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型ETF:長期高報酬與高風險的平衡

布萊茲-avatar-img
發佈於投資風險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我發現最近常在社群裡的同學們討論槓桿型ETF(如美股QLD/TQQQ,台股00670L、00631L、00675L等正二,有些網友會談為什麼台股跟美股追蹤漲跌的不同,以及能不能50:50的配置,黑天鵝來直接大筆再平衡加倉進去,甚至有人用產業型的一倍兩倍三倍半導體ETF SOXX/USD/SOXL,更猛的是直接以兩倍當基底下跌用三倍在加碼的做法,不過我不太認同這樣的做法,太刺激了。

一、為什麼使用槓桿ETF?

使用美股QLD/TQQQ,台股00670L,原因很簡單:

放大報酬

納指長期年化報酬率約 14%,若用槓桿ETF,歷史上年化報酬可達 24%~29%,大幅提升複利成長。

資產配置需求

許多投資者留有大量現金應對黑天鵝,但現金會拖累整體報酬,槓桿ETF是彌補現金拖累的工具。

但同時也有人質疑:

⚠️ 槓桿ETF短期漲幅沒有精準達到2倍?

⚠️ 遇到泡沫或長期熊市會不會回不來?

⚠️ 槓桿ETF可以 all-in 嗎?

我們將慢慢拆解,讓你知道槓桿ETF到底能不能長期投資?要怎麼用才安全?

二、槓桿ETF短期為什麼看似沒達到2倍?

以台灣的 00670L 為例,它追蹤納指正2,但實際漲幅往往 低於美國原生QLD,原因有兩個:

匯率影響與避險成本

  • 台版槓桿ETF需換匯或避險,會產生額外成本
  • 匯率短期波動(台幣 28~33 區間)可能吃掉部分槓桿效應
raw-image

短期波動損耗

  • 槓桿ETF每日調整槓桿,震盪期間會有「波動性損耗」

👉 短期不必追求「每天2倍精準放大」而是看長期累積結果

只要長期(20年後)00670L績效≈00662的2倍,就達到設計目的。

三、QLD vs QQQ:數學與實證證明長期接近兩倍以上

根據歷史數據:

  • QQQ(納指原型ETF) 長期年化報酬約 14%
  • QLD(納指正2槓桿ETF) 過去 10 年年化報酬約 28~29%,5 年約 24%~25%

以 30 年複利計算:

  • QQQ:(1.14)30 ≈ 50.9 倍
  • QLD: (1.28)30 ≈ 1,500 倍以上

👉長期報酬遠高於 2 倍,甚至是指數型ETF的數十倍!

同樣邏輯用在 00662 vs 00670L:

  • 目前 5 年年化差距約 1.3~1.5 倍,若複利時間拉長至 20 年,仍可能接近 2 倍,但短中期未必完全對應。

四、圖表解析

raw-image

上面這張圖就是 QQQ vs QLD 正常情境 vs 崩盤情境示意圖

正常情境

QLD 長期複利明顯跑贏 QQQ,30 年超過 1,600 倍,而 QQQ 只有約 50 倍。

正常情境計算方式

假設的年化報酬率

  • QQQ:14%/年(歷史長期CAGR)
  • QLD:28%/年(近10年實證CAGR約24~29%,取中值)

複利計算公式

未來價值 = (1 + 年化報酬率){持有年數}

📌 例子:持有30年

  • QQQ = (1+0.14)30 ≈ 50.95 倍
  • QLD = (1+0.28)30 ≈ 1,645 倍

崩盤情境

  • 前 3 年連跌 -70% 之後才恢復報酬,QLD 雖然最終回升,但僅剩 21 倍,遠低於正常情境的 1,600 倍。
  • QQQ 也回本,但 30 年後只有 不到 1 倍→0.93 倍,複利效應被毀掉。

崩盤情境計算方式

崩盤模擬採用 極端熊市前3年連跌 -70%,然後市場才恢復正常成長:

  • 第 1~3 年,每年資產縮水 0.3 倍(= -70%)
  • 從第 4 年開始,恢復正常年化報酬率(QQQ 14%、QLD 28%)

