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科技公司裁員動不動幾千幾萬,官方說法永遠是:「AI可以提升效率,我們正進行組織優化」。聽起來好像很合理,但真相是什麼?
也就是說,那些工作不是「你被取代」,而是公司根本覺得「不需要了」。他們寧願留下少數人+AI,剩下的就讓你們自己內部扛。工作還是在,只是分攤到剩下那幾個倒楣蛋身上。那些被裁掉的人,後面根本沒人補上。不是換新人,是直接不補了。
所謂的AI,不是為了讓你輕鬆,而是讓公司裁你裁得理直氣壯
以前裁員還要找理由,現在只要說「AI可以做」,一切都說得通。不管你工作多有價值、多努力,當公司想砍人的時候,AI就變成最方便的刀。
- 你很強?太好了,AI可以幫你省時間,那你一個人可以做兩份工作。
- 你普通?那更不用說了,公司直接說AI取代你,連交接都不用。
- 你覺得你還可以轉型學AI?公司才沒那耐心等你慢慢學。
這不是恐嚇,而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亞馬遜(Amazon)執行長賈西(Andy Jassy)上個月坦言,未來幾年,公司預期使用AI「減少總體人力」,微軟也宣布裁員約9,000人(約占總員工數的4%),讓這種擔憂進一步加劇。
在這些公司內會一夜之間被資遣,主管只淡淡說一句:「因為我們導入AI,很多流程自動化了。」然後整組砍掉,沒有新招人,也沒人分他們的工作。變成其他人多做點、AI湊一點。

所以我為什麼一直主張財務自由?
因為在這種時代,你再努力、再敬業,也不保證有工作。很多人以為我討厭工作,才會推極簡、推股息、推財務自由。但其實剛好相反:
我不是討厭工作,我是不信任現在的工作制度了。
你把一切安全感都壓在一份薪水上,當這份薪水一夕之間被「AI」兩個字刪掉時,那種焦慮感、恐慌感,是你在怎麼認真存錢都換不回來的。所以我選擇先降低生活成本、先練習怎麼過比較省的生活,然後靠穩定股息和一些被動收入撐住基本生活。不是為了炫耀自由,而是為了在這種裁員成為日常的時代,不再被動、不再恐慌。
結論:為自己打算
AI當然是工具,但別以為它是來幫你加分的。它對公司來說,最有價值的地方是:它讓你變得「不必要」的理由變得很合理。而我選擇的方式,就是不要再把人生所有的安全感,都寄託在那份可能隨時不見的工作上。
如果你最近也感受到公司氣氛變了,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下一個被精簡的」,這篇文章寫告訴你說,AI可能還沒那麼快替代人力,但老闆很可能早就利用AI這理由,當作裁員的藉口。學會利用AI是需要的,但也不要對於工作太過信任,資本主義的發展,只會想要用更便宜、更快速、更聽話的勞力解決方案。而員工的未來,從來不在公司的考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