也能穩穩地走下去。

raw-image
raw-image

法師的一堂課:別讓利益壓過了品德

當時廟裡正在進行「講道」,法師透過廣播對大眾開示,提醒大家要行「道」

「不要為了短期利益而破壞家庭、友情、事業。」

「一字千金,千斤萬頂,道德誠信才是根本。」

這些話語雖然平實,卻打進了我心裡深處。當社會愈來愈以績效、數字為衡量標準,內心那塊純粹的價值感,是否也正在被蠶食?我們這一代,為了生存、為了效率,總是壓抑自己的感受,把情緒塞進日復一日的工作裡,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與自己、與家人的連結。

raw-image

收驚與敬茶:信仰的溫柔觸碰

聽完法師講道後,我也跟著排隊,參加了「收驚」的儀式。雖然我對這些法事的原理並不熟悉,但既然來了,就讓自己順其自然,感受那一份來自他人的善意與祝福。離開前,看見廟旁有志工提供「敬茶」。我好奇詢問,它是否像傳說中的聖水?志工笑著回答:

「這只是祈福後的開水,沒有神奇魔力,但喝了安心就好。」

我點點頭,將這杯茶喝下,也像喝下了某種無形的支持:一種提醒自己「可以放鬆一下」的安定力量。

raw-image

平凡午後的小確幸

從行天宮出來後,我走到附近的路易莎,打算點杯咖啡坐坐。意外地碰上買一送一活動,加上我剛好帶了環保杯,就順利帶走了兩杯美式,一杯留著隔天當早餐。坐在店裡,我繼續觀看手機,隨意看一些心靈成長的影片。這些內容或許沒有立即的解答,但在那一刻,我感覺到了某種微小但真實的力量:原來,迷惘也能被溫柔對待。

raw-image

迷惘,不必急著解答

本來我也想在行天宮求籤,問問自己是否能繼續不靠傳統工作生活?是否能靠寫作、接案、過數位遊牧的方式維生?也想問問家人的健康,未來會不會轉好?但思考再三,我還是放棄求籤了。

raw-image
raw-image

身為理工背景的人,我明白命運的選擇不能完全依靠一支籤。 有時候,信仰不是為了得出一個答案,而是提醒我們:就算現在不確定,也沒關係。

行天宮之行,沒有改變我的人生軌跡,卻給了我一點喘息的空間、一點面對生活的勇氣。或許,我們都需要這樣的時刻—不為什麼目的,只是單純地「讓自己安靜一下」,然後,重新出發。