📌 計算邏輯(以QLD為例)

模擬資產 = 初始資產 × 0.3 × 0.3 × 0.3 × (1+0.28){剩餘年數}

也就是:

  • 前 3 年後 → 資產只剩 0.33 = 0.027 倍(跌掉97%)
  • 之後恢復複利 → 從 0.027 倍開始,按正常報酬率複利

驗證數值

以 10 年持有為例

  • 正常情境(QLD)(1+0.28)10 ≈ 11.8 倍
  • 崩盤情境(QLD)
    前 3 年連跌 -70% → 資產剩 0.027 倍
    後 7 年恢復 28%複利 → (1+0.28)7 ≈ 5.63 倍
    → 0.027 × 5.63 ≈ 0.152 倍

為什麼差距巨大?

  • 正常情境一開始就複利,30年後可以到 1,600+ 倍
  • 崩盤情境前 3 年幾乎歸零,後面即使複利,基數太小,最終只到 21 倍

這就是為什麼 槓桿ETF在長期多頭非常強,但遇到前期深度熊市,回本需要極長時間。

所以這次模擬是「路徑依賴」示範,同樣的長期報酬率,不同的路徑(先崩盤 vs 先多頭)結果差距可達數十倍甚至上百倍

先崩後漲

先崩後漲

先漲後崩

先漲後崩

👉可以看到若遇到報酬順序風險,先崩後漲至少要3~5年才能修復跌勢,槓桿ETF正常來說長期還是跑贏原型,但崩盤初期如果撐不過,回復速度比原型ETF更慢,一但虧損超過原形容易導致投資人心態崩壞而拋售。

QLD vs QQQ 30年累積報酬比較

  • QQQ 30年累積約 50倍
  • QLD 30年累積約 >1,000倍

👉長期的槓桿ETF報酬不是單純2倍,而是因複利效應更高

00670L vs 00662 20年累積報酬(含匯率波動)

  • 短期匯率波動影響報酬,但長期平均中性
  • 20年後00670L仍有機會比00662高約2倍,但需更長時間才能收斂到理論值

👉匯率長期不構成致命影響

五、為什麼槓桿基金不能All-in?

雖然槓桿ETF長期有潛力,但遇到長期熊市或泡沫崩盤 風險極高:

  • 如果市場連跌 3 年,槓桿ETF可能從 100→2~3美元
  • 即使後續市場回到原點,槓桿ETF可能永遠回不來(波動損耗累積)
  • 對退休族,可能被迫重回職場
  • 對還在工作的人,一次泡沫可能毀掉一輩子退休計畫

⚠️槓桿基金不會歸零 ≠ 可以無限 All-in

熊市極端情境

很多人說「30% TQQQ + 70% 現金」看似安全,但如果:

  1. 市場連跌 3 次 20%,你會在每個階段加碼
  2. 跌到第 3 次,資金已用完
  3. 再來一次腰斬,全盤皆輸

👉加碼策略 + 槓桿ETF = 人性考驗

⚠️大筆資金不可以完全投入槓桿,槓桿只能是組合的一部分

六、槓桿ETF正確資產配置

現金比槓桿部位大

  • (類)現金 > 槓桿ETF的比例
  • 退休時至少有15年年開銷的資產
  • 市場崩盤時不需要賣股能活下去
  • 最好至少30%的現金部位

資產夠大時才可降低現金比例

  • 當資產已能支付15年以上生活費,現金比例不一定要固定30%

槓桿ETF注意平衡風險

  • 零錢買、定期定額30年以上沒問題
  • 不適合短線無底限的大量加倉孤注一擲
  • 最好維持當初設定比例購買如433比例

七、延伸思考

  • 如果你的槓桿部位在資產中佔比 10~20%,遇到熊市不會致命
  • 如果你退休了,槓桿部位必須更保守
  • 如果你還在工作,槓桿部位可以多一些,但仍需保留緊急備用金

