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島紀事》小琉球嶼遺忘之海_下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拉美島紀事》
小琉球嶼遺忘之海_
下篇

---

第七章:流徙之地

島嶼的毒煙尚未完全散盡,幸存者便被列隊押解。
年老者被推倒,孩童哭喊著找尋親人,婦人掩面,不知自己將被帶往何方。

他們被稱為「戰俘」、「傭僕」、「贖罪者」,
但這些新名稱無法掩蓋他們的真實身份──島嶼的子民,被剝奪故土的人。

---

 一、被分配的命運

根據普特曼的報告,共有約 700 名拉美人倖存。

其中,482 人被分送至臺灣本島的原住民社群:新港、麻豆、目加溜灣。
這些人並不是自由地遷徙,而是被重新「配置」,
像牲畜一樣,交由更「文明」的部落管理。

荷蘭人認為他們將在新社中被「教化」,
實際上則是強迫融入──改名、改信、改語言。
這不只是流徙,更是一次系統性的文化抹除。

有人開始學習新港語、荷蘭語;有人在教堂中受洗,拿了個聖名;
也有人選擇沉默,不說話,只用目光記住島嶼的方向。

島民成為異鄉的苦力,也成為遺忘之地的幽靈。

---

 二、遠徙巴達維亞

另有 191 人,被裝上船,運往遙遠的南方──巴達維亞。

他們的名字消失在船艙的記錄中,只留下空白的「X」與編號。
這些拉美人與非洲人、爪哇人、印度人一起,被關進貨艙,
被賣進家庭、軍營、船廠,成為荷蘭帝國的無聲齒輪。

在那個異國城市裡,有一名叫做 Pieter Lameijer(拉美彼得)的人,
曾為一名日本商人服務。他的姓名來自故鄉,卻再也說不出家鄉的樣貌。
他可能不再記得山洞、珊瑚與島嶼的海風,只記得每日的差遣與服從。

他是倖存者,但他也是流亡者。

---

 三、訴諸天聽

多年後,一位曾在臺灣傳教的荷蘭人尤羅伯回到歐洲。
他當年見證了整起屠殺事件,心裡總是坐立難安。

於是,尤羅伯找到同樣已經卸任的普特曼長官,
兩人連袂向東印度公司的董事會──17 人紳士告狀,
指控巴達維亞當局的殘酷暴行(哪怕普特曼自己也不算無辜)。

紳士們被這個消息驚掉了下巴──要知道,他們去亞洲是為了做生意,
而不是當劊子手的!董事會嚴詞要求巴達維亞當局檢討,
逼得范德林總督展開調查,交出一份倖存者的統計報告。

是的,有人為拉美人說話。

但當時的十七人董事,
只能遠在萬里之外地責備一句:「這樣太過分了。」
船已遠航,人已四散,誰還能召回流離者?

---

 四、島嶼以外的拉美人

今天的小琉球上,已看不見原住民留下的遺骨、壁畫、語言,
連神話與傳說都被新的文化重寫。

有人以為,原島民「滅絕」了。
但如果你到新港、麻豆、甚至巴達維亞──
你或許能在某些家族的鼻樑、膚色與習俗中,看見拉美的影子。

他們沒有消失。他們只是被流放,被遺忘,被誤認。

他們的根,仍深埋在這些土地之下。只是,再沒有人能辨認出,他們原本屬於哪一片海。

---

第八章:沉默的島嶼

夜晚來臨時,海風仍從珊瑚礁邊吹來,拂過金獅島、烏鬼洞與山腳下的村莊。
可這座島嶼,再也聽不見屬於原住民的語言與歌聲。

那語言,曾在洞窟裡回響;那歌聲,曾在大海與林間流轉。
如今,只剩風聲和浪聲──無人能解讀的,沉默。

---

 一、遺忘的過程

金獅島被逐漸稱為「小琉球」,新來的漢人移民在這裡蓋廟、捕魚、落戶,
稱原島民為「烏鬼」,把過往的歷史簡化為傳說。

洞窟裡死去的人被說成是「夜裡出沒的黑影」,
有些說他們吃人,有些說他們是海神的懲罰。
島上的碑文寫著:「昔有番人,頑梗不馴,荷人討之。」

再沒有人問:那些「番人」,是誰的祖先?

是怎樣的族群?

為何會頑梗?

又為何從此消聲匿跡?