raw-image

如果你正在經歷迷惘、焦慮,或正在照顧身心不適的家人,也許你可以試著走出門,不一定是宮廟,也可以是一個安靜的角落、一家咖啡廳、一段沒有目的的散步路線。


那裡,可能就藏著一份讓你回歸平靜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ey的沙龍
34會員
109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財富樂談】的創辦人 joey。曾經,我也是一個爆肝的軟體工程師,為了賺取薪資,出賣年輕歲月;然而,通過持續記帳、開源節流與理財實踐,我逐步實現了財務自由。我將在這裡,不斷分享我的財富自由路程,以及如何做到,和該注意的事項,歡迎加入與討論。一起走向財富自由之路吧!
joe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0
這幾年,科技公司裁員動不動幾千幾萬,官方說法永遠是:「AI可以提升效率,我們正進行組織優化」。聽起來好像很合理,但真相是什麼?那些被裁掉的人,後面根本沒人補上。不是換新人,是直接不補了。也就是說,那些工作不是「你被取代」,而是公司根本覺得「不需要了」。
Thumbnail
2025/07/20
這幾年,科技公司裁員動不動幾千幾萬,官方說法永遠是:「AI可以提升效率,我們正進行組織優化」。聽起來好像很合理,但真相是什麼?那些被裁掉的人,後面根本沒人補上。不是換新人,是直接不補了。也就是說,那些工作不是「你被取代」,而是公司根本覺得「不需要了」。
Thumbnail
2025/07/19
我提倡的財務自由,不是什麼都不買、不出門、不用錢的苦行僧生活,而是透過極簡且有意識的消費方式,讓我能更自由地選擇生活方向。很多人以為追求財務自由就等於「吝嗇」、「斤斤計較」、「不消費」,但其實恰恰相反。
Thumbnail
2025/07/19
我提倡的財務自由,不是什麼都不買、不出門、不用錢的苦行僧生活,而是透過極簡且有意識的消費方式,讓我能更自由地選擇生活方向。很多人以為追求財務自由就等於「吝嗇」、「斤斤計較」、「不消費」,但其實恰恰相反。
Thumbnail
2025/07/19
常常看到有人留言說: 「財富自由?根本是躺平、啃老、靠爸。」 「提倡財富自由只是騙流量,吸引目光而已吧。」 這些質疑與批評,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只是,他們對「財富自由」這四個字的理解,可能過於片面。 對我來說,財富自由並不等於一輩子不工作、天天遊山玩水、過著毫無壓力的神仙生活。我定義的財
Thumbnail
2025/07/19
常常看到有人留言說: 「財富自由?根本是躺平、啃老、靠爸。」 「提倡財富自由只是騙流量,吸引目光而已吧。」 這些質疑與批評,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只是,他們對「財富自由」這四個字的理解,可能過於片面。 對我來說,財富自由並不等於一輩子不工作、天天遊山玩水、過著毫無壓力的神仙生活。我定義的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醫院陪病的頭幾天,家裡醫院來回奔波,倒也沒時間多想。待得家人出院狀況穩定,終於安靜下來獨處,反而胡思亂想起來,念頭紛紛擾擾,半刻不得停。 如果有後遺症怎麼辦?如果當時怎麼樣會怎麼辦?如果未來怎麼樣會…….??? 我不知道我在煩躁些什麼,現在想來,這也許是「後怕」,靜下來了,壓抑住的驚慌
Thumbnail
在醫院陪病的頭幾天,家裡醫院來回奔波,倒也沒時間多想。待得家人出院狀況穩定,終於安靜下來獨處,反而胡思亂想起來,念頭紛紛擾擾,半刻不得停。 如果有後遺症怎麼辦?如果當時怎麼樣會怎麼辦?如果未來怎麼樣會…….??? 我不知道我在煩躁些什麼,現在想來,這也許是「後怕」,靜下來了,壓抑住的驚慌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總是知道人生會面臨到許多困難,但其實仔細想想,我最大的問題似乎是,我一直都很在乎別人的感受,使得自己身心健康每況愈下。 就在剛剛跟媽媽起了爭執,我只是想要給姐姐生日禮物,媽媽卻說等自己賺錢再買。我當然知道您賺錢很辛苦,我也不是說要買多貴重的東西給姐姐,我只是想要讓她開心,因為她很喜歡貓咪老師,所以
Thumbnail
總是知道人生會面臨到許多困難,但其實仔細想想,我最大的問題似乎是,我一直都很在乎別人的感受,使得自己身心健康每況愈下。 就在剛剛跟媽媽起了爭執,我只是想要給姐姐生日禮物,媽媽卻說等自己賺錢再買。我當然知道您賺錢很辛苦,我也不是說要買多貴重的東西給姐姐,我只是想要讓她開心,因為她很喜歡貓咪老師,所以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強烈的情緒一湧而上,我已經分不清楚那究竟是憤怒、委屈還是無助…淚水失控似地滑落,遲遲無法平復…
Thumbnail
強烈的情緒一湧而上,我已經分不清楚那究竟是憤怒、委屈還是無助…淚水失控似地滑落,遲遲無法平復…
Thumbnail
你過得如何?除了家人,有誰真正在在意呢?一切都是自己的心裡作祟。 真切的狀況是自己在意自己的樣子,在意別人的眼光,一直『活成別人眼中理想的樣子』
Thumbnail
你過得如何?除了家人,有誰真正在在意呢?一切都是自己的心裡作祟。 真切的狀況是自己在意自己的樣子,在意別人的眼光,一直『活成別人眼中理想的樣子』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一下近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突然多愁善感,患得患失就是來的非常突然。 在昨日半夜的我不知為何來了這股潮流阿阿~ 到現在在打這篇文章的我還是一樣,默默就會回細想最近發生的種種 真的發生很多事情... 如:最好A患憂鬱症,自身選手身分轉換為教練,家人突患癌症,種種。 1.A人很好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一下近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突然多愁善感,患得患失就是來的非常突然。 在昨日半夜的我不知為何來了這股潮流阿阿~ 到現在在打這篇文章的我還是一樣,默默就會回細想最近發生的種種 真的發生很多事情... 如:最好A患憂鬱症,自身選手身分轉換為教練,家人突患癌症,種種。 1.A人很好
Thumbnail
2024/02/20 自從一月底憂鬱症症狀再次嚴重之後,工作也無法繼續,不能工作就表示沒有收入,我的壓力很大,過年前就帶著孩子們回去娘家,跟爸爸和妹妹一起生活了好一陣子,結果才回家沒幾天,就因為恐慌症發作而去看醫生,醫生勸我暫時不要想工作的事,我需要先穩定我的症狀,換了藥物給我。好不容易恢復到使用
Thumbnail
2024/02/20 自從一月底憂鬱症症狀再次嚴重之後,工作也無法繼續,不能工作就表示沒有收入,我的壓力很大,過年前就帶著孩子們回去娘家,跟爸爸和妹妹一起生活了好一陣子,結果才回家沒幾天,就因為恐慌症發作而去看醫生,醫生勸我暫時不要想工作的事,我需要先穩定我的症狀,換了藥物給我。好不容易恢復到使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