八、總結

長期的潛力QLD / 00670L 確實能跑出超過原型ETF的報酬,甚至可能不是單純2倍,而是因複利效應放大,不過如果遇到泡沫加上長期熊市可能會讓你回不來的。槓桿ETF是資產配置的加速器,不是全部,資產配置好並且獨立緊急預備金,控制槓桿比例、分批長期投入才是長遠之道。

👉關鍵不是槓桿好不好,而是你能不能活過黑天鵝,撐到最終長期勝率。

參考資料

  • Invesco QQQ 官方網站
  • Portfolio Lab - QLD Historical Performance
  • MutualFunds.com - QLD Overview
  • Yahoo Finance - QLD
  • Portfolio Visualizer Backtest
  • Bloomberg - 00662
  • Bloomberg - 00670L
  • Yahoo Finance - 00670L.TW
  • 台灣央行歷史匯率統計
  • Investopedia - Leveraged ETFs
  • Seeking Alpha - Long-Term Leveraged ETF
  • Bogleheads
  • Reddit - Risk Parity & Leveraged ETF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萊茲的投資筆記
171會員
82內容數
分享 資產配置/指數投資/因子投資/退休規劃 等等心得...
2025/06/28
我曾是典型的無產階級思維青年,激情喊出口號、期待政治改變人生。但當我開始累積資產、建立投資與風險意識後,才驚覺真正能影響生活的,不是誰當總統,而是自己的資產自由與風險掌控力。有了資產,選擇權才會出現——不再被情緒與政策綁架,而是真正站在自己人生的主控台。
Thumbnail
2025/06/28
我曾是典型的無產階級思維青年,激情喊出口號、期待政治改變人生。但當我開始累積資產、建立投資與風險意識後,才驚覺真正能影響生活的,不是誰當總統,而是自己的資產自由與風險掌控力。有了資產,選擇權才會出現——不再被情緒與政策綁架,而是真正站在自己人生的主控台。
Thumbnail
2025/06/22
善用信用卡是小資族建立信用、提升資金調度彈性的第一步。從日常消費養成理性刷卡與準時還款的習慣,不僅能養出高信用分數,還有助於未來申辦信貸、房貸時取得更佳條件。當具備長期投資思維後,更能理解延遲消費與資產成長之間的正向關係,運用良性槓桿為財務自由鋪路。
Thumbnail
2025/06/22
善用信用卡是小資族建立信用、提升資金調度彈性的第一步。從日常消費養成理性刷卡與準時還款的習慣,不僅能養出高信用分數,還有助於未來申辦信貸、房貸時取得更佳條件。當具備長期投資思維後,更能理解延遲消費與資產成長之間的正向關係,運用良性槓桿為財務自由鋪路。
Thumbnail
2025/06/18
本文探討散戶投資者過度盯盤的現象,並以自身經驗及朋友案例說明長期投資指數型ETF的優勢,強調時間價值的重要性,並呼籲讀者應理性投資,專注於自身成長,而非盲目追逐短線利潤。
Thumbnail
2025/06/18
本文探討散戶投資者過度盯盤的現象,並以自身經驗及朋友案例說明長期投資指數型ETF的優勢,強調時間價值的重要性,並呼籲讀者應理性投資,專注於自身成長,而非盲目追逐短線利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幾個月以來,支持長期持有槓桿ETF的聲量逐漸擴大,但台灣對於槓桿ETF的定期定額實證文章仍相當不足,主要問題為下面兩點。 實證的長度不足 2014-10-31台灣上市第一檔槓桿ETF,過了2015年中國股災後,台股走了將近十年的大多頭,截稿前2024年加權指數報酬(YTD)位居全球股市前5
Thumbnail
近幾個月以來,支持長期持有槓桿ETF的聲量逐漸擴大,但台灣對於槓桿ETF的定期定額實證文章仍相當不足,主要問題為下面兩點。 實證的長度不足 2014-10-31台灣上市第一檔槓桿ETF,過了2015年中國股災後,台股走了將近十年的大多頭,截稿前2024年加權指數報酬(YTD)位居全球股市前5
Thumbnail