歷史,被蓄意寫成了一份控訴;而倖存者,則被徹底除名。

--- 

 二、島的記憶

但島,仍記得。

那錯落的石灰岩地形、沉入洞窟的潮聲,還有被封死的通道──
仿佛是一座島嶼寫下的墓誌。只有站在洞口,屏息凝視黑暗的人,
才能感覺到:這裡曾經有人愛過這片土地,
曾在黎明前舉目望海,等待船帆從遠方歸來。

有人說,在島上某些潮濕陰涼的夜晚,還能聽見遠方有哭聲,有歌聲。
那不是鬼,那是語言,是一個民族在石縫間殘留的記憶。

沉默,是被奪走名字後最後的抵抗。

---

 三、為誰書寫?

這部紀事,為何而寫?

不是為了仇恨,也不是為了審判歷史。
我們寫下,是為了重新召回那些無名者的名字、臉孔與語言。
不是烏鬼──而是馬卡道人;不是野番──而是島的子民。

歷史從未真正過去,只是沉沒於我們不願回顧的地方。
而當我們終於說出這些名字,終於在風中呼喚那些失落的族人,
那座沉默的島嶼,也將慢慢回應──用岩石與海潮的語言。

島從未沉默,只是我們從未傾聽。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楓學院➡詩無界◆話無邊
8會員
398內容數
《無界》 不是容納一切, 而是不再劃線。 寫詩、寫人、寫風聲裡的失語者。 寫黑色的幽默、夜市的低鳴、 寫那些說不出口的念頭,與不該存在的存在。 不屬於哪一邊,所以哪裡都是入口。 這裡是——無界。 這裡沒有主題,只有撞牆。 沒有標準答案,只有答非所問。
2025/07/22
《拉美島紀事》 小琉球嶼遺忘之海 中篇 --- 第四章:烈火陷阱 洞窟外,風平浪靜。 洞窟內,卻是地獄。 熊熊烈火將洞口封死,硫磺煙霧隨著潮濕氣流深入洞腹,轉眼便吞沒整個通道。 原本堅信「山洞會保護我們」的拉美人, 如今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座避難所,化作死亡陷阱。 男人嘶吼、婦女哭喊、孩童驚叫
2025/07/22
《拉美島紀事》 小琉球嶼遺忘之海 中篇 --- 第四章:烈火陷阱 洞窟外,風平浪靜。 洞窟內,卻是地獄。 熊熊烈火將洞口封死,硫磺煙霧隨著潮濕氣流深入洞腹,轉眼便吞沒整個通道。 原本堅信「山洞會保護我們」的拉美人, 如今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座避難所,化作死亡陷阱。 男人嘶吼、婦女哭喊、孩童驚叫
2025/07/21
《拉美島紀事》 小琉球嶼遺忘之海_ 上篇 --- 第一章:滅島起源 1622年夏天,一艘荷蘭船遠遠出現在島嶼的西方。 這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金獅號(*Goude Leeuws*)。 船上指揮官是司令雷爾生(Cornelis Reijersen), 他正奉命從澎湖勘查臺灣,尋找可以駐軍與取水的
2025/07/21
《拉美島紀事》 小琉球嶼遺忘之海_ 上篇 --- 第一章:滅島起源 1622年夏天,一艘荷蘭船遠遠出現在島嶼的西方。 這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金獅號(*Goude Leeuws*)。 船上指揮官是司令雷爾生(Cornelis Reijersen), 他正奉命從澎湖勘查臺灣,尋找可以駐軍與取水的
2025/07/20
《拉美島紀事》 小琉球嶼遺忘之海 序章 --- 結合網路資料與史料整理撰寫, 提供讀者進入歷史脈絡的起點: --- 一:他們不叫烏鬼 島嶼的記憶,有時藏在土裡,有時被寫錯在碑上。 在臺灣西南海岸對望的大海裡,有一座安靜的小島。 今天的人們稱它小琉球,又名琉球嶼。 遊客熟知的是清澈海水、
2025/07/20
《拉美島紀事》 小琉球嶼遺忘之海 序章 --- 結合網路資料與史料整理撰寫, 提供讀者進入歷史脈絡的起點: --- 一:他們不叫烏鬼 島嶼的記憶,有時藏在土裡,有時被寫錯在碑上。 在臺灣西南海岸對望的大海裡,有一座安靜的小島。 今天的人們稱它小琉球,又名琉球嶼。 遊客熟知的是清澈海水、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果找到一座孤島,那就住下來吧。 每次我都這麼想著,卻遍尋不著。