我常常在分享ETF相關的投資,對於不敢投資股票,或想投資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的人,ETF算是比較容易理解,也較容易被接受的。ETF雖然是近幾年台股的熱門話題,但卻無法滿足所有投資人。 不少具有一定資歷的投資人,對於ETF的成分股未必全然滿意,總會覺得某幾檔股票根本不應該被納入來拖累績效,
Thumbnail
我常常在分享ETF相關的投資,對於不敢投資股票,或想投資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的人,ETF算是比較容易理解,也較容易被接受的。ETF雖然是近幾年台股的熱門話題,但卻無法滿足所有投資人。 不少具有一定資歷的投資人,對於ETF的成分股未必全然滿意,總會覺得某幾檔股票根本不應該被納入來拖累績效,
Thumbnail
高股息ETF成為投資熱議標的。瞭解其特性及投資考量能幫助投資者做出明智決定。
Thumbnail
高股息ETF成為投資熱議標的。瞭解其特性及投資考量能幫助投資者做出明智決定。
Thumbnail
槓桿型ETF是一種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達到放大報酬倍數的交易型基金,通常提供2倍或3倍的指數報酬率,例如納斯達克100指數上漲1%,槓桿型ETF就會上漲3%。這篇文章就比較台灣兩個槓桿型ETF的報酬率跟資金規模,給想投資的朋友作為參考。
Thumbnail
槓桿型ETF是一種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達到放大報酬倍數的交易型基金,通常提供2倍或3倍的指數報酬率,例如納斯達克100指數上漲1%,槓桿型ETF就會上漲3%。這篇文章就比較台灣兩個槓桿型ETF的報酬率跟資金規模,給想投資的朋友作為參考。
Thumbnail
本文比較國內最強ETF 00631L 與國外○○○、QLD(2倍槓桿),及 TQQQ、SOXL之3倍槓桿ETF,歸納出近5年波段績效,疫情前多頭、疫情崩盤、疫情救市、戰爭通膨升息等八個ETF回測比較項目,並以序位法比序,比較近5年誰的序位總分最低,誰就是最強ETF。
Thumbnail
本文比較國內最強ETF 00631L 與國外○○○、QLD(2倍槓桿),及 TQQQ、SOXL之3倍槓桿ETF,歸納出近5年波段績效,疫情前多頭、疫情崩盤、疫情救市、戰爭通膨升息等八個ETF回測比較項目,並以序位法比序,比較近5年誰的序位總分最低,誰就是最強ETF。
Thumbnail
高股息ETF近期很熱門,但投資人應仔細考慮。這篇文章探討了高股息ETF的風險包括風險偏高和殖利率異常過高以及指出指數型ETF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高股息ETF近期很熱門,但投資人應仔細考慮。這篇文章探討了高股息ETF的風險包括風險偏高和殖利率異常過高以及指出指數型ETF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隨著全球通膨導致各國央行利率不斷上調的同時,各個證券公司不斷發行「高殖利率、高配息率」的ETF(Exchange Traded Fund),吸引幾乎每個股市投資人的目光,瘋狂買進甚至到搶進各種市面上已發行,甚至未發行的高配息ETF。
Thumbnail
隨著全球通膨導致各國央行利率不斷上調的同時,各個證券公司不斷發行「高殖利率、高配息率」的ETF(Exchange Traded Fund),吸引幾乎每個股市投資人的目光,瘋狂買進甚至到搶進各種市面上已發行,甚至未發行的高配息ETF。
Thumbnail
瞭解如何使用債券ETF來有效配置資產,合理分配資金,並避免風險。從2022年開始,通過定期定額不定額方式佈置債券ETF,在停損點及不輕易建立大部位的總體原則下,最終獲得穩定且豐厚的投資回報。
Thumbnail
瞭解如何使用債券ETF來有效配置資產,合理分配資金,並避免風險。從2022年開始,通過定期定額不定額方式佈置債券ETF,在停損點及不輕易建立大部位的總體原則下,最終獲得穩定且豐厚的投資回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