Thumbnail
如果找到一座孤島,那就住下來吧。 每次我都這麼想著,卻遍尋不著。
Thumbnail
如果沒有去過蘭嶼或者尚未去過蘭嶼,閱讀本書大有從台灣本島移民至蘭嶼的意味。如果沒有去過蘭嶼或者尚未去過蘭嶼,閱讀本書大有對蘭嶼歷史及文化深入淺出的概念,尤其沒有被記入歷史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如果沒有去過蘭嶼或者尚未去過蘭嶼,閱讀本書大有從台灣本島移民至蘭嶼的意味。如果沒有去過蘭嶼或者尚未去過蘭嶼,閱讀本書大有對蘭嶼歷史及文化深入淺出的概念,尤其沒有被記入歷史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每逢旺季,離島們又開始活絡了起來,千里迢迢來到了蘭嶼,早知道就...。 蘭嶼,位在台東東南外海,鑲嵌在太平洋上的第二大離島,共分為六大部落:東清、野銀、漁人、紅頭、椰油、朗島。褪去了想對綠島的觀光化,多了一些原始風貌和文化底蘊,島嶼周圍黑潮流經,魚群豐富,也是世界少數的天然潛點
Thumbnail
每逢旺季,離島們又開始活絡了起來,千里迢迢來到了蘭嶼,早知道就...。 蘭嶼,位在台東東南外海,鑲嵌在太平洋上的第二大離島,共分為六大部落:東清、野銀、漁人、紅頭、椰油、朗島。褪去了想對綠島的觀光化,多了一些原始風貌和文化底蘊,島嶼周圍黑潮流經,魚群豐富,也是世界少數的天然潛點
Thumbnail
元月二十九,一行人浩浩蕩蕩離開那霸共管區,前往東方兩里(8公里)處的仲間城。 此時的琉球並沒有「馬」,當然更沒有「車輛」,除非要前往的目的地鄰近海岸線(可以直接搭船前往),其餘內陸地區都得靠兩條腿走。
Thumbnail
元月二十九,一行人浩浩蕩蕩離開那霸共管區,前往東方兩里(8公里)處的仲間城。 此時的琉球並沒有「馬」,當然更沒有「車輛」,除非要前往的目的地鄰近海岸線(可以直接搭船前往),其餘內陸地區都得靠兩條腿走。
Thumbnail
記錄一則不完整的原創小說構想,若有想法歡迎留言協助小說的完善。有一座小島,只要踏上島嶼,就會忘掉來這裡之前所經歷的一切事物--
Thumbnail
記錄一則不完整的原創小說構想,若有想法歡迎留言協助小說的完善。有一座小島,只要踏上島嶼,就會忘掉來這裡之前所經歷的一切事物--
Thumbnail
起頭 我記得那年落難到綠島的時候,為了能夠在這個地方生存,所以四處找救兵援助,那一次我這個矯正役的阿替(替代役的縮寫),直接殺到觀光局正在上班放風的小土黃阿替,從此就成為我空投物資的援軍之一, 海洋的魅力 美的事物就在身旁
Thumbnail
起頭 我記得那年落難到綠島的時候,為了能夠在這個地方生存,所以四處找救兵援助,那一次我這個矯正役的阿替(替代役的縮寫),直接殺到觀光局正在上班放風的小土黃阿替,從此就成為我空投物資的援軍之一, 海洋的魅力 美的事物就在身旁
Thumbnail
來不及收的青筍 把遺憾頂得高高又坑坑疤疤 若不是站上船頭 哪會信飛魚起飛後 還能轉彎翱翔
Thumbnail
來不及收的青筍 把遺憾頂得高高又坑坑疤疤 若不是站上船頭 哪會信飛魚起飛後 還能轉彎翱翔
Thumbnail
天氣轉好,我們騎往蘭嶼東岸,也騎上了中橫,完成環島。
Thumbnail
天氣轉好,我們騎往蘭嶼東岸,也騎上了中橫,完成環島。
Thumbnail
身為半個在地人,近年最有感的就是遊客數量大幅增加。每次回去都不免焦慮,「遊客和民宿多到島都要沉了」,對比我們心中十幾年前的島上光景,如今每次看到讓人不可置信的遊客數和機車數,甚至未登島前在東港渡船口看到排隊登船的人龍,真的會免不了地想,這樣的人流量,小琉球這片土地還能撐很久嗎?
Thumbnail
身為半個在地人,近年最有感的就是遊客數量大幅增加。每次回去都不免焦慮,「遊客和民宿多到島都要沉了」,對比我們心中十幾年前的島上光景,如今每次看到讓人不可置信的遊客數和機車數,甚至未登島前在東港渡船口看到排隊登船的人龍,真的會免不了地想,這樣的人流量,小琉球這片土地還能撐很久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